王立营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费县供电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3400
摘要:在我国电力系统愈加重要的时代下,电气自动化技术及应用范围宽广,对电力系统运行拥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均引入电气自动化技术,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推动企业发展,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不仅如此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其他领域中也拥有不俗的成绩,以下将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结合社会未来发展对电能的需求,介绍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运用
1电气自动化技术简介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现代信息社会中工业结合科技的一项全新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在机械设备中植入电子芯片,进而实现对电气化设备的远程控制。这种控制包括许多方面,如设备的数据分析、故障排查及使用过程中的实时监测等。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型技术,涉及计算机知识、机械知识和网络信息技术等多种专业知识,并且它的使用范围也相当广,几乎任何可以用到电机设备的行业都有它的身影。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如下:首先,通过对设备的信息进行科学监控,可以使电机设备更加高效地运行,减少了大量能源的耗损,同时,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其次,是减轻了许多电机设备维护人员的工作量。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管理人员只需在电脑上就可以实现对机电设备的实时化监控和管理;最后,它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集中在数控机床和自动化生产线上,很多工业生产单位都需要这种技术和设备。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1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信息管理层面,如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即是智能电网技术的一种体现,它能够对整个电力系统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涵盖电网的整体调度工作与电力的发电环节等范围,目前我国的智能电网技术已经开始逐步的建设发展,这将推动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乃至整个电力系统的发展。
此外,通信技术就属于智能电网技术的典型代表,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良好结合能够将通信技术的可靠性、双向性与实时性的特点充分的彰显,但如果脱离了计算机技术奖很难实现。
2.2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电力系统运行需要发现变电站对其形成的影响,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中枢神经,直接影响到电力输电网运行效果,通过设备收集变电站运行情况,将信号传递到后台,由工作人员接收并进行实时全程监管,掌握变电站运行情况,利用自动化技术对系统进行全程把控,掌握电力干预与转换工作的应用需要,通过科学的控制变电站、监测设备完成变电站运行监测工作。除此之外,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变电站领域后,会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对变电站运行进行实时掌控,完成收集数据的计算、传输,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作用下有效的连接电力用户与电力系统,保证电力能源可以安全传输。
2.3电网调度过程控制中的自动化技术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还体现在电网调度过程中的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目前,我国的电网调度分为国家电网调度、大区调度、省级调度、地区和县级调度五个级别,而每一级控制都必须要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其中最重要的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电网调度过程中的自动化技术均需要计算机的技术控制,否则整个系统将无法运行。可见,电网调度离不开计算机技术,二者的结合使用能够极大地方便数据采集工作与数据分析工作的进行,同时还能够实现对系统的实时监控、对整体状态的评估,还能够科学的预测电力负荷的实际情况,因此电网调配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2.4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最重要的应用,还是在工业生产领域,正因为它的出现,整个行业的发展才有了质的飞跃。
例如,在输电线路的运检中,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就可以大大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传统的电路监督与管理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在遇到一些故障时,往往无法得到及时的反应,并且在检修故障时也要耗费大量的物质成本。电力部门可以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监督和管理,建立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智能管理平台,这样就可以实现对输电线路的实时化监督,一旦出现某些问题,平台终端会立刻发现提示和警报,工作人员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然后,找到故障的问题所在,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维修。利用自动化技术除了可以实现对输电线路的管理外,还能有效地管理员工。由于一些技术人员的操作失误,或者是注意力不够而导致的事故问题时有发生,而在一个强大的监管体系下,这些问题发生的概率将被降至最低。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策略
3.1加强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中的监督与管理
在对工业生产行业的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安装和检测时,为了保证操作时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对容易出现事故的地方进行有效控制,严格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十分重要。
3.2统一技术应用标准与要求
我国电力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因历史因素与地域因素限制,实际电网结构更为复杂,同时,电力系统自身在运行与实施过程中,需要同步面对众多项目与环节,内部系统较为烦琐,很多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标准也没有实现高度统一。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未来电网系统应用与发展过程中,需要针对技术的应用标准与要求实现高度统一,结合实际的流程与问题,建立更为完善的处理机制与模式,综合考虑电力使用与电力设备维护过程,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
3.3加强电气化设备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工作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阶段,对各种设施以及设备的保护和检修工作必不可少。以电气化铁路中的接触网建设工程为例,由于它的搭建工作较为复杂,而且涉及的零件和设备较多,任意部分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以后的运行。同时,接触网搭建在外部,受各种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很容易出现故障问题。对此,电气化铁路的运维人员和技术人员要对接触网进行必要的周期性检修和养护工作。单位和企业方面可以专门成立一个设备养护中心,然后,安排一些专业的养护人员对接触网进行专业化的保养和护理,防止一些设备和零件的老化和各种问题的出现。
3.4关注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电力系统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项长期升级过程,部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于电力系统整体而言,虽然具备一定的改进效果,但是,也会伴随着人们的用电需求不断升级而落伍。因此,电力系统需要建立长期发展机制,针对电力系统内部的各类电力数据信息,强化数据处理与分析,并结合具体的用户反馈结果,不断发展各类应用与流程模式,提高整体可操作性与应用性。同时,相关工作人员也需要时刻关注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融合更多的技术手段,电力网络与系统性能。
结论
电气自动化技术与电力系统的融合,既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更需要结合技术发展趋势,创新更为优异的技术应用模式,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性能与安全,与时俱进,不断强化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网络中的应用深度,为我国电力事业的科学发展创建更为有效的技术模式与手段。
参考文献:
[1]朱泽宇.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探析[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9(06):34+37.
[2]姬晨曦.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J].冶金管理,2020(15):45-46.
[3]刘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J].电子世界,2018(07):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