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蕴珠
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苏州 215400
【摘要】目的:观察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接受人性化护理的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按照研究排除纳入要求选取2018/1月-2020年12月内本院收治的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30例,按照入院治疗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15例作为对照组接受科室常规对症护理,实验组15例接受人性化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取人性化护理临床应用效果好,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人性化护理;机械通气;住院时间;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
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常见的新生儿急症,作为新生儿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患儿表现出呼吸困难、呼吸衰竭、面色青紫。在临床分析中,该疾病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从而导致了肺泡张力不断的升高,气体交换功能受到严重的影响,从而导致呼吸窘迫[1]。发生呼吸窘迫后,除了及时治疗实施外,还需要采取有效护理干预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基于人文关怀理念出发的科学护理方式,本文探讨该护理模式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研究排除纳入要求选取2018/1月-2020年12月内本院收治的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30例,按照入院治疗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15例,男女比例8/7,胎龄28-35周,平均(30.9±2.2)周,平均体质量(1620.2±35.7)g。对照组15例,男女比例9/6,胎龄27-34周,平均(30.8±2.0)周,组间对比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家属知悉并同意本次实验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科室常规护理干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干预,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患儿呼吸道护理。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儿家属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2.2.1 一般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保证控制室内及保温箱内的温度湿度适宜,采用集中操作的方式以达到减少保暖箱次数、保证患儿体温的目的,同时在此期间密切观察患儿各项情况,确保患儿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正常,若有异常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及时处理。
1.2.2.2 气管插管护理干预:观察患儿呼吸道情况,及时吸出患儿气道内的分泌物,同时从气管内规范滴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保证氧气供应,视情况给予加压供氧以促进药物吸收。如果观察呼吸道分泌物,需在集中操作时规范清除,采用扣背翻身的方式时动作应轻柔合适。
1.2.2.3 感染预防:医护人员在对患儿进行操作前需规范手部卫生,减少感染源,对保暖箱应定期消毒,同时对患儿相关管道进行规范消毒并定时进行更换。分析患儿容易感染的部位,对脐带部、口唇部、臀部等部位进行规范的护理。
1.2.2.4 人性化的沟通干预:耐心的向患儿家属讲解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同时,应及时的向患儿家属分享患儿的积极情况,不应完全隔绝家属与患儿,可以采用视频等方式让患儿家属了解患儿情况,如果患儿家属出现不良情绪,应及时进行心理引导以消除负面情。
1.3 观察指标
(1)时间指标:通气时间、住院时间。
(2)并发症发生率:感染、腹胀、脑室内出血。
(3)病死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3.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

)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不同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对比:实验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为(10.8±1.8)d,对照组为(16.7±4.2)d,(t=5.000,P=0.003);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为(22.1±3.3)d,对照组(27.5±5.7)d,(t=3.175,P=0.049);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例(20.0%),对照组为9例(60.0%),(χ2=5.000,P=0.025);实验组病死率0例,对照组4例(26.7%),(χ2=4.615,P=0.032)。
3.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危急,如不及时开展治疗和护理,患儿生存率较低,针对该疾病需要及早进行诊断并且及时的进行治疗和护理以降低病死率,大量研究表明,护理措施的有效性与患儿预后密切相关[2]。
人性化护理是当前较为多见的护理干预措施,该护理干预方式基于人文关怀理念,在病情护理中,分析影响患儿病情进展的多项情况,给予人性化的温湿度护理、病情监测、气管插管护理干预、感染预防等护理工作,保证患儿病情稳定,同时给予家属人性化的沟通及心理护理,消除负面情绪[2]。在本研究中,经不同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取人性化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儿机械通气时间,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有效降低患儿病死率,临床应用效果好,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惠敏、刘艳、胡志娟. 综合护理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0, 28(04):148-149.
[2]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中的应用[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26(07):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