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8期   作者:叶萍 姚艳 韦春伟 韦美珍
[导读]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
        叶萍 姚艳 韦春伟 韦美珍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西省南宁市 530000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当做观察样本,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及研究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34例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分别观察并对比两种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既能有效控制并发症,又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持续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

前言
        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神经外科疾病,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1]。基于此,本研究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当做观察样本,旨在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当做观察样本,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及研究两组,每组分得患者34例。对照组中,男患25例,女患9例;年龄范围38~75岁,平均年龄(44.67±5.14)岁。研究组中,男患26例,女患8例;年龄范围37~74岁,平均年龄(44.71±5.16)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影像检查确诊者;②患者和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③临床资料完整无明显缺失。
        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史者;②既往有开颅手术史者;③药物禁忌证者;④重要脏器病变者;⑤同时接受其他研究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例如向患者宣讲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关知识,加强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等[2]。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研究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①心理干预:根据患者的个人特点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详细向其说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并耐心列举既往成功案例,给予患者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同时还应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使其保持积极的治疗状态。②认知干预:借助计算机对患者实施辅助认知训练,引导患者进行照片辨认、做算术题,并督促其记录训练历程;借助涵盖彩色图片记忆法、联想记忆训练等方式,对患者实施补偿认知干预,引导患者主动记录日志。此外,医护人员还应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引导其积极参与课堂讲座、经验交流等活动。③生活干预:在患者机体耐受的情况下,引导其进行姿势平衡训练、手指操训练、有氧运动、阻力运动、低强度无氧运动、太极拳等,同时还应依照患者的个人喜好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要求患者保持低胆固醇、低热量及低脂肪饮食。
1.3观察指标
        密切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期间的并发症情况,并利用护理满意度评估量表对临床护理服务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研究数据时应用软件SPSS 23.0。以表示计量资料,组间采用t进行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组间采用X2进行检验。若P值低于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情况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死率已经得到了良好控制,但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后容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严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的同时,还会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3-4]。因此,吴明琴、张骆骆等学者[5]认为,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能够帮助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有效恢复认知功能,积极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在本组课题中,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知,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能够使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取得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既能有效控制并发症,又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持续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石蕾,吴培.前瞻性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神经功能及康复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0,42(12):1915-1917,1920.
        [2]梁莹,吴培.细节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肺部感染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0,25(5):323-324.
        [3]王娜,张娜芹,马春梅, 等.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9,33(7):1170-1173.
        [4]王旭,王芳.局部亚低温联合行为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J].现代医学,2020,48(4):540-543.
        [5]吴明琴,张骆骆,刘国萍.规范化疼痛管理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20):120-122,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