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慧
( 巴东县人民医院 恩施巴东 444300)
【摘要】目的:研究慢阻肺呼吸衰竭用一体化护理的价值。方法:2019年3月-2021年2月本科接诊慢阻肺呼吸衰竭病患80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一体化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WHOQOL-BREF评分等指标。结果:针对PSQI评分,研究组干预后(4.21±0.68)分,比对照组(8.24±1.72)分低,P<0.0。针对WHOQOL-BREF评分,研究组干预后(85.14±3.62)分,比对照组(77.53±4.58)分高,P<0.05。结论:于慢阻肺呼吸衰竭中用一体化护理,利于睡眠状态的改善,及生命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慢阻肺;呼吸衰竭;一体化护理;生命质量
目前,慢阻肺在我国临床上十分常见,而呼吸衰竭则是本病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以呼吸困难加剧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严重影响患者睡眠状态,降低生存质量[1]。为此,医院有必要加强对慢阻肺呼吸衰竭病患进行对症治疗及护理的力度。本文选取80名慢阻肺呼吸衰竭病患(2019年3月-2021年2月),旨在分析一体化护理用于慢阻肺呼吸衰竭的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3月-2021年2月本科接诊慢阻肺呼吸衰竭病患80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女性16例,男性24例,年纪在46-77岁之间,平均(60.14±4.82)岁;病程在1-16年之间,平均(6.47±1.03)年。对照组女性15例,男性25例,年纪在45-78岁之间,平均(60.58±5.03)岁;病程在1-15年之间,平均(6.12±1.25)年。患者资料齐全,精神正常。排除认知功能障碍者、心理疾患者、恶性肿瘤者、精神病者、无法与人正常沟通者、资料缺失者和全身性感染者[2]。2组病程等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常规护理措施:体征监测、身体状况观察和基础护理。研究组配合一体化护理:(1)采取多种模式相结合法,如:播放视频、口头宣教和发放宣传册等,为患者讲述慢阻肺呼吸衰竭的病理知识,加深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消除其对于疾病的恐惧感。告诉患者治疗流程、预期疗效和注意事项等,耐心解答患者疑惑,打消其顾虑。(2)严密监测患者各项体征,若有异常,立即处理。询问患者饮食爱好,同时结合疾病治疗的要求,向患者提出一些饮食上的建议。嘱患者食用高蛋白、高热量与高维生素的食物,禁食刺激、生冷和辛辣的食物。(3)尊重患者,理解患者,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真诚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说出心中的想法。向患者介绍预后较好的慢阻肺呼吸衰竭案例,同时用暖心的语言安抚患者。为患者播放欢快的乐曲,促使其身体放松。教会患者如何调整情绪,如:看电视与冥想等。(4)强化病房巡视力度,耐心询问患者身体感受,鼓励患者采取音乐疗法与看视频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减少身体上的不适感,若患者疼痛难忍,可对其施以镇痛药物治疗。按摩患者肢体,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
1.3 评价指标
用PSQI量表评估2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总分21,评分越高,睡眠质量就越差。
用WHOQOL-BREF量表评估2组干预前/后生命质量,内容有社会关系、环境、生理和心理等,总分100,评分越高,生命质量就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SPSS 20.0,t计量资料()检验,χ2对计数资料[n(%)]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睡眠状态分析
针对PSQI评分,2组干预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干预后比对照组低,P<0.05。如表1。
表1 统计PSQI评估结果表 (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 40 14.92±3.15 4.21±0.68
对照组 40 15.03±3.69 8.24±1.72
t 0.1583 5.8314
P 0.1742 0.0000
2.2 生命质量分析
针对WHOQOL-BREF评分,2组干预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干预后比对照组高,P<0.05。如表2。
表2 统计WHOQOL-BREF评估结果表 (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 40 59.65±6.34 85.14±3.62
对照组 40 59.23±6.81 77.53±4.58
t 0.1642 9.3105
P 0.1573 0.0000
3 讨论
临床上,慢阻肺十分常见,可由气道受阻而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病症,具有易反复发作等特点,若干预不及时,容易导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健康。一体化护理乃新兴的护理方法之一,涵盖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可从饮食、心理、病情、健康教育和疼痛等方面出发,对其施以全面且细致性的护理,以消除其不良心理,促进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改善睡眠状态,缩短治疗时间[3]。
童晨燕的研究[4]中,对74名慢阻肺呼吸衰竭病患进行了常规护理,同时对其中37名病患加用了一体化护理,结果显示,一体化组干预后PSQI评分(6.78±2.36)分,比常规组(9.48±2.61)分低。表明,一体化护理对改善患者睡眠状态具有显著作用。此研究,在PSQI评分上,研究组干预后比对照组低,P<0.05,这和童晨燕的研究结果相似。在WHOQOL-BREF评分上,研究组干预后比对照组高,P<0.05。一体化护理后,患者睡眠状态显著改善,且其生命质量也有所提升。
综上,慢阻肺呼吸衰竭用一体化护理,利于睡眠状态的改善,及生命质量的提升,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田秀玲.一体化护理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体会[J].糖尿病天地,2020,(2):219.
[2]国庆.一体化护理改善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的睡眠状态与生命质量的临床研究[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3):346-347.
[3]纪燕鸿.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8):1463-1464.
[4]童晨燕.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质量、生命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8):1459-1460.
作者姓名:宋秀慧单位:巴东县人民医院邮编:444300
籍贯:湖北巴东学历:本科出生年月:1987年10月03日 研究方向:呼吸内科现有职称: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