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新
身份证号:37028419910803****
摘要:电力行业中,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应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利用智能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电力系统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使用效率,还使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更加准确和规范。智能技术是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对整个电力系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智能技术的使用可以对原有的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存在的缺点进行革新和改进,以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同时,智能技术也应该不断地与时俱进,即时发现并改进存在的问题,可以促进电力行业的长远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智能技术;应用
引言
电力资源是当前社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电力资源的供应,是行业生产的基本保证,与人们的生活也存在很强的关联性。现阶段,我国的电力系统复杂性非常高,随着电力网络覆盖范围的增加,电力系统面临着更多的运行影响因素,控制难度陡增,如何才能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果,实现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是当前电力企业方面首要考虑的问题。为了突破系统运行障碍,电力企业方面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利用自动化智能技术,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效果,不断地完善系统功能,从而实现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以下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1电力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价值
1.1有利于电力系统的稳定与安全运行
电力工程中包含了多种类型的电气设备,通过线路相连形成了统一、协调的电力系统。但是该系统在运行期间,由于维护不及时或设备老化等因素的影响,有较大概率发生故障,对电力工程的安全与稳定带来不利影响。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一方面是利用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实现了对电力系统实时运行工况的监测。只要是存在潜在故障,或者是出现异常工况,都可以被电力自动化系统识别。另一方面,计算机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在AI技术的帮助下明确故障原因,并自动生成解决对策。如果是软件方面的问题,利用内部程序加以解决;如果是硬件方面的问题,提供分析报告和解决方案,辅助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处理。在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帮助下,保障了电力系统实现稳定、可靠运行。
1.2无需建立控制模型
由于智能化技术需要操控的对象数量较多,且情况各不相同,所以自动化控制需要进行建模工作。建模过程中存在一定比例的误差,因参数误差会导致建模的质量不过关,影响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效率。而智能控制设备在进行设计时,不需要建立控制模型,减少了因客观条件产生的误差,有效提升自动化控制器的精密度。
1.3有利于提高电力能源的利用效率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提高电能利用率除了与自身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电力系统的运行负荷。在以往的电力工程建设与运行时,由于系统规划不合理、设备兼容性差,以及无功功率的存在,电力能源浪费情况十分严重。在引进自动化技术后,构建电力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对电力工程的动态管控,电力能源的利用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例如,在配网规划时,利用自动化技术可以优化规划方案,降低成本投入;在电网调度时,基于自动化技术可以根据电力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灵活供电,既满足了用电需求,又防止了电能浪费;在电网运行时,依托自动化技术进行动态监测,确保有故障隐患及时发现、科学处理,保障电网的可靠、稳定运行,避免因故障停电造成损失。因此,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让电力能源的利用率和电力企业的经营效益均得到了提升。
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现状
目前,中国的电力系统正逐步实现自动化,掌握了核心技术的一部分。在一些电力系统中,电力系统已被智能化和简化,并利用现代控制理论来控制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控制主要硬件设备包括中央计算机、电子元器件和远程信息通信设施等。在中央计算机的核心结构下,扩大了网络结构,有序地组合了各地区、各部门的电力系统。我国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正在朝着操作人员的专业化、电力系统操作简单化方向发展。
3智能技术在电力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3.1数控技术的应用
智能技术在电力工程自动化的应用过程中的数控化应用是非常重要的步骤,直接影响着电力装置的设计与运行质量。与以往的人工控制比较来说,数控技术可以在使用期间展现积极的优势,把数控化技术、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有关的电力装置与软件系统展开合理的关联连接,对增强电力工程自动化的综合流程具有较强的流畅性、高效性和便利性,同时还给智能技术的长时间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由于被技术条件所影响,在运用智能技术时,其在电力工程自动化中的数控化应用,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运用更先进的电力设备并具备更丰富的知识与技能,还应该由制造企业主动选择应用人才,加强智能技术应用的科学程度,减少电力工程自动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3.2智能控制
在电力领域的发展过程中,电力系统的复杂性也在逐渐提升,现阶段,我国的电力系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内部结构异常复杂,运行机制也存在多样性的特点,系统控制管理难度陡增,之前的控制模式明显无法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以人力控制为主的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在控制效率以及控制精准度上都存在明显的短板,在这种形势下,综合智能技术的应用,成为了满足电力领域发展需求的重要手段。在综合智能技术中,包含了上述的几种技术,根据系统运行需求,把这些技术进行综合性应用,提升技术应用效果。单一的控制技术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可以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果,但是由于技术自身的缺陷,会导致系统风险的发生,通过对这些技术的综合性应用,可以实现技术层面的互补,利用技术交叉的方式,弥补各项技术存在的不足,可以大幅度的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果。综合智能技术的应用要点,融合不同类型的智能技术,如果技术融合不当,不仅无法实现技术互补,而且会抵消技术功能,产生相反的应用效果,所以,如何才能合理的利用智能控制技术,实现技术之间的有效结合,是当前电力领域首要考虑的问题,也是电力企业的主要研究方向。
3.3诊断故障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一些设备常常会发生故障。在传统的电气系统中,对设施发生故障位置及发生故障时间的预知均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如果发生故障,就必须在维修中投入较多的财力、物力、人力及时间。若发生的故障问题复杂程度较高,则企业的经济损失会较多。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应用智能化技术,能使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存在的设施问题,从而进一步判断故障的发生位置及发生时间,并且向相关管理人员汇报所发生的故障情况。充分结合实际状态选择合适的检查维修技术,使维修成本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并且大幅度提升了维修效率和维修质量,最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故障导致的经济压力。
结束语
智能技术运用到电力工程自动化管理的始终,当前由于经济社会的持续进步,自动化管理在电力工程中的地位逐渐显著[1-7]。所以电力企业应该主动使用现代化专业的智能技术,加大对电力自动化运行的重视,持续优化运用水平,充分高效地处理好电力运行中的问题。并且,强化对智能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力度,增强技术应用的可靠性、专业性与合理性,推动我国综合社会和经济水平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自强.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应用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5):42+14.
[2]刘谋广.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智能城市,2019,5(23):56-57.
[3]岳连忠.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9,38(34):222-223.
[4]桂凯伦.智能技术运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研究[J].东西南北,2019(2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