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高峰
山西长治沁县供电公司,山西长治046000
摘要:供电企业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设备和技术问题众多,但是影响电力发展最关键的因素还是电损的问题。电损问题在供电企业的日常工作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而且还会加大对能源的损耗,使得经济成本上得到损失,耗费财力物力的投入。所以现在供电企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解决电损问题,这也是当前整个供电企业所共同关注的。而对于这种问题最根本的解决措施,是我们应该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从根本上分析当前的原因,并对有联系的设备进行考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减少电损问题出现,更好地维护供电的稳定性。
关键词:供电所;管理线损;现状;解决措施
1供电所管理线损的现状
供电所线损管理是一个长期工作,供电线路较为复杂,不仅包括诸多电气设备,而且线路覆盖范围广,在开展线损管理工作中难免出现一些不良问题。通过对供电所线损管理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线损管理意识不强
开展线损管理时,部分供电所管理人员意识不强,认为线损微不足道,只要保证供电质量就可以,导致部分线路严重。部分管理人员责任心较弱,存在侥幸心理,不认真落实相关管理制度,导致线损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应有的约束作用。
1.2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线损管理制度是开展线损管理工作的依据,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直接影响管理工作质量。分析发现,部分供电所线损管理制度存在一些问题,给线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一些阻碍。一方面,部分供电所制定的线损管理制度过于陈旧,仍用以前的管理制度,未及时根据当前供电线路实际,及时更新与补充相关制度内容,导致线损管理工作与当前线损管理工作不符。另一方面,部分供电所制定的管理制度过于宽泛,缺乏细节的考虑,很难涉及线损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无法给具体的线损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1.3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供电所中管理人员是开展线损管理工作的主体,其专业水平给线损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分析发现,部分供电所线损管理人员水平层次不齐,存在很大提升的空间:一方面并未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供管理人员加强学习,很多管理人员仅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开展工作。另一方面,部分供电所几乎不会组织线损管理人员开展技能培训,管理人员管理知识长久得不到更新,一定程度上影响线损管理质量与效率。
2线损问题出现的原因
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时期,电力能源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因为人们的用电量在大幅度上升,所以国家对电力能源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有些不良分子正是利用了国家的优良待遇,使用违法的手段去偷电漏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线损问题的出现,同时也破坏了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另一方面是进行电力设备监督和维修的工作人员,如果没有在工作的过程中,没有认真对待工作要求,消极工作,他就不会发现这些问题的存在,这样进一步会加剧电损问题,为后期供电埋下了安全隐患。
对于企业总体部署来说,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供电企业将工作的重心放到了市场开发和业务拓展中去,并没有将更多的精力分散到对于电损问题的管理当中,还有对企业人员工作的监督当中,这样就会造成整体企业人心涣散,对工作不重视的现象愈演愈烈。在这样的基础上加剧了电损问题的出现的概率,进而造成供电不稳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因为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人员众多,而且对于有些地方人员分布不均衡,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用电需求,国家大力地推进电力工程的建设,但是还是少数偏远地方的电力设备的管理上缺乏监督和维修。而这些老化的设备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加上长时间没有进行更改替换,就加剧了线索问题的出现,影响部分地区的供电情况。
3供电所管理线损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
3.1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责任意识
为了增强管理人员与线损维护人员的责任意识,供电所应当利用口头交流、微信、QQ等多种宣传方式,向管理人员渗透和传达线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其对线损管理予以高度重视。在宣传过程中,可以采取现场实地教学指导的方法,对可能产生线损的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并向管理人员阐明线损管理工作的利害关系,确保配电线路能够正常运行。
另外,管理目标是维系供电所正常经营活动,促进供电所经济效益提升的一条有效路径,基于此,供电所应当在每年年初制定本年度的线损管理目标,在目标当中,明确本年度线损率控制在百分之几以下,并根据供电所内部的工作考核管理机制以及奖惩机制,对未完成管理目标的部门或者个人进行处罚。同时,工作计划是完善线损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供电所的管理人员来说,应当以个人名义制定一个适用性强的线损管理工作计划,并将每天的工作内容记录下来,为制定线损预防与维修方案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
3.2完善制度体系,明确岗位职责
虽然管理制度对供电所的管理工作来说属于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能够有效约束管理人员的个人行为,使管理人员在遵章守纪的框架内,做好分内事。因此,供电所应当结合供变电线路的实际运行状况,以及线损率的大小,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并与相关责任人签订年度、季度或者月度工作目标责任书,承诺在规定的时限内,应当完成责任书中提到的工作目标。同时,管理人员应当熟练了解和掌握自身的岗位职责权限,并将主体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管理人员身上。例如,开展线损数据收集与计量的工作时,管理人员应当根据线损数据分析制度,开展各项工作,在保障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将自身的本职工作做好、做细、做实。
3.3科学选取计算方法,合理进行理论计算
在计算配电线路线损率时,应当参照供电设备的荷载情况,这样能够大幅提升计算精准度,而且通过这种科学高效的计算方法,也能够及时查找和确定线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为制定整改措施提供了有力依据。例如,当负荷电流通过配电线路时,在电阻作用下,该条线路就会出现功率损耗的情况。数学计算式如下:△P=I2R,在计算式中,△P代表电力能源的损耗值,单位用W来表示;I代表负荷电流,单位用A来表示;R代表导线电阻,单位用Ω来表示。通过这各科学的计算方法,能够快速求解得出电力能源的损耗值。
3.4构建培训体系,提升整体素养
教育培训是供电所各项基础性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供电所管理人员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尤其针对线损管理问题。同时,结合线损类型与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权限,建立一个高效的内部培训教育体系,将产生线损的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线损管理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降低线损率等内容纳入培训计划当中,并借助线下集中培训、线上远程培训、专家座谈演讲的方式,对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为了验证培训效果,供电所应当进一步完善内部工作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对在实际工作当中玩忽职守、价值观错误、思想观念守旧或者屡教不改的管理人员,应当采取二次教育、调离原有岗位或者开除等处分,为管理经验丰富、责任心与上进心兼具的综合型管理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电力能源损耗,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
4总结
综上所述,供电所线损管理不仅能加强提升供电企业电能利用率,而且也能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还需要供电所以线损管理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深入分析线损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以此来将线损问题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围。
参考文献:
[1]陈彬.试论农村的电力线损偏高的现状原因及相应的解决办法[J].中国新通信,2012,14(23):4-5.
[2]2018年度公司党校青干班第4课题小组.关于降低河南电网中压线损的研究[J].河南电力,2018(10):64-67.
[3]江伟,郑锐,万丽丽.农村供电所线损管理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5(15):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