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智能时代配电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的优化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3月8期   作者:田粤 闵芳玲
[导读] 作为电力系统的末端,配电网与用户直接对接,其建设与运营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用电满意度,因此配电自
        田粤  闵芳玲
        国网长阳县供电公司  湖北省 宜昌市 443000
        国网宜昌市夷陵区供电公司 湖北省 宜昌市 443000

         摘要:作为电力系统的末端,配电网与用户直接对接,其建设与运营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用电满意度,因此配电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必须作为供电公司的重点工作加以重视并落地。当前电力智能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对配电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也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建设的前瞻性考虑、配电自动化投入与产出的平衡、技术与管理的结合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现主要就电力智能时代配电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的优化策略进行探讨,为配电自动化建设与管理提供有效的策略指导,为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提供配电保障。
         关键词:智能时代;配电自动化;管理;策略
         1.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对电力企业的配电网各项设备,利用远程技术进行管控和协调,是配电自动化技术的集成体系。作为现阶段逐渐兴起的电网运行技术,配电自动化技术是在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下,发展而成的对配电网的管理与监视的新手段。
        配电自动化系统在配网自动监测、运行维护、控制电压、降低线损、采集数据、故障处理、优质服务等方面起到了一种必不可少的作用:(1)电网运行下,对配电网输送电能过程的监视;(2)改善电网运行模式,极大程度地开发配电网的运行潜能;(3)通过对电负荷的有效控制,提升配电网各设备功能利用率;(4)对电压水平及无功负荷的情况,通过配电网电压能够进行适当控制,从而减少损坏电线的概率,提高电力企业输送电能的质量;(5)可进行自动抄表计费,且有着较为准确的电表数据,可以有效促进电力企业收费工作的效率;(6)面对运行异常,或是出现运行故障时,配电自动化能对异常或故障原因进行高效查询并将故障问题进行隔离,以恢复电力输送;(7)提升电力企业管理及电力服务水平,给用户提供及时优质的电力相关服务。
        配电自动化系统是配网高效运行的基石,结合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现状,可以实现自动监控与信息采集、自动获取与分析、故障定位与隔离等功能:(1)配电自动化体系最主要的功能,即为对电力运行过程的监控与采集信息的功能,从而提供给电力运行自动化技术的支持。包括对电网运行故障的警报、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记录电网运行过程中的事件过程、起到远程监视与协调的作用。(2)对软件高级运用功能。通过在配电网的历史运行及网络结构、实时监视的作用下,对配电网现阶段或后续运行发展的安全性与经济性等相关因素,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参考数据,例如对配电网潮流的分析、负荷推算、电网线损等方面做出有效的预估。(3)馈线自动化。即为对电网故障中的定位、隔离、和修复等作出相应的应对功能。如准确定位出存在故障的电网区域、对故障的自动隔离、检测馈电线的运行状况、实现对馈电线的调控等。(4)管理配电网。管理电网设备、自动化绘制信息图和电网运行中的地理信息。
         2.电力智能时代配电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的优化策略
         2.1明确配电自动化配置要求
        遵循配电自动化建设改造“一线一案”原则。一方面,统筹考虑继电保护和配电自动化配置,在完善配电网保护配置和整定的基础上,建设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使得配电自动化建设改造效果最优;按照配电网保护级差不多于三级的原则,以馈线为单位逐条梳理继电保护定值,优化分段开关保护配置,避免保护失配,在分界开关设置保护,实现客户侧故障自动隔离。另一方面,规范配电自动化开关“三分段两联络”布点,按照主干线保护分段点、大支线T接点、联络点等关键节点覆盖成套设备的原则,通过逐线梳理,按馈线组形成整体性建设计划,并优先在故障高发线路、重点保障用户供电路径上建设改造,提高针对性。
         2.2  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建设关键点
        2.2.1 坚持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建设原则。在电力事业发展过程中,国家电网公司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客观分析各地区实际情况,在配电自动化实用化规划设计中,坚持相关的原则,比如经济实用、资源共享、差异区分。

在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建设过程中,电力企业必须严格遵循相关原则,围绕具体规范要求,加强配电网的智能化管理,有效接入分布式电源等,进一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
