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术力
13022819810609****
摘要:继电保护是通过与电子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相融合,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故障的甄别,并能够对故障做出科学合理的处理,计算出系统的暂态能量,确定最佳的重合时间。因此为了充分发挥电气工程中的继电保护的作用,本文简述了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对电气工程中的继电保护自动化运行及其维护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继电保护;工作原理:电气工程;自动化;运行;维护
1继电保护原理
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或者电力系统自身,因出现故障而危及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时,系统可以自动向值班人员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其控制的断路器附近的装置发出“跳闸"命令,从而终止事故的发生,它属于一种自动化的措施和设备。继电保护主要是利用电力系统中的一些构成元件发生短路,或者异常情况发生时的一种电气量,其中有电压、电流、功率以及频率的变化;在继电保护中,还有其他的物理保护动作原理,比如变压器油箱发生故障时,会伴随着大量的瓦斯产生,油的流速也会随着增大或者油压强度随着增高,进而构成了瓦斯保护动作的原理。配电线路是电力供应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继电保护又是是维护电力运输系统安全性的重要装置,当电力运输系统发生故.障导致其难以正常的运行时,继电保护装置将会及时的、自动向工作人员发出预定的报警信号或自动切断电闸等装置,以保护电力运输系统的有效运行,尤其是要保证其安全性与稳定性,以免发生电力事故。
2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的特点
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装置的维护和调试比较方便,便于操作,同时保护性能也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第二,装置的功能比较多,而且可灵活选择尤其是逻辑回路的动作正确率比较高;第三,装置基本上实现了遥测、遥控、遥信以及遥调功能,进而有效的取代了传统的变电所预选信号和事故音响以及仪表监测之作用,同时也有效的实现了远方监控,告别了“有人值守”的时代;第四,实现了GPS卫星定位系统对时与故障录波功能,大大方便了电力系统故障的处理。
由当前我国继电保护现状来看,其运行环境实际上并没有发生太大的转变,然而,当前我国的自动化变电站和电力电网系统对继电保护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将其和传统的一些继电保护装置比较,则其微机设备自身的抗干扰性以及防雷击效果都有所提升。就目前我国的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实践来看,变电站的后台监控仍然不太完善,应当对继电保护设备的相关技术进行改进,以弥补和完善变电站的相关功能,从而可以有效的确保电力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
3电气工程中的继电保护自动化运行分析
(1)继电保护自动化在母线保护中的运行。继电保护自动化在母线保护中的运行可将其细分为差动保护、相位对比保护两大类,不同类别的运行在形式和作用上均有着较大差别,对其进行准确理解和区分,是保证继电保护自动化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前提。具体来说,差动保护是的主要特点是在母线元件上设置特点、变化一致的电流互感器,当二次绕组与系统母线侧边端子发生有效连接之后,再将继电保护安装在系统母线差动位置以实现对母线的保护。而相位对比保护,采用的则主要是相位的对比方式来实现对母线的保护,其对于母线可靠性和有效性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2)继电保护自动化在变压器保护中的运行。变压器作为电路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事关整个电路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就现阶段我国继电保护自动化对变压器的保护情况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瓦斯保护。变压器内置的油箱一旦出现故障,便可能产生大量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的气体,这对于电路运行安全性的提升是及其不利的,因而应当利用继电保护自动化对变压器进行瓦斯监控,做到一旦变压器瓦斯浓度超标,则立马自动切断电路、发出警报,防止故障危害进一步扩大。第二,短路保护。
继电保护自动化通过阻抗继电保护器是其实现对变压器短路保护的主要原理,研究证实,对于利用继电保护自动化进行设置的电路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可在变压器内部短路时阻抗继电保护器就会自动运行,若一段时间后,短路现象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则其将自动切断电路以实现对变压器的保护。第三﹑接地保护。受到地形、工程本身等原因的限制,目前我国大多数电路系统中的变压器是不接地的,因而其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较大风险,对于这类不接地的变压器,继电保护自动化的零式电压保护措施可有效提升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继电保护自动化在线路接地保护中的运行。目前电力系统的线路往往有着错综复杂、数量众多的特点,因此在对线路进行接地处理时,不同线路的接地方式通常有着较大差异,但总体来看,可将线路的接地方式分为小电流型接地、大电流型接地两类,不同的接地方式发生的故障类型以及故障原因存在较大差别,对二者进行有效辨别是保证所采取的相关保护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当出现大电流接地时,此时为防止接地故障对电力系统造成更严重的破坏,应当及时切断电源;嵩发生小电流型接地时,为尽可能的降低故障带来的损耗,可在继电保护发出报警信号后,再及时的对故障进行处理。此外,在利用继电保护自动化对系统进行保护时,应以系统中线路实际的接地情况为依据,选择与故障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措施。
4电气工程中的继电保护自动化运行的维护策略
(1)保证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技术要求与实际安全运行条件相符。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有所不同,所以电力负荷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使得每个地区对继电保护系统的需求不一样,在平常的操作中,需要注意继电保护系统的各个方面是否达到实际环境条件的要求如有不符的地方必须立即跟上级汇报,尽最大可能让继电保护系统更贴切实际环境条件。
(2)加强巡视检查。配电屏都有电气元件的标志.编号和名称,巡查时需要检查所有标志完好程度与配电屏的分合指示灯是否运行正常,同时还要对照实际情况去检查所有设备的开关按钮是否符合,检测断路器、隔离开关等的触点是否牢靠,过热导致的变色异常现象需要仔细了解,二次回路的绝缘层损坏老化问题也需认真检查,只要有问题出现,必须采取措施马上更换。与此同时还需要检查绝缘电阻,了解仪表的运作是否正常,检查时还需要及时清扫灰尘,避免出现其他故障。
(3)正确运行维护方法。对继电保护系统运行维护时,技术人员应该正确采取检修的手段,尤其是一些比较关键的设备系统,在维护过程中更需要标准操作。继电保护的维护需要定期进行,并对重点设备系统不定时选择性的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禀明上级,并立即进行维护,若是十分紧急的情况,需马上阻止设备或系统运行,等故障问题彻底清除之后,方可继续使用。
(4)合理运行状态检修。检修继电保护系统并不是按照定时去检修的,而应该根据状态去检修,首先需要明确设备的运行是否安全,加强检测设备的状态,从而明确科学的检修间隔与具体项目的检修。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继电保护对电气工程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其在电气工程出现相关故障时,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并且在电气工程正常运行时,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异常情况,如果不能及时地更改或者纠正异常状况,便会逐渐形成故障。因此为了确保电气工程运行安全,在各个环节上必须进行严格控制,充分发挥继电保护的功能作用,从而保障电气工程安全。
参考文献
[1]吴玉玲,王能胜,王黄磊,江涛.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技术,2021(04):164-169.
[2]刘志鹏.当前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技术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1(06):175-177.
[3]邱炳江.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1(05):112-113.
[4]于新军.继电保护设备的自动化可靠性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1,38(0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