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急症高血压脑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8期   作者:姚梅
[导读] 目的:就急症高血压脑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研究、分析
        姚梅
        旺苍县人民医院(四川广元628200)
        摘要:目的:就急症高血压脑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症高血压脑病患者,予以内科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经有效护理后,患者病情得以明显改善,血压水平呈良好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其生活质量的提高。结论:在急症高血压脑病患者的护理中,综合护理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脑病;综合护理;效果
        在临床中,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多见于中老年群体,是引发恶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关键因素,而高血压脑病则是指因高血压而引起的脑部病变,特点主要体现于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颅内压异常增高等方面,经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可在2h内完全恢复。本文主要就高血压急症高血压脑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症高血压脑病患者(4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占比较大,男女比例为11:9,年龄范围在46至79岁之间,平均病程为(9.3±2.0)年;观察组男性患者同样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2:8,年龄范围在45至81岁之间,平均病程为(9.8±2.7)年。已将合并恶性肿瘤疾病、精神异常、意识障碍及资料不全的患者排除。将患者的一般资料予以分析、对比,数据间呈现的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在实际的护理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指标,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开展各项护理操作,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等;观察组则是以常规护理为前提,予以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内容:1)强化病情观察: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加大对患者各生命体征的监测力度,仔细记录各特征的变化,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神志状态、尿量变化等,严格遵医嘱定期展开心功能、电解质等理化检查项目,期间如若发现异常,要立即汇报医生,并积极协助医生展开后续对症处理。2)心理护理:一般而言,受疾病知识缺乏、起病急等因素的影响,急症高血压脑病患者极易产生激动、焦虑等不良心理,从而导致血压波动异常,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就需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活动变化,对于患者提出了问题,要及时予以答复,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与尊重,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促使其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3)环境护理:合理控制病房的温湿度,保持室内干净、整洁,定时通风换气,确保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缓解。同时,在开展各项护理操作时,要尽量当地噪音,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刺激,提高患者的舒适度。4)用药护理:在静脉滴注给药的过程中,需合理的控制滴速,注意药物避光,口服药物需为患者讲解服用方法、用量等,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有无不良发生,强调严格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避免患者擅自更改用药量、停药等,以确保用药效果及安全性。5)饮食护理:针对急症高血压脑病患者而言,饮食护理极为关键,直接影响着血压水平的控制。因此,护理人员要落实患者及其家属的饮食教育,为他们讲解合理相关饮食禁忌及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嘱多吃蔬菜、蔬果,食物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尽量控制油腻、辛辣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有利于调节患者的血压水平。6)锻炼指导: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适当的开展一些活动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游泳等,合理控制活动时间及活动强度,嘱患者此过程中,如若出现不适就需立即停止,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1-2]。
(3)观察指标
        在急症高血压脑病患者中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要注意对患者血压水平变化的观察,并在基于SF-36评分标准的前提下,合理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仔细记录。
(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软件完成研究中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t应用于计量资料的检验中,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经检验后,如若数据差异较大,则具备统计意义)
2、结果
(1)血压水平
        经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急症高血压脑病患者的病情得以缓解,尤其是应用综合护理的观察组,血压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组间数据呈现的差异较大(P<0.05)。见表1。

(2)生活质量
        观察组急症高血压脑病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后,进一步促进了其生活质量的改善,各指标评分良好,而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则相对较低,组间数据呈现的差异较大(P<0.05)。见表2。

3、讨论
        针对急症高血压脑病而言,其主要是因恶性高血压引起,以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为特征,属于常见的一种脑部并发症,及时予以抢救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受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疾病知识缺乏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故辅以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综合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全程贯穿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要求患者要基于尊重、理解患者的前提下,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以促进患者依从性的提高,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3]。
        综上,在急症高血压脑病患者的护理中,综合护理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黎萍,曲红岩,苍玉梅.高血压病的护理及健康指导[J].新疆中医药,2018,30(4):113-114.
        [2]张益锋,邹洛斌.分析47例高血压脑病的救治与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9,23(4):1757.
        [3]张清泉.高血压脑病的诊治与护理[J].吉林医学,20l8,33(14):30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