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9期   作者: 朱波 折海刚 黄涛
[导读] 电力系统运行中变电设备数量较多,为保证变电站安全做好设备维护管理
      朱波    折海刚    黄涛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巴州供电公司        新疆库尔勒市 841000
      摘要:电力系统运行中变电设备数量较多,为保证变电站安全做好设备维护管理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措施。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运行安全;设备维护
      引言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变电站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当中,对数字网络设施有效应用,结合相应的运转体系,对变电站集中化管理,变电站实现智能化,可以对变电站实际运行状态实现全面化监控,将变电站的管理能力可以很好提升,降低或者规避相应不良情况的产生。但是因为智能化变电站的组成比较复杂,对技术要求非常的高,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完善,确保智能变电站的稳定性,使得其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
      1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设备要求分析
      目前,我国变电站设备管理过程中需要应用专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指派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整个变电站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及时的检修和维护,在电网管理部门组织机构中可以决定整个变电站运行的效率,将变电站设备作为重要的管理基础。传统的管理模式由于管理理念的落后,技术的限制会导致设备管理出现很多的问题,也会造成整个变电运维事故的发现。因此需要提高电力系统变电运维设备的使用效率。首先,变电运维的方式比较多。为了提高整个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在不了解变电运维的情况下采取的维护方法就会杂乱无章。其次,安全风险比较高设备管理与技术操作之间缺乏统一性,操作人员对设备了解情况不够,最终导致设备的操作风险系数儿不断的增加。所以,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加强对创新理念的应用,提高设备管理的力度,为整个变电站管理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2电力系统变电运行面临的问题
      2.1基本设备问题
      确保变电站安全运行和维护的关键是确保基本设备的性能,而基本设备的完整性是所有工作的基础。变电站电力系统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主要设备用于制造,输配电。在此过程中的高压电气设备主要包括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绝缘开关,电力电缆和电动机。辅助设备主要用于监视,控制和调整主要设备,例如阀门,控制开关,继电器,信号设备和自动化设备。该基本设备的故障会影响电气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因此有必要对相关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处理,以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2安全性问题
      传统变电站主要使用的是点对点的通信方式,其自身的安全性比较高,交互机制也呈现比较显著的局部特点。通常智能变电运维技术主要采用对等信息沟通方法,可以在局域网当中将全部IED信息进行整合统一,对数据信息资料若是缺少科学合理的防护,这样系统当中的相应局域网就会出现损坏,从而对变电系统整体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变电系统当中IED没有点对点的特征,所以设备之间也缺少相关间隔点,对于这些问题,就需要采用相关软件做好防护,因此,IED集控对于变电系统整体的安全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2.3智能变电站运维体制不完善
      电力企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产业,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也会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水平。现阶段电力市场竞争环境非常的激烈,为了提高电力企业的竞争实力,就需要通过创新的方法,保证整个电力系统运行设备的稳定和安全。但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由于相关的技术创新和管理体制不完善,造成变电运维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到整个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3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与设备维护措施
      3.1增强测试设备
      本文以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为例,分析故障的类型和维护技术,该变电站的智能B组5022线路开关包含故障报警信号,同时,第二组5022开关保护装置,也存在断线信号。在线操作系统中的Goose,并且现场的信号无法达到该状态,因此有必要检测基本设备的故障。相关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后,检查了B智能交换机和光纤接线盒的5022组件,拆除了蓝卡插槽和接线盒之间的编织层,发现尾纤被部分损坏,然后将其拆除更换。在以后的工作中,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应加强设备测试,使用操作卡和工单管理模式,并对系统进行升级,以确保智能变电站核心设备的稳定运行。使用名片发现并记录与设备有关的错误信息和内容,以防止检测过程中出现漏洞,从而影响设备的工作性能。
      3.2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
      首先,设备在运行当中,在对微信机器以及电子技术应用基础上,将电波图以及电压合并闸有效应用,在相应的时间基础上保证电网电压能够稳定。其次,通过对微机技术的应用,对设备的工况有效检测,将运行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准确及时的处理,需要对运行要点合理掌握。再次,对自我监测功能有效应用,将变电运维系统全面化监控,特别是需要对断路器做好监控,若是有异常情况存在就可以及时预警,便于操作人员及时处理,在对断路器系统应用的基础上,采用智能控制器对二次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检测,以此确保运维系统能够稳定安全。
      3.3建立和完善变电站运维体制
      对于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系统,有利于整个系统运行的质量,在正常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要通过完善的运维体制,才能够保证整个变电站运行的效率,做好相应的维护和操作管理。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全面落实运行维护体系,加强管理力度,制定完善的岗位责任制。保证智能变电站运行的高效性同时及时发现变电运维中的一些问题,提高整个系统运行的效率。
      3.4顺序控制的巡视维护管理
      第一,智能变电站的顺序控制操作要按照审核合格的操作票进行各项操作,在执行顺控操作时,对每一步操作步骤都要逐条显示,并且要一致于站端;当一、二次设备或接线发生变更后,应及时修订、审核顺控典型操作票。第二,执行顺控操作前,现场核对所有操作设备的初始状态,在监控后台核对软压板的实际状态;操作时采用监护操作复诵制,严格管理后台操作人员、监护人员登录权限,认真核对操作指令和设备编号无误后,再进行一键操作;操作中应仔细监视设备状态变化情况,若发生异常应立即人工终止顺控操作;顺控操作后,应现场检查一次设备,核对无异常后再终结本次操作。第三,若顺控操作中出现操作中断时,应立即停止顺控操作,现场检查原因,若能自行排除故障,在解除故障后应重新核对当前设备状态,方可继续进行顺控操作;否则,应取消顺控操作,改为常规操作,并在操作票备注栏内注明转为常规操作的原因、开始步骤;如果后面的操作步骤发生了变化,则应汇报调度,重新填写常规操作票,按照常规操作票进行操作。
      3.5开展智能化管理
      智能化改造后的变电站可实行“线上集中监控、线下分区巡检”的智能运维模式,即在实现远程集中监控的同时,在站内保留一定数量的运行人员,配合平台24小时不间断监测,一旦有任何异常告警立即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理,做到快速响应,对变电站安全运行提供双重保证,以满足重要行业或领域的用电需求。系统采集的历史数据可形成相应报表,不但免去了人工抄表的繁琐和不便,还可供后期的高级数据分析所用。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变电站正是科技带来的成果,同样科技也会给智能变电站带来一些困难,例如有效地维护变电站的正常运行,更好地进行设备维修。要从实际出发做好变电站的日常工作,严格进行管理分工,注重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运行维护,降低设备故障的概率,保证变电站长久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钟慧玲,陈凡.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6):61+63.
      [2]刘卫权.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技术[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9,3(09):109-111.
      [3]吴军,郑维权.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4):244-2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