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闯 李洪伟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扎兰屯市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 16265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方面对于电能的需求量在不断提升,电网结构的复杂性越来越高.电网运行的过程较为复杂,受到管理以及技术方面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电网调控发生安全风险,所以需要分析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以及相应的规避措施.
关键词:电网;调控;安全风险;措施
当前,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这就要求电力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不断提高电网工作能力,加强管理模式。然而在实际的电网调控运行中,仍然面临很多的问题和挑战,给电网调控运行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因此在实践工作过程中应该将电网的控制结合,制定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将电网运行系统的优势以及功能融合,进而使电网调控的工作水平得以提升。
一、大运行背景下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影响因素
1.1 内部因素
在大运行体系中影响电网调控运行安全性的内部因素较多,其中硬件设施、集约化程度、电网管理结构、系统运行因素等都是非常关键的要点,会制约电网调控运行安全。一方面,硬件风险问题。主要是指运电设备自身的安全隐患问题和故障问题,在运行过程中若是没有进行及时的维护和处理,就会出现电网事故。另一方面,集约化风险问题,在大运行体系内,其本身就是集约化处理机制,能将管理任务细化分散到不同的电路系统管理层面中,有效实现线路监控工作,且能对主站进行自动化维护和管理,确保在对电力管理的过程中有效完成操作,这种管理结构和调控机制本身就存在较大的风险和难度。
1.2 外部因素
对于电网调度工作和运行安全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中,地质灾害等天然因素以及人为破坏较为关键。前者是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要想有效减少相应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要积极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和预防措施。例如,避免雷电就可以安装避雷针等。后者则是要从管理的角度分析,有效建立健全完整的岗位监督机制,确保能提升管理工序的完整性,有效提升管控工作的基本水平,对人为因素进行集中约束和监督,也能为后续电网管理项目的全面升级奠定基础。
二、电网调控运行中安全风险问题分析
2.1管理方面的风险
在电网调控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执行电网管理标准就很容易引发管理方面的风险。现阶段,我国电网调控运行管理正在向着智能化及其自动化方面发展及探索,有效地提升了电网运行效率,但是从现阶段电网调控管理的具体情况来看还存在一定问题。在实际工作时管理人员对于电网调控运行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进行清晰的责任划分,不能真正履行好运行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等。
另外一些管理层人员专业能力方面缺乏,没有相应的安全风险防控意识,无法有效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2.2集约化风险
集约化管理方式是在网络信息基础上所形成的更加智能化、更加集约的全新电网调控运行管理方式。建立起完善的网络信息平台,能够有效覆盖到整个电力调控运行管理体系,从而加强其自动化和集约化程度这样不但增强了对电网安全运行的维护力度,同时也提升了继电保护的业务规模,能够使得电网调控运行更加科学合理。但虽然集约化的管理方式具有自身的优点,但是也存在管理方面的风险,需要对于电网调控运行安全有着更高的要求。
2.3设备方面的风险
对于电网调控运行稳定性影响最为重要的就是电气设备运行方面的故障问题,因为在电力电网运行中不同环节之间都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不管是哪个电气设备出现问题故障都会对整个电网调控的运行情况造成影响。总之电网调控运行的情况和电气设备自身质量以及运行情况直接关联,若是电气设备存在着质量问题就会影响其运行状态,对于电力电网运行造成较大安全隐患。
三、电网调控运行的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3.1建立完善的电网调控管理机制
完善的管理机制是一切工作开展基础,通过建立完善的电网调控管理机制,能够实现更加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在降低安全风险发生概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明确不同管理部门的责任,将管理责任进行落实;从电网调控运行的各个环节出发,加强管理力度,避免出现管理漏洞;根据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要求,结合电网特点,编制、修订适应调控一体化的标准制度体系,使整个管理方案更加规范化,提高管理方案的可行性。
3.2沟通协调全局化
大运行体系是一个宏观管理模式,所以必须要在电力系统中控制短板,全面强化重点环节、完善薄弱环节,组织人力、物力及财力来认真勘察薄弱环节并做好数据资料的收集工作,最后进行统一设计,明确局域电网的规划目标,全面调整国家电网及地方电网的协调性,从而建立健全统一管理与控制体系。与此同时,需要在设计、建设、施工及管理等方面做好各单位的协调工作,加强人员培训,最终有效实现大运行背景下的统一性与协调性。沟通协调的全局化有助于缩小各级电网在设计、建设、施工及管理等方面的差异,有助于在管理工作中执行统一化的标准,在同一个平台上加强系统安全风险控制,最终保障大运行模式的安全性。
3.3提高人员的基本素质
在管理工作过程中,必须要切实提高人员的基本素质,因为管理及控制人员是设定并执行程序的主体,因此要将提高调控中心管理人员的基本素养作为工作重点。为了提高调控的安全性,必须要加强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来提高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及操作能力。与此同时,需要完善的考核制度,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考核,将考核制度与激励机制结合起来,从而有效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以提高技术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但是在电网调控运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针对这种情况,相关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从多方面进行考虑,比如:管理制度以及人员的素质等,确保能够有效的控制好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此外,相关工作人员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跟上时代的发展,顺应时代的潮流,引进先进的技术,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磊.如何提升电网调控运行的科学性[J].中国高新区,2017,(23):82-83.
[2]傅震辉.大运行背景下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理[J].农电管理,2018(1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