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故障统计分析及防控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3月8期   作者:朱慧斌
[导读] 年来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大,电力工程建设数量也逐渐增多。输电线路作为电力输送的重要通道,
        朱慧斌
        国网呼伦贝尔供电公司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 021000
        摘要:近年来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大,电力工程建设数量也逐渐增多。输电线路作为电力输送的重要通道,由于线路多暴露在野外,受自然因素、人为破坏等影响易发生线路跳闸故障,严重影响电力输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由于影响输电线路跳闸的原因众多,存在区域性的特点,通过分析输电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找出线路运检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输电线路故障防控工作十分重要。本文就输电线路故障统计分析及防控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输电线路;故障;对策
        引言
        输电线路故障率较高,例如其在防雷击过程中就容易出现跳闸事故,重合闸动作异常,为有效提高线路运行水平与供电可靠性,还必须对其线路故障内容进行分析,提出问题解决建议对策。
        1输电线路主要故障原因分析
        1.1外力破坏
        输电线路的位置大多都在室外,而且覆盖范围比较广,导致外部因素对输电线路的影响有很大的可能性,敷设和运行过程中都容易因为外力因素导致故障发生。比如很多输电线路都会跨越公路、铁路等交通线路,如果这些区域出现了交通事故,比如卡车超出了高限或者车辆碰撞,就可能扯断线路、撞倒塔杆,导致输电线路出现故障。同时,输电线路的设备、电缆都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再加上输电线路的分布过于广泛,很难对输电线路的所有位置都进行有效的监控,就很难防范对电线和设备偷窃的发生。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管理漏洞偷窃设备,导致输电线路受到破坏。虽然在经过高强度的治安管理后,已经减少了偷窃的频率,但是目前偷窃的问题并没有完全消失,仍然会对输电网络产生威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也在不断向外拓展,很多城市建设工程的规模比较大并且涉及面很广,所以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就容易遇到输电线路。加人工程建设之前没有做好施工地点的调查,或者施工设备调试存在问题,就可能破坏周围的线路。
        1.2闪络的产生
        通常情况下绝缘件的污染在多个地方都会出现,在发生闪络时有很高的概率发生引起单相接地现象,另外一个两相电压就会增大。而且大量的污垢也会降低绝缘件的抗冲击能力,当在恶劣的季节产生过电压时也会产生闪络现象。在电网系统中设备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绝缘件,而这些绝缘件都是在长时间承受电压的状况下运转的,在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如果没有及时清理,就会使绝缘件表面沾染大量的污垢,部分污垢的盐含量较高,当含盐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在潮湿的环境下就会发生闪络现象。闪络在正常情况下并不会造成危害,但是环境恶劣时,绝缘件的耐压能力都降低了。不仅如此受到污染后绝缘件的冲击特性会降低30%~40%,如果此种情况下变压器的性能不好,就极易引起铁磁谐振,过电压比也会很高,也会出现相绝缘闪络击穿,造成两相接地短路。
        1.3鸟害防治措施有待完善
        鸟害的发生具有季节性、区域性和重复性,但近10年来,鸟害故障一直居高不下,鸟区图未完善,鸟巢拆除不及时,防鸟措施需要进一步加以强化。部分杆塔防鸟刺和防鸟挡板措施安装不到位,对绝缘子未起到有效保护。线路运维巡视对防鸟设施固定情况巡查不到位,出现防鸟刺脱落,防鸟挡板倾斜等隐患。
        2主要防控措施
        2.1选择适当的电力系统结构
