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素华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二科 新疆石河子市 832000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持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0.1—2020.10在我院行持续血液净化治疗的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45%)较对照组(25.81%)更低,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持续血液净化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持续血液净化;护理干预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类高发的外科病,其病因复杂,危害性极大,持续血液净化为临床中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案,而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1]。本研究选取2020.1—2020.10在我院行持续血液净化治疗的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就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阐述。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20.1—2020.10在我院行持续血液净化治疗的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研究组中男、女各18例、13例;年龄32—61岁,均值(48.12±5.61)岁。对照组中男、女各20例、11例;年龄30—63岁,均值(47.34±5.55)岁。组间基础资料对比P>0.05,试验可行。所有病例均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自愿参与本试验,本试验征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合并肝肾功能障碍、精神异常者。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在进行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前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加强病情监护,合理调整治疗参数。
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1)管道护理。进行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时要确保血管通路通畅,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导管内有无凝血块,并观察血滤器的颜色,如液体颜色过浅或为条索状则需立即进行处理,常用处理方法为加大抗凝剂剂量、加快血泵流速、更换滤器等。(2)营养支持。该类患者在治疗时会出现营养流失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定期评估患者营养状况,采取胃肠内、静脉等方式补充营养。(3)预防出血。要观察患者置管处是否存在渗血情况,并定时对凝血谱复查,如有异常需尽早处理,如存在出血征象可营养止血剂、鱼精蛋白。(4)加强病情监护。治疗期间需注意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并记录好24h液体出入量,如患者出现低血压、发热等情况,需及时进行处理。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分析,总分100,得分以高者为佳。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处理试验资料,对计数资料[n(%)] 与计量资料(±s)分别开展卡方检验和t检验,在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显著。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45%(2/31),其中脓毒血症和菌血症各1例;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81%(8/31),其中肝肾衰竭、菌血症、脓毒血症各有2例、3例、3例。组间比较X2=4.292,P=0.038。
2.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3.35±4.25)分、(84.37±3.99)分,t=8.577,P=0.000。
3,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类危险性极高的急腹症,该病多因胆道疾病、暴饮暴食、酗酒等因素引起,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黄疸、发热、呼吸异常、消化道出血等,该病的危害性极大,如不尽早治疗,可引起胰腺坏死,并继发全身感染,导致患者死亡。持续血液净化为临床中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病情,但若配合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更有助于保障其身心健康[2]。综合护理具有全面、人性化的特点,将此护理方法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中能显著改善其身心状态,满足其护理需求。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后,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且以上指标均优于采取常规护理者(组间比较P<0.05),何建玉[3]的研究结论与此类似。
可见,综合护理在行持续血液净化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科学、可行,此护理模式值得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婧.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及护理干预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 2018, 047(006):725-727.
[2]黄华, 余锡斌, 邓琳.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MODS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7, 024(010):1133-1137.
[3]何建玉. 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ICU护理配合[J]. 中国校医, 2017, 31(4):3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