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冀川
国网邢台供电公司 河北 邢台 054001
摘要:当前在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开展过程中,执纪审查工作不规范、纪检工作缺乏精准度、同级监督力度缺失等问题时有发生,这与职能组织建设、纪检监察工作保障、教育宣传工作机制等有关。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也不断加强,企业政治生态和党风政风明显好转。纪检监察工作肩负着重要的管理使命,如何强化对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调查、处置”的职能,做好反腐倡廉工作,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对策
1国企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
纪检监察部门主要是针对党政组织建立的,以促进领导干部贯彻党政方针、路线及政策,充分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在监督、检查的同时,了解企业领导的决策是否合理,继而有效组织实施企业生产经营体系,深化党风廉政建设。
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贪腐问题的出现很容易激发职工情绪的波动,继而引发矛盾,导致企业管理模式失效。因此必须要加强国企纪检监察工作,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及时清除企业内部的腐败问题,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有效保证企业经济管理秩序的稳定性,促进企业在良好的氛围中发展,为我国经济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
2国企纪检监察工作中的问题
2.1企业监督机制建立不到位
目前,我国企业监督工作中最为明显的问题是,纪检部门的监督机制建立不到位,体制优化也不够系统。对于企业而言,督查工作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将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合理融入相关体制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监督工作更好实施,促进国有企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完善的机制必须要从根本上出发,充分制定出一套由内至外、由上至下的多层次管理模式。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数量众多,内部结构也非常复杂,管理工作量大,而监督机制建设如不能适时进行创新,就会导致监督工作很难发挥其主要的作用。
2.2企业监察人员素质不够
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常见的问题是员工素质不高,导致国企纪检监察工作进展的缓慢。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这就导致了欲望与需求越来越大,对于物质的追求度也越来越严重,从而导致部分人员出现了贪污腐败的念头,甚至很多企业管理人员为了个人利益,阻止企业纪检工作的正常开展,导致企业利益受损,限制了国有企业的良好发展。
2.3企业监察工作的力度不够
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处于政府监管的范围内,但是即便如此,仍然还有大量的问题存在。例如遵义市道路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徐××32岁就当上道桥公司董事长,作为一把手,他只抓业务不管党务,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充耳不闻,对党的纪律、国家法律法规更是不知、不懂、不用,认为党建工作是“虚招”,是搞“花架子”,把公司的业绩搞上去才是硬道理。在主体责任的缺失下,员工的政治学习几乎为零,以致走上重业务轻党建,企业人员抱团腐败的不归路。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整个企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慢,也使得国有企业对于贪腐的行为愈加放纵,严重影响着国有企业的发展。
2.4内部管理存在严重的缺失
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内部存在管理方式不恰当的问题。
无论是人员的构成,还是监察管理工作的部署,都存在着些许问题,在进行风险投资及规章制度的定制上,也有着很多不合理的方式方法,这些情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错乱。
3做好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对策
3.1强化职能组织建设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出现的问题再次表明,反腐倡廉斗争中必须明确深层次问题是职能组织建设。为了保证国有企业纪检监察职能的有效发挥,在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基础上,有关部门应依据权力监督理论,依据监督权、执行权、决策权平等原则,进一步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机制的制度化、具体化,强化上级纪检机关直接领导下级纪检机关。在双重领导机制运行的基础上,跟随反腐败新形势的变化,以解决“条块冲突”的困扰为入手点,将纪检监察机构设置在国资委的统筹管理下,以独立的垂直领导模式运行。同时在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管辖权方面,应继续落实分级监察原则,每一级别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需要依据现有法律规章赋予自身的权力限度,对下一级别纪检监察部门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指引。而下一级别纪检监察机构需要独立执行任务,同一级别的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则可以利用横向信息交互的方式,互相借鉴、实行监督。除此之外,国有企业的主管部门——国资委也可以根据既有法律规定赋予自身的权利,每间隔一定时期组织各个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部门轮岗交流。在这种模式下,国有企业失去了对同一级别纪委的管辖权力,也不可能以其他名义对纪委工作情况造成干预。
3.2增强纪检监察工作保障
特色纪检监察制度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基础保障。省纪委、省国资委可以带头参与生产开发经营管理的集团,督促国有企业单位、纪委研究针对特色领域资源的生产提出监督方法。在开发意向、生产目标、协作模式、投资规模等方面,细化监督方式、内容、步骤,杜绝“匆忙胡乱立项”“定向生产开发”“低价无偿对外输送”等问题。同时紧盯“新部门、新领域”,从产品销售、投资融资、招标投标等关键环节入手,综合利用预先制定防控措施、重编职权目标、明确企业关于商务活动的监督预警办法、汇集廉洁风险信息,修改企业关于严肃查处收送红包的实施办法、修改健全企业关于公务用车规定等手段,严格财务管理、审计管理、审批管理、会议管理、作风建设、基层调研等保障制度。
3.3充分整合监督管理资源,预防企业生存经营风险
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要将重心落到执纪问责上,将规则与纪律放在最前沿。为此,在进行企业监察管理工作时,一定要合理监督企业主业,不能过分关注“枝干”而失去了对“主干”的保护。目前,面对错综复杂的国有企业生产经济模式及环节,很多企业所配备的纪检监察部门很容易出现“捡芝麻、丢西瓜”的问题。为此,企业内部应合理整顿好纪检监察工作部署,强化巡察工作体系,利用职能监督与民主监督的方式,合理共享监察信息,共同开展监督工作,进一步形成企业监督的有效工作部署,真正做到敲山震虎,杀鸡儆猴。在企业的发展中,很容易出现诸如“监督是纪委或是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与我们普通员工无关”的声音,这些声音警示企业应合理建立全面监督环境,充分整合监督管理资源,强化预防企业生存经营风险,全方位建立健全纪检监察工作体系,利用有限的监督资源,对企业进行健康检查,有效预防各种风险,使企业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下去,为我国国有经济体系的进步打下基础。
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体系中,国有企业是主体之一,在维护社会平稳健康运行、提供工作岗位方面均发挥着显著的作用。在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开展背景下,国有企业逐步向现代化企业转型,但因国有企业的特殊地位,极易成为贪污腐败的高发地区。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依法从严治党,构建了“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彭亿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相关分析[J].办公室业务,2020(02):22+29.
[2]江威.对加强国有企业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1):187.
[3]黄祖林.推动国有企业基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20,33(0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