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威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喀喇沁旗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赤峰市 024000
摘要:目的:分析供电运检人员职业紧张的现状,探索职业紧张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 329 名供电企业运检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相关数据进行 χ2检验、t 检验、方差分析、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各组间不同婚姻状况、频繁不良工作姿势作业和加班对职业紧张影响存在差异 ( P<0. 05) ; Logistic 回归表明,年龄 ( OR= 1. 068) 、体育锻炼 ( OR= 0. 658) 、加班 ( OR= 5. 641) 和工作后疲劳程度 ( OR = 1. 461) 最终进入方程,是职业紧张的相关因素。结论 体育锻炼是职业紧张的保护性因素,年龄、加班和工作后疲劳程度是职业紧张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供电企业;职业紧张;危险因素
对于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就是要 实现相应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和集约化,推进人力资源高效配置,推进量化考核,推进建设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推进人才培养和开发。 从短期来看,人力资源管理要通过招聘、绩效管理、培训等途径来提升组织及其成员的胜任特征与核心竞争能力,同时还需要审视供电企业发展对于各岗位员工素质与能力的新的要 求,以及现有员工存在的差距与不足,通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加以提升,以 满足新的要求。供电企业运检人员很少接触传统意义上的化学性危害因素,主要职业危害来源于人体工效学因素导致的职业紧张等疾患,躯体紧张反应也与肌肉骨骼疾病的发生有关,紧张不仅影响劳动者健康,还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易导致重大生产事故。由于供电企业运检作业人员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与重要性,本文旨在明确其职业紧张水平现状与影响因素,为提出相应的防控策略和促进该职业人群的身心健康提供数据支持。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采取整群抽样的原则选取某供电企业调查日当天所有班次的运检人员。
2、方法。本研究已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伦理审查委员会的审查。研究采用自填式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指导调查对象填写,调查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问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和职业紧张调查两部分。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岗位、工龄、学历、婚姻状况、月收入、体育锻炼、自觉健康状况、不良工作姿势、轮班、加班、下班后疲劳程度和 1 年内肌肉骨骼疼痛/不适症状。职业紧张测量采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核心版,该问卷中文版已经过信效度检验[1],包括 “外在付出”、 “回报” 和 “内在投入”三个部分。外在付出指工作要求与工作职责,内在投入指个人的投入程度,回报通常包含金钱、尊重和工作机会三种形式。付出得分>回报得分视为存在紧张,付出/回报比值越高,职业紧张程度越高; 内在投入分值越高,表示个体对工作的内在投入越大。问卷收集后由课题主要研究人员进行审核,剔除填写不足 80%的问卷。
3、统计学分析。使用 SPSS16. 0 统计软件进行 χ2检验、t 检验、方差分析与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
二、结果
1、一般情况。共发放问卷 329 份,回收问卷 297 份,有效问卷297 份,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 90. 27%。调查对象平均 年 龄 ( 40. 28 ± 9. 70) 岁,现 岗 位 平 均 工 龄( 16. 45 ± 10. 10) 年,其 中 男 性 286 人 ( 96. 30%) 、女性 11 人 ( 3. 70%) 。运检人员操作时的作业姿势以弯腰、蹲坐、攀爬、拉拽为主。
2、肌肉骨骼损伤症状发生情况及其与紧张的关系。根据工人主诉,9 个部位疼痛/不适症状现患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颈( 91. 71%) 、下背/腰( 87. 76%) 、肩 ( 83. 45%) 、踝/足 ( 70. 91%) 、大 腿 ( 66. 35%) 、上 背( 66. 34%) 、手 腕/手 ( 66. 32%) 、膝 ( 66. 02%) 、肘 ( 31. 15%) 。职业紧张在不同部位疼痛/不适症状之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 P>0. 05)。
3、职业紧张的相关因素。用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 Backward ( Ward) 法筛选职业紧张可能的危险因素。职业紧张赋值: 紧张 = 0、不紧张 = 1; 学历赋值: 初中及以下 = 1、高中 = 2、大专= 3、本科= 4、硕士及以上 = 5; 体育锻炼赋值:从不 = 0、偶尔 = 1、2 ~ 3 次/月 = 2、1 ~ 2 次/周 = 3、 ≥3 次/周= 4; 加班赋值: 不加班 = 0、加班 = 1; 轮班赋值: 不轮班 = 0、两班倒 = 1、三班倒 = 2、四班倒= 3; 下班后疲劳程度赋值: 无疲劳感 = 0、极轻 = 1、非常轻= 2、轻= 3、有些疲劳= 4、疲劳= 5、非常疲劳= 6、极度疲劳 = 7、全身无力 = 8。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为年龄、体育锻炼、加班和下班后的疲劳程度,体育锻炼是职业紧张的保护性因素; 年龄、加班和下班后的疲劳程度是职业紧张的危险性因素。
三、讨 论
随着社会心理因素的日趋复杂化,职业心理问题日渐突出,越来越多的职业群体出现紧张现象。电力供应单位是国家的核心部门,运检人员的职业心理状况关系到企业能否正常运行,是职业卫生工作应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次调查 26. 94%的受访人员存在由付出-回报失衡导致的职业紧张。我国某些职业人群的精神卫生不良率在 20%以上,但职业紧张的患病率在不同职业人群中差异很大,仅在医护人员中,紧张患病率在 10. 3% ~ 27. 6%之间[2]。明确职业紧张相关的危险因素是防治职业心理问题的关键。本研究显示,职业紧张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年龄,单因素与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付出/回报比呈正相关,即随着年龄的增加,职业紧张的程度会加剧; (2) 体育锻炼,由多因素分析可知,体育锻炼频次与职业紧张的发生呈负相关关系,随着体育锻炼频次的增加,职业紧张发生的趋势减小。由 OR 值可知,进行锻炼者发生职业紧张的风险低于不锻炼者,说明身体锻炼可能降低职业紧张的风险; (3) 加班,通勤时间和任务过重是导致工作压力的职业性危险因素,加班容易导致疲劳,而疲劳又与紧张存在关联。本研究显示加班能够加剧职业紧张,在运检人员中,加班相对于不加班 OR 值为 5. 641,即加班使得职业紧张发生的风险增加了 5. 641 倍; ( 4) 下班后疲劳程度,下班后的疲劳程度与职业紧张水平呈正相关,该结果对作业人员疲劳与职业紧张关系研究结果类似,躯体的疲劳可能是导致紧张的原因。本研究数据不支持躯体肌肉骨骼疼痛/不适与职业紧张之间存在关联。但研究发现,除肘部外,其余 8 个部位的疼痛/不适现患率均在60%以上,其中颈、下背/腰、肩的疼痛/不适症状现患率居前三位,下背/腰和肩部的症状可能与运检人员以弯腰、攀爬、拉拽为主的作业姿势有关,颈部的疼痛/不适可能与职业因素外的其他因素有关,须进一步研究得以明确。
参考文献:
[1]凌瑞杰,孙敬智,杨磊.职业健康管理与职业紧张及人体功效学之间相互影响分析[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8,23 ( 1) : 18-21.
[2]岳鹏莹,李丽萍,刘凤英.职业健康管理与职业紧张及人体功效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J]. 人类工效学,2019 ( 2) : 1-5.
[3]程长春,王吉平,吴玲玲. 上海市某医院护理人员肌肉骨骼疾患调查及其危险因素的分析[J]. 环境与职业医学,2017, 34 ( 1) : 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