        对当前的电网来说,在设计其结构时,双回线的设计并不普遍。由于双回路传输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双回路传输线具有出色的电源和传输能力,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在干线上建立多个分支,增加线路开关的数量,并控制直线上分支线路的停电范围,这可以有效地减少停电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该广泛使用。因此,在对输电网的结构进行设计时,需要选择适当的电力系统结构和布线类型。不断优化输电网络的结构,例如通过合理选择电源结构和布线来实现结构优化。在当前的输电网络中,双回路的数量相对较少,由于二回路传输线的高可靠性,电源和传输容量很大。

在主干线上安装分支线路,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可以通过设置地下电缆,并添加线路开关以限制分支线路故障和停电的范围,并减少因停电而造成的损失。
        2.2强化线路通道管控
        加强流动外力破坏防控,深入施工项目部宣传,强化外力破坏专班对外力破坏点巡查力度,加大外力破坏行政处罚力度,利用外力破坏在线监测装置实时监控,实现外力破坏可控在控。强化线路通道治理。建立超高树障台账,安装超高树木警示标志牌,建立定点联系和沟通协商机制,对超高树障逐步清理,持续推广“树种替换”线路通道治理方法,提前介入新建线路通道清理,实现线路零隐患投运。加大外力破坏防控宣传。强化线路通道巡查,在鱼塘、湖泊、水库安装警示牌,对线下大棚做好宣传告知,清明及农忙时节加强扫墓和秸秆焚烧等山火防控,对穿越居民区的线路对附近居民做好电力设施保护宣传。
        2.3做好目然灾害的应急处理
        自然灾害对输电线路造成的破坏主要来自于天气的影响,电力企业应密切关注输电线路的天气情况,和当地气象部门加强合作,建立预警系统,以便提前做好暴雨、大风、雷暴等灾害的准备,如检查线路的尺度、安装避雷装置等。对条件允许的地区可更新先进电力设备,如加人智能设备,自动完成对在整个输电线路的运行和故障监测,确定故障的位置和原因,并有智能设备自动完成对输电系统的调整工作。相关部门也要做好以往输电线路故障情资料的收集工作,总计区域输电线路故障的原因,对普遍原因和故障多发区域重点防范,如安装耐高压绝缘子能够加强雷暴频发区域的耐雷水平。另外,对输电线路做好巡视工作,清理周围的可能会影响电路的植物,避免输电线路受到破坏。
        2.4开展隐患差异化防治
        根据鸟类习性和迁徙的周期性,提前开展鸟巢拆除和防鸟设施安装,对靠近河流、湖泊和鱼池等位置的杆塔,加大巡视频次,对存在鸟粪污染的绝缘子及时进行更换,特别是位于耐张跳线串等防鸟薄弱部位,在鸟害高发区应及时予以补装。严格落实鸟害分区图和完善鸟害防治台账,对位于鸟害高发区的线路对防鸟措施安装情况进行梳理落实。坚持开展接地极开挖检查和接地电阻测量工作,及时消除接地极隐患,对接地电阻不符合运行要求的,要进行常规接地极和石墨接地改造。对山区雷击区段采用“接地线+避雷器”“可控针+避雷器”等组合避雷措施。对线路未安装避雷线的线路采用安装避雷器提高线路抗雷水平。加强线路覆冰在线监测装置的运用,在冬季和初春季节加大对线路覆冰和舞动的巡视力度,对易舞动区开展螺栓紧固和安装相间间隔棒来治理舞动。认真做好盐密、灰密监测,在重污区根据绝缘子运行状态进行绝缘子清扫和更换绝缘子来提高抗污水平。
        2.5选用质量达标的设备材料
        随着技术及经济的不断发展,负荷开关逐步被高性能的断路器替代,虽然造价稍有增加但安全性及质量更有保证。建议选择质量达标的材料设备,以便后期的运行维护,降低后期运维成本。
        结语
        由于各地区地理区域、人文气象等因素各不相同,输电线路跳闸原因和分布也存在差异,根据故障原因对电网运行风险进行分析,从源头上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确保电力主网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陆佳政,周特军,吴传平,等.某省级电网220kV及以上输电线路故障统计与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8,42(1):200-207.
        [2]胡毅,刘凯,吴田,等.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高电压技术,2018,40(11):3491-3499.
        [3]巢亚锋,李勇,徐志强,等.架空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现状分析及建议[J].湖南电力,2019,37(2):51-55.
        [4]胡金殿,方聪,周海涛,等.±500kV江城线雷击本体特征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20,38(3):168-171.
        [5]王佩,吴敏,赵淳,等.重要输电通道连续雷击评估方法研究[J].高压电器,2019,55(8):178-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