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合法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平原县供电公司 山东省德州市 253100
摘要:近年来大部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增大产能,但是从总体供需结构来说,我国依然处于电力资源相对短缺的阶段,局部地区的电力供给还相对比较紧张,大部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面临着产能不足的发展困境。为了有效缓解这个问题,要不断提升内部管理效率和水平实现“节流”。通过不断加强线损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内部成本控制,节约大量的电力资源,实现对自身产能的有效补充,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身面临的发展困境。为此,本文从多个方面就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
引言
管理线损主要是指在电能的输送、变压以及配送过程和供电过程中出现的漏、送等因素而导致的耗损。一方面,是由于电表的综合误差以及错算等原因导致的管理不到位;另一方面,是由于用电设备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漏电问题。对于技术线损具体可以涵盖两个层面:一是配电线路导线与变压器绕组中的电能损失,也可以称作为负载损失;二是与运行电压有关的变压器损失和电容电缆等绝缘介质损失,电能表电压线圈损耗,也可以称作为空载损失。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也有很多,包括电网规划缺乏合理性、线路布局不科学、主设备存在的老化现象及存在的缺陷不能第一时间消除,使得泄漏增大、配电变压器容量与负荷存在不匹配情况等。
1出现线损问题的主要原因
1.1部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重视程度不足
虽然线损管理是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总体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但是依然有一部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受到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对线损管理的重视程度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来说,这些企业对于成本控制重要性的理解不够,还依然延续传统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内部管理模式呈现出显著的“粗放式”特点,对于线损管理这种相对需要精细化管理的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这就导致了线损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1.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技术存在突出问题
发生线损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对于某个线路的线损进行精确计算和检测就是一个突出的难题,也是解决线损问题的关键。由于很多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不具备完整科学化的电力线损检测计算体系,因此对于本企业的电力线损状况不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也不可能实现与其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之间的横向比较,对线损状况进行大致科学化的评定。由于无法准确地进行线损计算检测,许多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就无法结合电网结构和负荷状况,对本企业电力系统的运行总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且对可能引发线损的情况进行科学预判,找出电损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产生线损问题的客观规律,从而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瓶颈问题。
1.3承包管理体制不健全
近年来国内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尝试实施承包管理体制。所谓承包管理体制就是指对电网中的配变电压器以及配电线路按照所属区域实施分段式的承包管理,其目的主要在于督促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落实好属地管理责任。通过明确奖惩条款,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线损管理提出明确要求,调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积极性实现好线损管理的目标。但是,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承包管理体制自身具有极强的优越性和科学性,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却面临着监测评价指标不统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之间协调难度大等等一系列问题,承包管理体制的优越性没有得到突出体现,对于线损管理的促进作用也比较有限。
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线损管理
2.1加强线损管理
为了保证线损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首先应明确线损管理目标,其次确立线损指标和指标评价体系,最后在指标核定准确的基础上,对线损问题进行分级管理。
为实现线损管理流程的有序开展,要制定完善的线损管理制度,通过有效的责任机制和激励措施保障线损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除此之外,还要对线损管理组织结构进行优化。首先,成立专门的线损管理小组,主要负责与线损有关的管理工作,由企业领导人担任组长一职,对线损管理工作进行直接指导。其次,为了保证线损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可以将管理内容划分为多个等级,在管理小组中层层落实。
2.2优化线路布局
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对于电量的实际需求存在明显差异,加之以往电网的设计、布局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导致现行格局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为了能够切实发挥线损管理的作用,减少电力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需要适当增加电网分点,然后对线路布局予以协调、统一的规划。即电力企业需要不断优化以往的电力结构,为开展线损管理奠定基础。此外,为了能够进一步增强线路布局整体的安全性,并减少线损、避免人员在工作中受伤,还应该积极对线路的运行实时电压进行监测,对线路部件进行定期检查。还需要对线路的结构布局予以全面分析、考虑,确保线路布局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减少电力损耗。例如,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缩小用电设备、供电设备之间的距离,减少线路的电阻,从而实现管理目的。
2.3强化设备与材料管理
为了控制输配电及用电过程中的线损率,需要从加强设备材料的质量管理等方面入手,要求相关管理人员提高对材料设备质量的重视,加强设备质量管控工作,结合工程实际,明确设备材料的性能及标准,合理采购设备材料,重点对设备的绝缘性和节能性进行控制,从根本上控制线损问题。
2.4变电站的分布要合理
在电力系统中,关于变电站的分布设置常常出现不合理的情况,有些地区的变电站分布较为集中,而有些地区的变电站分布较为分散。不合理的变电站分布与线损问题有着很大的关联。因此,降低线损可以从改善变电站分布入手,可通过增加变电站分布点的方式,将变电站供电半径进一步缩短。用电量较大或者用电相对集中的地区,更要注意变电站的建设问题,要通过改善变电站的布局来优化供电网络,以提高供电网络的供电质量。此外,还要重视变电站中使用的供电设施和设备的配置情况。配置较好的设施或设备可以有效保证变电站的工作质量,从而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电能。
2.5定期进行运维检修
通过分析造成线损问题的主要因素来看,供电设备的运行质量是影响输配电及用电系统电能输送率的关键性因素,要想控制线损问题,则需要制定合理的运维检修方案,定期开展设备检修工作。对于老化设备,要进行及时更换,并且查看其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确保电力设备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结语
电力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环节流程相对复杂,涉及到的内容较多,需要电力企业予以高度重视,选择正确的管理手段扭转不利局面。所以,电力企业不断优化内部管理结构,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优化电网发展体系,尽可能降低因为人为因素导致的电能损失,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从根本上节约我国对电力能源的消耗,降低投入成本,促进我国电力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祎玮.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1):41-42.
[2]赵庆凯.基于施工建设用电安全性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建设探究[J].科技风,2020(15):134.
[3]朱勇,胡发琴.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分析[J].科技风,2019(35):148.
[4]李海生.浅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问题及其管理[J].中国科技纵横,2020(18).
[5]刘兆文.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问题及管理对策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20,26(2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