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碧容1 岳坤芬2 赵碧英 3
1贵州省遵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二病区 贵州 遵义 563000
2贵州省遵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二病区 贵州 遵义 563000
3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区人民医院护理部 贵州 遵义563000
摘要:总结了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的全程护理,护理要点包括:做好消毒隔离,应用3H1C的方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与治疗护理,注重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家属的心理疏导及健康指导。
关键词: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护理;3H1C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EB病毒(EBV)感染所导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以发热、咽喉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等为特征。主要侵犯儿童,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是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是口-口传播,可经飞沫传播、偶可经输血传播[1]。我科2020年2月收治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其临床症状典型,经过积极治疗和采用3H1C(hand、head、heard、care)的护理模式可以大大地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帮助患儿恢复健康。患儿住院12天达到临床治愈出院。
1 病例介绍
患儿,女,4岁1月,因“发热、咳嗽5天”于2020年02月23日以“急性支气管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收入我科。入院时患儿发热,无寒战抽搐及意识障碍;伴咳嗽,呈阵发性串咳,偶有痰响,无气促及喘息。查体:Τ 38.8℃,P 127次/分,R 30次/分,体重:14Kg,神清,反应可,全身皮肤无皮疹,面色、口唇红,无口唇皲裂,眼睑稍浮肿;口唇无发绀,咽充血,未见杨梅舌,未见疱疹,双侧扁桃体II°肿大,可见黄白色分泌物附着;颈软,双侧颈部可扪及数枚米粒大小淋巴结,无触痛;入院时辅查:化验提示:WBC 25.6×10~9/L、N 15%、L 70.5%、LY 24%、ALT 814.6U/L,AST 285.0U/L,EB病毒IgM阳性、EB病毒IgM1:101阳性;颈部彩超提示: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腹部彩超未见异常;明确诊断为: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急性支气管炎、3、肝功能损害,根据病情予以呼吸道隔离、降温、抗炎、抗病毒、止咳化痰、保肝补液等对症治疗。第5日复查化验提示 :WBC 9.7×10~9L、N 12%、L 83%、LY3%、ALT 176.8U/L、AST 126.9U/L;第8日体温恢复正常,咳嗽症状较前好转,伴痰响,眼睑无浮肿,咽充血,扁桃体I°肿大,未见分泌物附着,医生触诊颈部淋巴结肿大较前消退,复查化验提示:WBC 7.7×10~9L、N 20.8%、L 70.8%;第10日复查化验提示:WBC 5.8×10~9L、N 17.5%、L 73.5%、ALT 44.0U/L、AST 97.2U/L,咽痛症状缓解,颈部淋巴结肿大好转;第12日病情达临床治愈予以出院。
2 护理方法:
2.1 消毒隔离:对患儿实施呼吸道隔离,单间居住并采集新冠肺炎核酸咽拭子标本2次,由于疫情禁止家属来院探视,家属进入医院时佩戴口罩,检查健康码为绿色,监测体温正常才能进入,只允许1个家属陪护,发放家属陪护卡,在陪护期间全程佩戴口罩并做好个人防护,每天病房定时开窗通风,空气消毒2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地面每日使用1:50 84消毒液拖地2次,病人出院后床单位做好综末消毒,被服用紫外线消毒。医护人员在与患儿接触前后进行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加重患儿病情。
2.2 第一个H(hand)灵巧的手。高热护理:患儿发热,体温波动在37.8-39.2℃,白班固定一名经验丰富的管床护士,随时巡视患儿,体温未超过38.5℃时采用物理降温,帮助家属给患儿温水擦浴,出汗后给患儿更换衣服及床单;体温超过38.5℃采用口服布洛芬混悬液降温,每次间隔时间不少于4小时,每天尽量不超过4次,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口服退热药物后30分钟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鼓励患儿多饮水,如果患儿持续高热报告医生根据医嘱静脉补液治疗,并和晚夜班护士做好床头交接班。饮食护理:因患儿发热咽痛食欲差,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咽痛缓解后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饮食后做好口腔护理工作。
2.3 第二个H(head)科学的脑。病情观察:因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急性单核吞噬系统增生性疾病,会导致多个器官和系统发生病变,其中脾破裂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会对患儿的生命造成威胁[2]。因此管床护士要监督患儿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发生跌倒/坠床。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包括面色、呼吸、血压等。
2.4 第三个H(heart),母亲的心。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管床护士给患儿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主动和患儿肢体接触,多鼓励患儿,给患儿看喜爱的动画片分散注意力缓解疼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患儿的恐惧心理。由于该病发热时间长且多呈高热,病情复杂,恢复慢,家属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管床护士要向家属讲解疾病诊疗及护理措施,使家属能够理解和支持诊疗计划,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降低家属的负面情绪及焦虑情绪。健康教育:指导患儿家属出院后加强营养,逐渐增加体育运动,增强体质;防止感冒;按时体检及预防接种;半个月到1个月后门诊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观察有无复发的临床表现[3]。
2.5 1C(care),以上护理内容均贯穿在护理人员的人性化护理当中。
病情观察、各项治疗和护理,主要由责任护士完成,使患儿能够尽快适应住院环境,能够主动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
3 讨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引发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病症发展可能累及多器官和系统,严重威胁到患儿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通过对患儿密切的病情观察,应用3H1C为主线,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如高热护理、饮食护理、消毒隔离、健康宣教,对家属有效的心理护理,和患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能更好的帮助患儿尽快康复。综上所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通过积极治疗和3H1C护理,可以较大的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帮助患儿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崔焱,仰曙芬,儿科护理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贝晓婷,李红芳,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0例临床特点分析与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20年30卷16期.
[3]黄凌云,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8月第8卷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