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8期   作者:杜鹃
[导读] 目的:探究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
        杜鹃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安徽241000
        摘要:目的:探究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急诊外科腹部损伤患者为对象,共90例,分为参照组45例、试验组45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PT恢复时间、体温发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存活率、并发症发病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外科腹部损伤患者采用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存活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急诊外科腹部损伤;存活率;并发症;
        急诊外科腹部损伤是急诊科常见疾病,往往需要快速救治与护理。急诊外科腹部损伤患者多伴随应激心理反应,不利于治疗过程顺利进行。研究指出[1],急诊外科腹部损伤患者实施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效果[2]。当前,临床缺乏急诊外科腹部损伤患者实施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有关研究,基于此,本文将以近年来(2019年1月-2020年12月)9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急诊外科腹部损伤患者为对象,共90例,分为参照组45例、试验组45例。研究时间是2019年1月-2020年12月。对照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18~64岁(37.34±10.26)。试验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18~63岁(37.30±10.29)。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监测生命体征多项指标,做好术前准备,并指导术中体位、用药等。
        试验组实施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1)对急诊科护士进行系统培训,让其了解急诊护理流程,规范急诊护理行为,提高综合能力。(2)损伤控制:在患者入院以后,对伤势快速检查,对其受伤部位进行明确,伤口禁忌处理,结合出血程度,采用合适止血方式。在处理伤口时采用无菌操作,清洁与消毒伤口,清洁腹腔,做好感染预防管理。结合腹部的损伤情况,实施留置引流管、胃肠造瘘,预防胃肠内容物流出。在急诊处理以后,患者需收治于ICU实施治疗,开放静脉通道,实施胃肠营养支持、预防感染、补液等治疗。(3)护理配合:患者在入手术室以后,给予患者鼓励、安慰,关注情绪变化,及时消除不良情绪,在搬动患者时动作轻揉,避免引起血压、心率等指标变化,并密切监测患者各项体征。进行手术安全核查后协助麻醉医生为患者行静吸复合麻醉,保留导尿且妥善固定鼻咽温探头。递送并及时清洗手术器械;做好术中患者保暖工作。在术后,指导患者保持平卧位体位,持续6小时,随后保持侧卧位体位,疼痛严重的一侧肢体在下方。辅助患者翻身。询问患者疼痛情况,通过播放轻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提高舒适度。在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以后,可适当进行主动、被动活动。指导患者日常饮食,由流质食物、半流质食物逐渐向正常食物过度;在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合理运动。指导患者饮食与生活,了解患者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1.3 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PT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记录并发症发病率、存活率,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使用SPSS 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比较
        试验组PT恢复时间、体温发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存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存活率、并发症发病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  论
        急诊外科腹部损伤患者常出现创伤部位出血,继而出现出血性休克,治疗不及时会危及生命安全[3]。近年来,我国提出了损伤控制理念,损伤控制手术的治疗目的为预防或纠正凝血功能异常、酸碱紊乱、低体温等引起不可逆性损伤,可确保手术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以损伤控制作为基础,配合采用护理配合,有效预防病情加重,降低并发症发病率,促使存活率提高,改善预后效果[4]。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实施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结果可见,试验组PT恢复时间、体温发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存活率、并发症发病率优于对照组(P<0.05)。将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用于急诊外科腹部损伤护理中,加强患者心理指导、健康知识教育,促使患者心理状态有效改善,积极配合治疗过程,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加强临床症状管理,有效促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5]。
        综上所述,急诊外科腹部损伤患者采用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存活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郭秀娟,陈丽. 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J]. 科学养生,2020,23(4):232.
        [2]韩宝英. 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应用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4):237,247.
        [3]陈萍. 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应用于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 健康之友,2019(18):14.
        [4]刘尧. 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6):245-246.
        [5]段艳丽. 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应用于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7):193-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