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3月8期   作者:黄惠之
[导读] 电力企业员工培训工作非常重要,在实际培训工作开展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培训内容更新不及时、培训考核落实不到位、
         黄惠之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技术技能培训中心
         湖南省长沙县 410100

         摘要:电力企业员工培训工作非常重要,在实际培训工作开展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培训内容更新不及时、培训考核落实不到位、培训模式创新滞后,对电力企业员工整体实力提升造成一定阻碍。为很好解决上述问题,在实际培训工作开展时,应当整合不同的培训资源、健全培训考核机制、VR情景式培训模等,不断创新培训方式,促进电力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本文就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与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现状分析;解决对策
        引言:
        电力企业对员工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因为,在很多工位开展工作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若电力企业员工的技能不扎实、不熟练,则可能会诱发电力事故,影响到电力运行稳定性。为此需不断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全面提升电力员工的整体水平与实力,才可满足新时期电力企业各项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保障电力企业的稳定运行。
        一、电力企业员工培训意义
        新时期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多复合型人才、管理型人才、研究型人才,为保证人才储备工作开展的可行性,应当推动电力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持续开展。从广大的基层职工中选拔人才,弥补电力企业不同部门核心岗位的人才缺失,全面提升电力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通过电力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开展,不仅可完成人才选拔,同时可全面提升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增强职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认同电力企业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促使企业职工的核心凝聚力不断提升,为电力企业后续的发展夯实基础[1]。
        二、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现状解析
        (一)培训内容更新不及时
        部分电力企业开展职工培训时,由于培训内容更新不及时,无法很好激发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培训工作开展时,讲师针对基础知识点进行反复讲解,导致职工出现厌倦情绪,不利于培训工作的长期开展。笔者认为,培训内容没有得到及时更新,无法有效提升职工的工作能力。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各类新型技术与设备不断应用,而在培训活动开展时,针对性最新应用的技术与设备,并没有进行过多讲解,使得职工无法掌握相关设备与技术的操作要点,给后续的工作开展造成直接影响。
        在实际培训工作开展时,电力企业没有对培训资源进行有效的整理归纳,采取一刀切的培训工作,没有突出职工工作岗位的差异性,使得最终的培训效果不佳。由此可见,在电力企业职工培训时,应当对培训内容进行合理更新,并根据员工的诉求,对培训内容进行合理分类归纳,以保证培训工作开展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二)培训考核落实不到位
        电力企业员工培训时,应当对参与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进而评估培训的实际效果,便于对培训方案与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及时弥补培训工作的不足,保证后续培训工作开展的可行性。在实际培训工作开展阶段,由于培训考核工作落实不到位,没有对参与培训人员进行有效测评,无法获知参与培训人员最终的培训结果,以及员工当下的实际工作能力,对电力企业后续的工作开展埋下隐患。
        笔者认为,上述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培训考核工作的独立性不强,使得考核工作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在实际工作开展时,没有专人负责参训人员的考核管理,很多事情都交叉重叠,使得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内容不清晰、工作目标不准确,进而导致电力企业员工培训考核工作,未能发挥出一定效能[2]。
        (三)培训模式创新停滞
        电力企业员工培训时,由于培训模式创新停滞,在实际培训工作开展时,长期采取单一的培训方式,直接影响到培训的质量与效果。

如部分电力企业长期采用讲座式培训,即由讲师进行理论讲解,员工则进行被动学习记忆,该种培训模式类似于应试教育,不能使得培训工作转化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使其产生一定的效能,导致培训工作沦为形式,不仅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且会助长员工形成怠惰心理,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缺乏热情、不愿主动创新,阻滞了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电力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对策
        (一)整合不同的培训资源
        在电力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对各类培训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如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对各个地区的培训资源进行统一整合,保证培训资源的覆盖性。为保证培训的针对性,则需要对整合的培训资源进行合理分类归纳。在分类工作进行时,应当了解参训人员的诉求,即参与培训人员,在不同工作岗位遇到的知识瓶颈,需要学习哪些领域的知识,才可解决员工遇到的现实问题。
        在了解到职工参训的真实诉求后,则可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辅助,对培训资源进行合理的分类整理,为职工推动针对性地培训内容,如高压类、低压类、管理类、维修类、研发类等。在培训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分类归纳后,可提高培训的覆盖性、针对性、有效性,充分发挥出电力企业职工培训价值,不断提升电力企业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3]。为保证培训工作开展的可行性,培训班按照专业、岗位进行区分,如技术类、管理类、技能类等,针对性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实力。
        (二)健全培训考核机制
        笔者认为,电力企业职工培训工作开展过程中,设定培训考核机制非常重要,若考核机制形同虚设,则无法保证培训工作开展得长效性。因为电力企业的培训工作效能长期停留在同一层面,始终没有提升,无法有效地提升电力企业职工的工作能力。
        为很好解决上述问题,新时期电力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开展时,应当不断健全培训考核机制,对考核评价的指标进行量化,如培训期间的考勤、任务完成度、理论答卷分数、实际操练熟练度等。为保证培训考核的公平公正,应当进行定量与定性的结合考核评估,对参训人员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发挥出培训考核机制的运行价值,不断激发出职工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出职工的内在潜能,发挥出培训工作的现实价值。
        在培训考核后,应当对考核评估数据进行保留,为后续电力企业人才选拔提供依据,保证人才选拔得到基层职工的认可与肯定,不断增强电力企业职工的核心凝聚力,为电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铺垫基础[4]。部分电力企业在职工培训工作开展时,基于大培训数字化管控平台的支持,为员工量身定制培训方案,提高培训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三)VR情景式培训模式  
        一般简单的操作技能培训时,职工可在实训场进行实践操作,锻炼职工的实践应用能力,而部分操作难度高、危险性大的项目进行培训时,为保证培训工作开展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在实际培训工作开展时,应当合理对培训方式进行创新,引进VR技术,并建构VR情景式培训模式,对传统培训模式进行颠覆,有效激发出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与热情。在VR虚拟影像的辅助下,职工不需要前往危险的施工区域开展训练,可在虚拟的电力故障场景下开展专项训练。在反复的虚拟训练过程中,使得职工的工作技能不断强化提高,并在练习过程中提升职工的心理抗压能力,才可保证职工在面对突发电力事故后,能够镇定自若,凭借工作经验与专业实力,找到问题解决方案,并对电力故障进行合理解决。
        四、结束语
        综上,文中对电力企业员工的培训现状与解决对策进行阐述,旨在阐明培训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为提升培训工作效能,应当解析培训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推动电力企业培训工作质量的提升,使得电力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发挥出一定效能。
        参考文献:  
[1]范宇,汤晓青,陈立.情景式VR培训提升电力企业员工技术教育之实效[J].中国成人教育,2019(13):74-76.
[2]黄昭蒙.当前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及对策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0):245-246.
[3]莫建宁,陈景红.当前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电子测试,2016(21):157-158.
[4]胡琴.对当前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及对策的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4):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