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的影响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8期   作者:王芳 王君 章莹姣 王浓燕 朱玲(通讯作者)
[导读] 目的:将行为护理对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所起到的效果进行分析
        王芳 王君 章莹姣 王浓燕 朱玲(通讯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3医院 310013
        [摘要]目的:将行为护理对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所起到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科收治的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5例,常规护理+行为护理),最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护理对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理状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行为护理
        功能性消化不良指的是不存在器官或组织病变,但却有慢性、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症状,比如恶心、食欲降低、嗳气等等,该病在临床中极为多见,就目前来看,我国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胃肠疾病患者当中占据50%[1]。临床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而言,会对其采取药物治疗方案,虽然当前仍旧缺乏特效药,但是应用奥美拉唑、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药物,也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以提高其生活质量,避免疾病反复发作。与其他胃肠疾病相比,功能性消化不良起病非常缓慢,且不易治愈,患者在治疗期间心理状态也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导致其存在强烈的焦虑、抑郁情绪,这对疾病的转归是非常不利的,也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2]。所以,对于这类患者,临床不能仅仅依靠药物对其进行治疗,而是应在此基础上,辅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使其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在我科接受治疗的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研究起止时间为2019.5-2020.5。对照组患者男22例,女13例,年龄(49.75±7.05)岁,病程(7.98±1.19)个月;观察组患者男25例,女10例,年龄(49.71±7.09)岁,病程(8.03±1.18)个月。经对比,两组患者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对症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加用行为护理,流程如下:
        ①为使护理工作顺利推行,护理人员首先应明确组内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可以在患者入院之后,借助相关量表对其心理状态展开全面评估,并观察患者肢体动作与神态变化。在拿到患者评估结果后,成立行为护理小组,组员科室工作经验务必要超过3年,与其他组员共同讨论本组患者病情、心理特点后,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为患者拟定行为护理流程。在对患者开展行为护理之前,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使其充分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病机,并阐述行为疗法的目的与重要性,对患者错误的观念、行为进行纠正,使其主动配合。
        ②首先,护理人员应将患者护送到安静、整洁、温度、湿度适宜的治疗室,协助其取正确体位,叮嘱患者放松,引导其沉思、想象;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应着重对患者解释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疾病特征与护理方法,并通过暗示的方式来举出有说服力的实例,使患者相信,以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每天写日记,日记内容包括自身内心想法、情绪波动情况、病情变化等等,并根据日记内容,不断给予患者鼓励,以协助其改善自身不良情绪,保障治疗效果。
1.3疗效评价:借助焦虑自评表(SAS)与抑郁自评表(SDS)来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上述量表能有效映射患者的情绪波动情况,满分均为100分,总分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一般不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该病病程长,不易治愈,容易反复发作,长期以往,患者心理状态也会受到影响,使其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3]。近几年来,我国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考虑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工作压力大、长期饮食不当、健康教育不到位等等),虽然越来越多的新型药物使多数患者病情得到有力控制,但是其内心存在的不良情绪也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中医学者认为,七情六欲能有利于人,也能有害于人,如果患者不良情绪没有及时得到改善,那么会进一步加重病情,也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社交与生活[4]。为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理状态,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是重中之重,行为护理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是指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找到导致其发生不良行为的根本原因,在明确根本原因后,运用多种护理方式,来纠正患者的错误行为习惯与认知水平,以达到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的目的[5]。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采取行为护理,发现该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更低(P<0.05),说明行为护理优势明显,对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理状态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综上,行为护理有利于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翁丽红, 顾秋娣, 朱晓珠. 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焦虑以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 北京医学, 2016, 38(10):1093-1093.
        [2]李琼英. 心理护理联合胃动力治疗仪对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心理障碍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2):66-69.
        [3]薛娟. 整体性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 15(021):3296-3298.
        [4]吕颖, 陈丽萍, 黄雪欢,等. 分级心理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9, 395(05):27-30.
        [5]李艳茹.行为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31):13-14+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