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
盐城热电有限公司 江苏省盐城市 224000
?? 摘要:电气设备普遍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长期的使用过程和生活环境是造成电气设备故障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故障严重则导致电气设备无法运行,同时,为企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由此可见,电气设备故障的排查、检修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保障其正常运行工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论文对电气设备常见的故障问题进行探究,并制定了相关应对措施和及时排除故障的技巧,为设备利用率和安全性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电气运行;安全管理;故障处理
火电厂日常生产运行过程中,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直接影响到火电厂安全生产。需要高度重视电气运行安全管理,全面落实各部门的安全管理责任,对设备故障进行及时处理,为电气设备健康运行保驾护航,避免发生电力安全生产事故,提高火电厂的生产效益。
1 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 提供能源支持各行业发展
国民经济中电力能源作为重要支柱产业,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如果无法保证电力运行的安全,会给火电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还有可能给用户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出现不良的社会影响。通过强化电气运行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充足的电力供应,履行自身的社会服务职能,保障各个行业安全生产。
1.2 提高火电厂社会经济效益
近年来电力产业快速发展,火电厂单机装机容量不断提升,电气设备的安全性愈发重要。电气主设备出现故障,轻则影响到电量输送,严重时会造成整台机组停运,极端情况出现全厂机组停运的情况,对火电厂自身经济效益产生影响,威胁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因此,提高火电厂电气运行的安全性,促进火电厂自身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提升。
2火电厂电气安全运行的检测技术与方法
2.1常规检测
常规检测即对电气设备的检测普遍化、常态化。普遍化是对电气设备的检测、检查做到细致和完备;常态化则是对电气设备进行每日、每周、每月的例行检查。检查时需观察形色、听其声响、了解情况、亲手检测四个步骤,简称四步检测法,这跟中医里的望闻问切有异曲同工之处。所谓四步检测法,即:首先观察电流保护器的状态,即熔断器是否有熔断的迹象,电线线圈的形色是否呈现焦状,设备之间连接处是否存在火花点;其次再去闻机器运行时的味道,是否有塑料等隔离设备因温度过高产生的焦糊味道;再次是询问看管人员或值班人员是否存在电气设备运行异常的现象,了解机器运行情况;最后是亲手触摸设备,看内部的电线是否在无电源的情况下处于紧实的状态,以及机器外部、连接处的线圈是否有过热的触感。通过四步检测法,可以直观了解到设备的各项情况,以便及时做出问题报告,尽快维修,排除故障,杜绝微小隐患。
2.2设备的绝缘检测
在所有的火电厂电气设备的故障中,设备的绝缘损坏是占比最大的故障问题。若在整体设备运行过程中,其中一个机器的绝缘出现问题,那么便会影响整个系统,使其出现故障,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状况,造成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降低,带来极大的弊端。所以必须对绝缘进行检测,这样才能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作。
2.3火电厂主设备的检测
在对火电厂所有设备的检测中,主设备的检测是重中之重,也是检修技术的核心体现。也就是说,火电厂主设备的状态检测,是对其进行维修的前提,只有准确把握了检测技术,才能使主设备的维修落到实处。主设备的检测通常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常规检查,也称为定期检测。检测对象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一次设备主要包括发电机、断路器和变压器。通过对这些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可以判断基本故障的发生。第二种是实时监测,监测对象主要包括DCS(分散控制系统)、TSI(监视保护系统)等系统[2],通过对这些系统的监测可以了解主设备正在运行的状态,以获得其特征参数,进行比对分析。
第三种是非在线监测,也称为离线监测,主要是采取各类新型监测设备如红外成像仪等,监测火电厂设备的工作状态,得出离线时的参数,概括数据进行总结。对主设备的检测结果评定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主设备的安全性,二是主设备的经济性。安全性意味着设备运行常态化,也可发现故障率的占比,从而对其进行规制;经济性则关系到能源耗损,从机器的煤耗等情况了解设备的节能性,从而做出改进。火电厂主设备的运行情况可以由工作人员或者管理人员实时监测,亦可由监测设备进行精确控制,通过监测可以得出问题成因,进而进行检修和维护,保障火电厂的稳定运行。
3 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优化策略分析
3.1 提升火电厂电气运行管理人员安全意识
从实际角度出发,火电厂电气运行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高低直接决定着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的力度高低,进而影响到相关安全管理成效。针对这一情况,相关的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必须要重视安全管理意识的提升。
为此,首先,需要明确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定期组织所有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工作研讨会议,在会议当中点明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属于极为重要的工作,并制定出阶段性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计划及标准,对上一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早解决问题,从而保证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成效。其次,要强化对于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组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培训期间侧重培养其故障处理能力,安全隐患排查能力,安全管理意识,创新管理能力等,保证各个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能够得到与时俱进的提升并满足当前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工作及故障处理工作的需求。
3.2 充分开发信息化安全管理技术优势功能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目前诸多新型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安全管理技术逐渐地出现在了火电厂领域中,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火电厂领导者也在积极努力倡导各个部门进行管理的信息化改革,并引进了诸多先进性的信息化安全管理技术及设备。在这种情况下,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对于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信息化改革工作。
首先,需要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树立起信息化安全管理意识,积极主动地学习信息化安全管理技术应用技巧,同时还要定期进行工作反思,明确自身的管理能力不足之处及时地进行自我提升。其次,需要有效的在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各个环节引入安全管理系统,监控各个电气设备的运行参数,当发现异常参数之后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出预警信号,相关安全管理人员依照预警信号来快速的确定故障部位并及时地进行处理。最后,要有效的构建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信息库,将每次的维检信息进行记录,并记录零部件的运行信息,保证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及时地找到相关安全管理信息,并进行安全管理计划的制定。
3.3 健全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为了保证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成效对于制度体系健全工作尤为重要,在实践进行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的过程当中还必须要保证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的具有较强精准性以及适用性。
具体而言,相关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人员需要践行责任制度,将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细致的划分,可以细分为线路安全管理、变压器安全管理,锅炉设备安全管理,故障检修管理,监督管理等多个板块,并分别成立专项负责小组,保证在出现问题之后可以快速地组织人员进行检修处理以及安全隐患排查处理,进而保证职权分明降低交叉管理问题出现。其次,需要有效地落实奖惩制度,明确规定在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工作当中表现突出能够及时排查出安全隐患为火电厂防控安全风险作出贡献的人员火电厂将对其给予物质奖励以及精神表彰鼓励,而对于工作期间没有做到安全防护装备,不重视对于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责任意识较低的人员要对其给予惩罚,从而提升每一位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后,要有效地落实电气设备运行全过程监督制度,对电气设备的运行过程进行全面监测管理,保证能够及时且有效地发现故障问题以及运行不规范问题,然后及时地进行处理,实现防患于未然提升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力度的目标。
??4 结束语
??????? 总而言之,火力发电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发电形式之一,其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建设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也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因此,在此背景之下,为进一步有效的提高火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质量,需要加强安全意识建设,及时地进行故障诊断和处理,推动国内电力生产事业的协调发展。
??????? 参考文献
??????? [1]吕贵林.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与常见故障处理[J].科技视界,2017(12):207+212.
??????? [2]赵铁柱.探析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与故障处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