        2.2.2 强化配电自动化实用化运行管理,优化完善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建设模式。各地区电力企业要加强配电自动化实用化运行管理,要根据电网运营情况,优化利用先进的技术,尤其是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性,提高配电与调度信息数据的准确率,有效指导相关工作顺利开展,提高配电网运行效益。在此基础上,电力企业要优化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模式,要优化完善接线形式、网架核心运行方式,多选用“简便、经济、可靠”的运行方式,简化网架运行形式,使其简单化,顺利实现新时期配电网的“规范化、模式化”接线,规范系统拓扑,进一步提高配电自动化实用化运算速度,提高配电网络拓扑的纠错能力,使其能够对配电网运行中出现的故障进行模块化处理,尤其是主干线或者电源处。借助模式化处理,有利于进一步发挥配电网多样化的作用。
        2.2.3 注重配电自动化实用化设备运维。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电力企业必须根据配电自动化实用化设备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行维护制度,完善系统设备故障处理流程,定期对相关系统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管理,看其是否存在故障问题,一旦发现,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确保配电自动化实用化设备处于安全、稳定运行中,促使系统设备实用化考核达标,比如终端在线率、遥控成功率,降低系统设备故障发生率,降低系统设备运行成本的基础上,促使电力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
         2.3定期组织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  
        首先,加强配电自动化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 其次,成立配电自动化工作小组和专业小组,由工作小组负责指导、把握发展方向,共同探讨管理优化策略。 再次,定期举办各种关于提高从业人员管理知识素养的培训,组织并号召相关人员学习先进的配电自动化技术和手段,提高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素养,保证配电自动化的有效运行。 最后,适当运用技术竞赛、技术练兵等多种手段,提高关键岗位的技术水平,优化各岗位之间的人员配置,确保岗位人员积极履行职责,相互配合。
         2.4 健全配电自动化管理工作制度,促进配电自动化管理工作规范化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合理的配电自动化管理工作制度,促进配电自动化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做好配电生产自动化管理工作的关键。因此,各相关责任主体不仅要建立健全配电自动化管理工作制度,完善管理体系,而且要引导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配电自动化管理工作制度开展工作,以确保配电自动化工作的有效性。同时,要注意加强对配电自动化的全过程管理,由相关人员统一协调负责,形成全面的、严格的配电自动化管理工作网络,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2.5 加强对配电自动化管理质量的监督,杜绝管理的随意性
        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配电自动化管理质量评价和监督方法,建立一定的能够充分反映其管理要求的配电自动化管理质量评价标准,标准应尽可能量化,不能量化的要细化,保证配电自动化管理的有效性。
其次,在刚开始进行配电自动化管理工作时,要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以保证责任有效落实,让员工认识到配电自动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确保配电自动化管理工作的严谨性和高效性。
    3.结束语
        配网自动化建设是一项新兴的专业技术,对于提高供电可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配网自动化涉及到的技术技能面较广,包括一次开关、二次终端、定值计算与整定、保护配合、通信管理、后备电源管理等,是一项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建设的新兴技术;同时,配网自动化能够实现故障定位隔离、配电网自愈、远程操控等功能,有效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客户满意度,降低维护的人力成本,是一项值得大力投入的技术。电网公司应该加大配网自动化建设的投入,从简化运行难度的角度出发规范好相关的设备标准,让配网自动化真正成为一项保护电网、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好技术!
         参考文献:
【1】林侃.配电生产管理中配电自动化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2):
110-111.
        【2】孙博文,赵宏霖.配电生产管理中配电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黑龙
江科学,2019(18):112-113.
        【3】李计.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大科技,2017(30):1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