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9期   作者: 李亦锦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李亦锦
        国网右玉县供电公司,山西 朔州 0372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在这一背景下,电力行业要加快发展。目前,电力资源已经成为了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满足人们用电需求,需要高度关注电力资源输送安全水平和稳定提高。本文就对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技术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电力;继电保护;设备;自动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在我国不同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使得日常操作更加智能化,对于电力领域而言,亦是如此。作为当前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结构,继电保护设备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安全运行,能够最大限度保护电力系统日常运行免受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从而降低电力故障问题出现的概率,在提高电能供应质量的基础上,维护电力系统日常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因此,电力企业应当全面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运行自动化可靠性研究的重要性,并在日常工作中能够结合实际,合理使用各类自动化技术,使得电力系统不断朝着自动化、智能化、安全化方向发展。
        1、继电保护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意义
       随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使得其对电力需求也逐渐增加。在此趋势下,难免会产生电力供应危机。而作为电力企业,对于这种危机的处理方式,基本上会采用停电和限电等方式予以解决。由此可见,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继电保护设备的可靠性越发受到关注。因而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能够保证电力运行的正常性。如果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继电设备则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发出危险警告。同时还会自动切断发生故障的电线路。另外,继电保护设备还能够对因故障所引起的连锁反应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进而有效降低各种故障发生的概率。确保电力运行的稳定性;二是,该设备的应用,能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控。此外,电力系统在具体运行过程中,所配置的现代化继电保护设备不仅能够更好地对设备故障进行及时处理,还极大的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
        2、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特征
       对于电力系统而言,常见的故障为短路、负荷量过大等。继电保护装置可以主动去搜索电力系统中的故障点,中断与故障点连接的电力供应,避免故障影响的扩大化。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电力系统的特殊性质,因而继电保护设备需要长期保持运行状态,否则就无法体现自身的作用价值,这无疑对于继电保护设备的可靠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继电保护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在于设备及零部件老化问题,特殊的工作性质与工作环境决定了其零部件的老化速度,尤其是绝缘零部件的老化频率与情况最为严重,因而更换绝缘零部件的现象较为常见。继电保护设备故障主要为误动和拒动两种,前者指的是继电保护设备在自身因素与客观因素的影响下,系统发出了错误的质量,致使继电保护设备错误运行;后者指的是在电力系统存在故障的情况下,继电保护设备没有主动去切断与故障点相连的电力供应,导致故障的扩大化,严重时还会致使区域内的电力网络瘫痪。从技术原理的角度来看,继电保护装置主要依靠监控与自动控制功能为电力系统提供运行保障,其与电力系统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的关系。
        3、影响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的因素分析
        3.1设备质量的影响
       影响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的因素中,设备自身质量的影响作用占据重要位置。在市场环境竞争越来越激烈化的当代社会,有些生产继电保护设备的厂家从短期效益角度出发,为了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盲目降低生产成本,应用大量质量不合格的继电保护设备零部件,难以保证设备的质量符合实际应用标准需求,影响了设备及其自动化的可靠性。

不仅如此,目前我国未经过检测合格便直接使用继电保护设备的情况不在少数,当这些没有合格保证的设备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如果某一零部件难以达到运行标准要求,很容易引起设备故障或者运行不协调问题的出现,进而难以保证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
        3.2整定值的影响
       整定值不正确对于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应用可靠性的影响较大,如果继电保护设备自身的标准额定范围与整定值不相符,则会发生设备及自动化系统无法运行、错误运行的问题。因此,施工质量与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存在紧密关联。现阶段,由于施工中调试不正确和安装不规范所导致的整定值错误问题频繁出现,加之此问题的发生和影响具有随机性和不可控性,因此在运行设备状态下很难及时精准明确问题。
        3.3操作错误的影响
       操作错误对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产生的影响,既包括直接的表面层次,也包括对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间接影响。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在对系统继电保护设备进行错误操作时,将会难以正常发挥出继电保护设备自动检索发现并提交故障信息的作用,导致故障问题无法被及时发现,也不能在故障情况下及时将电流切断,造成相关设备不同程度受损。
        4、对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建议
        4.1加强对继电设备保护及其自动化装置的管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其自动化技术开展时的软硬件设备需要进行维护管理才能保证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始终发挥作用,因此必须加快完善继电保护管理制度,对继电保护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同时做好软件升级更新工作。例如,记录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初始状态,为系统管理工作提供支持,从而方便在运行过程中进行数据对比,当参数出现变化时可以及时发现,并分析故障进行处理,排除自动化装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要做到硬件冗余,提高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容错性,可结合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的可靠度来合理设计,确保可以在模糊故障或故障误报而电力系统依然能正常运行时不会贸然启动自动保护装置。既要对电力系统的各设备、线路进行安全检查,也要采用标准化管理的方式管控好继电保护操作环节,加强日常运行中的监测,对继电保护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分析总结,为后续指导操作行为提供可靠支持,切实发挥并提升继电保护装置的自动化优势。
        4.2加强对继电设备保护及其自动化装置的研究投入
       首先,正确认识和理解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技术,意识到其对电力系统的重要性。其次,加大对继电保护的投入,开发新设备和技术,培养专业性的人才,提高维护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业务能力。再次,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改造,如及时更换老旧或低级的继电保护装置元件等辅助零构件,选择使用安全性能高的材料保护线路以及母线,从而提升继电保护设备质量。最后,加强技术调整,在改良好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装置后对相关设备和配置进行系统性优化,合理运用一些现代化技术,借助大数据、计算机等技术建立设备性能和运行等的相关数据库,在控制自动化总线与校正数据库的相互作用下提高相关设备的反应速度,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进而最大限度保证电力系统设备的有效运行。
        5、结 论
       为了提升电网的安全性,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将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内容。随着电力系统的日益发展,电网的应用规模逐渐扩大。随着城乡建筑及一些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电网中部分分项系统的规模也逐渐扩大。这对电网的实时性、有效性及可靠性提供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电力企业应当积极创建高效、智能的继电保护运行体制。
       参考文献:
[1]刘 健,张小庆,陈星莺,等.集中智能与分布智能协调配合的配电网故障处理模式[J].电网技术,2016,(9):30-32.
[2]黄振扬.配电网故障的诊断及处理方法[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7,(16):66-68.
[3]辛 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1):30-32.
[4]李玥翰.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对策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9):54-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