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婧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威远县供电分公司 四川省内江市 641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多种智能化的技术手段被广泛地运用到了我国的变电站中,带动了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但目前在我国的智能变电站中,在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上还存在不少值得改进的问题。本文就智能变电站中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展开了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设备维护;探讨。
引言:
电力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提升电力系统的综合效益,优化大众的用电质量,相关人员应当对变电站中设备的运行与维护展开有效的管理,及时发现设备中存在的问题隐患,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解决,让变电站能够持久稳定地运行,为人们提供生活需要的充足的电力能源,满足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需求。
一、智能变电站稳定运行的重要性概述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革新为我国的电力企业带来了广泛的机遇,其中之一就是各种高新智能化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了变电站中,成为保障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技术支撑。
智能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我国的电源供应、人民的生活以及国民经济的长久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加强对智能变电站的运维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对变电站设备的维护工作,能够有效地解决一些变电站生产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隐患;同时,对高压、低压展开隔离,也能够显著地降低智能变电站产生故障的概率。
和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的控制系统立足于信息技术,因此,在展开对智能变电站运维的安全管理工作与设备维护工作时,我们也应当加强运用计算机排查手段[1]。目前的智能变电站相比传统变电站,普遍具有建设成本高、运行成本高的特点,若运行安全管理工作、设备维修工作无法到位,不仅直接影响变电站的运行稳定性,甚至也会发生一些设备损毁的事件,为电力企业带来本可避免的成本支出。对智能变电站的设备展开运维安全管理与维护工作,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排查、维修设备中存在的问题,保障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帮助电力企业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二、智能变电站运维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一)电力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电力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是智能变电站运维安全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我国变电站中使用的设备具有结构复杂、技术要点繁多、安装检修维护困难的特点,且多种不同的变电设备在工艺与安装、维修方法上具有较大的差异,为操作人员带来了困难,若操作人员专业素质不足,对多种电力设备的安装、检修特点无法充分把握,就很有可能遗漏一些技术要点,为电力设备埋下难以察觉的隐患,进而威胁到变电站的稳定运营[2]。因此,变电站的管理人员应当重视对操作人员专业技能的考察与培训,定期开展培训工作,提升对电力设备安装、检修的质量。
(二)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是严重制约智能变电站设备运维安全性的问题。目前,不少智能变电站未设置专门的安全防范装置,管理机制建设不力,也没有针对一些可能出现的突发安全事件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方案,导致智能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工作人员不知如何规范地展开应急工作;另外,在日常的检修工作中,因为缺乏有力的管理机制,工作人员并未按照规定的时间对设备展开查验,造成设备积累的隐患无法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最终酿成严重的安全事故;最后,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还造成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欠缺,也成为了变电站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三)信息安全性差
目前我国智能变电站中的信号传输主要是借助了数字模型对等的传输方式,通俗来讲,就是采用了局域网络的传输模式,这种模式下的信号传输稳定性很高,但在信息安全性上存在隐患,而不少智能变电站都没有建立高级的安全防护,造成智能变电站的设备很容易收到外界的不良攻击,发生系统崩溃、信息泄漏等事件,为智能变电站以及电力企业的生产运营都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三、优化智能变电站运维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运维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对智能变电站运维的管理机制,是保障智能变电站稳定安全运行的第一步。首先,变电站的管理人员应当建立规范的变电站运维管理标准,将各项职责向操作人员落实到位,尤其是应当建立健全的设备检修标准,并在检修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通过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规范提升检修工作的质量[3];其次,实行完善的轮班管理制度,督促值班人员按照相关规范完成本职工作,在发现问题时第一时间上报,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夯实基础;另外,还应重视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增强其专业能力与安全意识,由于电力系统很容易收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天气变化造成电力设备故障、电线断裂等等,相关人员应当建立科学的突发事件应对方案,对可能出现的影响变电站正常运行的因素展开研究,并向工作人员培训到位;最后,相关人员应当敦促工作人员在每一次检修后做好对相关数据的记录工作,为之后的工作人员提供数据资料,并在故障解决后及时销毁故障记录,做好数据更新,避免对后续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二)引入操作票工作票管理模式
引入操作票工作票管理模式能够很大程度上强化智能变电站的运维安全管理工作质量与设备维护工作质量,工作人员可以借助智能变电站中的相关系统,对整个智能变电站的运维工作展开管理,对全部设备制定编号,并记录下设备的参数,做好数据备份工作,避免信息的丢失,并为智能系统设置高级安全防护,保证信息的安全。在实际的现场操作中,变电站的管理人员要敦促工作人员及时按照设备的编号、参数填写操作票与工作票,并实时上传到智能系统中,避免员工遗漏运维工序的情况发生,增强设备检修维护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性。
(三)将运行与维护结合开展
工作人员可以借助智能变电站中的智能化系统,将运行和维护结合起来开展。目前的《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中规定的对智能变电站中设备的巡视工作有以下几种:熄灯巡视、特殊巡视、正常巡视、全面巡视、远程巡视,工作人员可以针对每一种巡视的特点,对运行、维护过程中的工序展开合理安排,完善对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例如,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信息化系统,针对每一名工作人员的编号展开每天的工作安排,发送到工作人员的手机上,让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并在发现问题时第一时间通过智能设备联系变电站中的相关人员,为智能变电站解决隐患提供条件。
(四)借助在线监测系统开展可视化管理
借助在线监测系统能够更好地完成对变电站设备的日常监督与管理。工作人员可以运用由监控平台、手机APP、有线网络构成的在线监测系统,对设备运行和维护的情况展开实时监测,并设置好监测设备的高压值,提升变电站运行检修工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对于监测系统中的部分一次性设备,工作人员应当通过实际的测量数据,来评估设备的准确度,并根据监控平台的数据曲线,监控设备的真实运行情况。此外,在线监测系统给出的数据,还能够更加高效地帮助工作人员展开对每一设备的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分析,结合变电站的实际环境,判断每一设备的运行情况,真正实现可视化管理,为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对于我国的电力工业、国民经济与人民的生活质量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工作人员应当对当前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及时的分析与解决,并做好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不断引入更加可靠的监测系统与变电设备,提升智能变电站生产运营的质量,保障我国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商为.智能变电站的安全与维护分析[J].电子技术,2021,50(02):180-181.
[2]陶乾. 智能变电站运维关键技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20.
[3]许馨月.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要点及操作分析[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