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龙
国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 天津市 300450
摘要:科学应用全过程管理思想应结合电力监理工作经验,在明确全过程管理相关内容的基础上,从全过程管理体系、电力建设监理、电力建设后监理、以权力运行监督为重点,开展权力监督应用的全过程管理。有助于实现用电量监督全过程管理的进一步完善和科学实现,形成科学、有指导意义的用电量监督全过程管理体系。
关键词:全过程管理;用电监察;应用
1用电监察中的全过程管理分析
1.1全过程管理概述
全过程管理是现代管理科学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对工程管理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管理更关注整个过程设备制造、安装、维护和管理的其他方面,通过整个过程的管理,以确保设备可以在一个国家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社会生产和服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全过程管理应用到电力监管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监管效率和质量,使电力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全过程管理理念的引入,可以使用电监察工作更加细致化,并与其他的部门合作配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电力系统中的各种电气设备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效用,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管理水平。
1.2用电监察
包括供电企业的主要服务对象需求较大的大客户,包括居民的日常生活用电,以及在居民正常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电表未转或故障,使得用电难以准确计量,这对于供电企业来说是一种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无论是从居民用电的稳定和安全方面,还是从供电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方面,加强监管权力都是非常必要的,在日常管理中需要多注意供电电路和供电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保证关键设备性能的正常运行秩序,提高为用户提供的品种供电服务。
2全过程管理在用电监察中的应用探析
2.1建立用电监察的全过程管理体系
应用于用电监察的全过程管理应当具备科学性和整体性。基于智能化管理的、以统筹兼顾为导向的全过程管理体系是以时间发展为顺序的,所涉及的内容涵盖了电力设备从设计、采购、安置、维护直至报废的全部流程。用电监察的全过程管理体系是一个专岗专责、职责分明的管理体系,能够更加有效地掌握机组运行的实时状态,以保证机组设备一直处于一个较好的运行状态,进而进一步延长机组设备的使用时长。
2.2对人员的全过程管理
伴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壮大,其用电监察管理部门的职责也逐渐细化,因而需要更多人员的加入,而新员工由于缺乏工作经验,与老员工在工作协调上常出现问题。为了实现电力系统内部的平稳运行,需要监督管理部门积极配合。用电监督的好坏不仅在于设备的优劣,也在于工作人员配合的状态。有研究显示,在用电监察人员素质得到普遍提升后,员工责任心显著加强,设备监察工作到位,电气设备利用率得到提高,设备使用时长有所增加。因而监察管理工作需要将各项职能分配到个人,建立健全的责任监管制度。
2.2.1?对内部人员的全过程管理
在企业内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责任规章制度,在其他管理供电企业的其他部门工作人员的参与下,通过将细化后的责任进一步划分给个人,有助于企业内部人员关系的和谐稳定,更有助于工作精准化、高效化开展,从而保持供电企业顺利进行生产及运营,保证供电行业完美实现其社会功能。
2.2.2对外部人员的全过程管理
外部人员即普通的电力消费个体。对外部人员进行的全过程管理主要体现在电力监管机构作为桥梁维护好供电企业与用电客户之间的关系上。
该管理环节具体作用是对其各个关键环节的电力监察过程进行全过程管理。分别是:用电客户申请用电环节、客户用电设备接入电网环节和客户耗电量和电费结算环节。通过各环节的管理至总环节汇总这一过程,实现用电服务优化,不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用户满意度,也能有效避免客户窃电行为的发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客户用电的安全性。
2.3对设备的全过程管理
最初的设备管理是要求工作人员仅仅学会对设备的使用及简单维修,发展到现如今的全过程管理后,则对管理范围进行了大量的扩充。监察主要范围包括有:对设备的前期研究、设计、制造、销售、安置、运营,后期维护、改造、退役报废。改良后的管理方式一方面有助于电力公司内部对设备进行统一组织协调,部门之间的联系因此更加密切;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机组运行的故障及缺陷,并及时作出反应,从而保障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电力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的时间越多,设备的利用率越高。
2.3.1设备安装前期的管理
购置设备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也将影响到电力设备投入运营时的通畅程度。因此,对电力设备的安装过程进行监察十分有必要,需要用电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对施工场地的监控往往只能解决看得见的问题,而对于一些隐蔽性强的问题,则需要采取针对性的监察手段。例如:电缆沟道的设计开挖深度是否满足要求,电缆沟井内部建设采取的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以及电缆里面的护套管是否满足国家规定要求;电力传输电缆及其周边的通信传输电缆、生活家用煤气传输管道之间的安装距离是否符合要求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应该在监察过程中得到重视,一旦检查发现隐患,不符合要求,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整顿,直到达到国家标准才可以恢复施工。
2.3.2施工期设备的管理
电力设备的施工具有标准高、质量好,可靠性强、安全性稳定的特性,在施工时做好全过程把控非常重要。此外,在设备的施工环节中也隐含着许多比较隐蔽性的工程,能否做好施工期设备的管理对全过程的管理影响很大。例如,电缆沟内部建设的相关工程以及电杆、电塔的基础建设等项目工程。这些工程建设的好坏、是否按照国家要求进行建设、建造工艺是否负荷国家验收标准等都会对电力设备后期的使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一旦以上隐蔽性比较高的工程项目存在技术或安全隐患,在项目建设完成之后的验收中非常容易被忽视或被遗忘,即便在实际运行之后发现,后期要进行处理也非常麻烦。因此,在对设备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有必要做好用电监察的全过程管理工作。
2.3.3施工后设备的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用电监察人员几乎难以实现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监督,因而施工后的抽查检查工作尤为重要。监督部门应当结合当地电网规划的实际背景,对工程的施工过程、设备质量及基建设施的安全性能等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在电力监察工作中,需要检查的项目主要包括电力线路对地面、对楼宇建筑、对周边树木及其他基建设施的安全距离进行测量;初步观察电力线路的架设是否能够满足电路布置相关安全规程的要求。此外,还需检查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辅助设施是否调试到位、设备的质量及其实现的功能能否满足到工程的实际要求。所使用电气设备的质量、电压承受能力是否满足验收标准;电力线路的卡槽、开关柜内定位螺丝和其他分段部位之间的连接是否稳固等。尤其是对施工阶段经常出现的问题,应重点排查,确保施工质量,并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好相关问题,这样能够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束语
电力监理工作实行全过程管理,是新时期管理思想的发展,完善科学的管理流程使得电力监理工作能够更有效的开展用电,也提高了电力企业的营销效益,体现了用户的形象为社会提供综合服务,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监控和打击力度,因此,加强了电力监管管理水平,有效维护电力设备,保护电力企业和用户的安全用电环境,实施电力监测全过程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稳定的措施。
参考文献
[1]郭亮,郭雅颂.全过程管理在用电监察中的应用探讨[J].通讯世界,2016,(16):171.
[2]李峰.浅析全过程管理在用电监察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5,(36):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