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玲
13010319910613****
摘要:伴随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电力需求也随之在逐渐的增长,然而电力工程的规模范围也随即扩张起来,由此也就会造成电力网覆盖结构变得十分复杂。随着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伴随而至的便是电力工程中存在大量的问题,由此也就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大的阻碍。因此,做好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与运行状态的检修工作,在保障电力网安全及可靠的运行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是针对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和运行状态检修来进行研究。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运行状态;检修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作为国民发展的基础保障,其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大,电力线路和电网规模逐年扩大。但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重发展轻供应的现象,严重阻碍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因此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和运行状态检修工作是促进电力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对电力系统的长期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性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技术不断进步,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量也在愈发明确,而电力行业则是掌管社会电力能源供给的支柱行业,承担着为社会电力资源制造与供给的重任,决定着电力系统的整体质量,甚至决定着社会发展是否稳定。所以对于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化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行业环境下,电力工程企业所要面临的,是来自国内外同行业市场的巨大挑战,竞争愈发激烈,所以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必须要做好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确保施工的质量与效率,保证供电系统整体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体现出我国电力领域的技术实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简而言之电力施工管理工作,作为贯穿电力工程施工过程的核心环节之一,依靠对人力、技术及过程等多方面的监督管理,能够确切提升电力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及效率,确保工程收益,并且保障对电力系统后续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得到提升,进而确保群众用电安全,因此后续将针对施工管理策略进行分析。
2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
2.1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的提升
作为电力工程施工的实施者,施工人员的能力与自身的职业意识是不可忽视的,决定着施工的整体效率与质量。但是现今多数电力施工企业更加重视人力成本的控制,所以对于施工人员的整体质量管理显然缺乏重视,只希望能够以低廉的价格雇佣更多的施工人员,这会导致施工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不足以及综合素质低下的问题出现,导致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误操作,甚至是更加严重的安全问题,导致施工整体质量、效率及收益都受到影响,显然与节省成本的目标背道而驰。针对人员素养不足的问题,主要应当考虑以下几点。其一是要严谨规划岗前培训,电力施工的技术难度很高,而且具备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如果施工人员素养不足,能力不强,必然更容易出现危险,影响施工的推进,所以施工企业绝不可过于随意的采取一带一或是一带多的方式简单引导,便让施工人员投入施工过程中,而是要完整的、系统性的规划岗前培训,包括理论知识、技术强化以及实训演习等环节,以确保理实结合,此外在培训结束后应当对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进行严格的考核,确保通过考核才可上岗。其二是要注重专业证明的考取,积极组织施工人员参与电力施工资质证明考试,得到专业的从业资质证明,在入岗前也要发放上岗证,在作业时必须要检验上岗证。其三是要明确权责,将岗位权责追究到个人,严格落实奖惩,特别是对安全权责更要加以明确,让员工意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自然规范自身的施工。
2.2完善施工单位的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电力系统的施工,也要以明确、全面且权威的施工管理规章为基础,才能够有序推进。要对各个工作环节进行严谨科学且合理的组织协调,避免风险出现,就必须要严格落实规章,实现标准化的管理,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为确保管理成果,企业首先必须结合国家法规及实际施工需求对规章制度以及管理措施进行完善,确保上墙,并利用合理奖惩体现权威性。其次是要将施工过程中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甚至是每个人的权责落实下去,落实到每个人,这样一来,才能够让所有施工人员都意识到自身背负着怎样的责任,本职工作要求是什么,这样在出现问题时才能够更快追责,避免相互推卸。最后是要确保施工管理规章的前瞻性,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有许多风险在产生影响之后再去采取紧急处理措施是来不及的,很容易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必须要将风险排查的要点融入管理规章当中,以确保能够在风险产生实际影响之前加以控制,完善管理规章,自然能够确保管理工作更加有序。
2.3重视隐患排查
施工过程,是一个无法百分之百预知的过程,特别是电力领域的施工,其中包含许多存在风险的作业环节,高空作业、带电作业,一旦出现重大事故,后果是无法挽回的。所以只有充分重视对于施工隐患的排查及预先处理,才能确保施工的效率及质量,保证企业与员工个人的利益不受损失。带电作业的安保措施,不仅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事故的发生,而且还可以提高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安全生产事故及隐患排查与处理体系,对电力工程过程中可能存在并可能产生影响的风险进行预先估测,在施工方案及图纸完成后要做好可行性调查,并且得出可行性报告,才能够达成确保电力工程正常运行的目标。而且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隐患排查,更是避免风险影响产生发展的重要一环,对于施工现场震动、坍塌、坠落等各方面风险可能性的排查及预防,是以排查促进完善的过程,预测风险,并提前采取防范措施,才能确保施工更加顺利的完成。
3电力设备运行状态检修要点
电力设施设备是电力工程施工的必要要素,对于施工效率、质量甚至是施工整体安全性都有着重要影响。所以为保证施工顺利完成,只有充分重视设备远行状态检修这一环节,才能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但任何工作都不可能凭空展开,设备检修亦是如此,所以为确保施工质量,首先应考虑到检修方案的制定与审核。对于检修方案,应开展多方案投标的方式,广泛筛选,精确决策,找出最为合理的方案。而且在实际应用时发现方案依然有需要调整的部分,必须要提前向上级申报,待上级签字后才可进行调整,绝不可擅自调整。此外为确保方案可行,应定期开展研讨会,针对当前检修方案的问题进行分析,如果存在不合理的部分应及时修正。其次是要积极完善检修预警机制,众所周知电力设备设施很容易受到外界的环境与人为等多方面要素影响,而检修人员的思想难免会有松懈,有顾及不到的细节,所以施工企业必须要重视检修预警机制的完善,才能确保风险要素更及时的被发现。例如在电力设施及施工现场,可以安装感应装置,并且安排管理人员全天值班看管,感应装置能够随时获取环境及设备设施运行的参数,并且及时上传给管理端,作为管理人员的管理依据,在参数变动范围未超过安全范围时,系统会正常记录,而在参数出现异常,超越了安全范围时,异常信息传送到管理端,系统则会给出预警提示,以便管理人员及时赶到现场进行检修,这是最为可靠的检修管理策略,为落实这样的检修管理过程,企业必须要更积极的引进先进的信息感知技术,例如物联网技术,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标。
4结语
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及运行状态检修工作,是关系到工程整体质量的,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环节,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工程施工企业的收益,以及未来的发展,企业必须要更积极的革新工作技术、工作思想并提升工作人员的素养,才能确保工程施工顺利安全的完成,避免任何一方的利益遭受损失。
参考文献:
[1]张朝辉.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和运行状态检修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6,18(14):150.
[2]刘义斌.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和运行状态检修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5,13(34):89+91.
[3]郑志生.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及运行状态检修应用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4):40-41.
[4]李黎.谈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与电力设备状态检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