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
普洱市人民医院 云南普洱 665000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促进体格及智能发育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脑部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30例行常规护理干预者纳入对照组,30例行早期护理干预者纳入试验组,观察两组干预12个月后体格及智能发育情况。结果1)试验组护理后身长、体质量头围等体格指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护理后MDI评分、PD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行早期护理干预,可纠正发育障碍,改善体格及智能。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影响
引言
随着医学水平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由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病情重、致死率高,易导致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对患儿的生命安全和未来的成长发育均会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在此类疾病的护理作中,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质量所提出的要求更为严格。护理干预作为一种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影响疾病最终治疗效果的方法,可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常规护理基础上,进一步促进疾病的治愈和患者身体的康复,已在临床上获得众多的肯定和接纳。基于此,本文进一步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所用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1~22d,平均(10.8±7.4)d;试验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21d,平均(10.4±7.2)d。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诊断标准:参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中诊断标准:1)围产期有缺氧史;2)12h内出现惊厥、意识迟钝、原始反射减弱等神经症状;3)面色苍白或青紫,有呼吸衰竭征象;4)颅脑CT下可见2个及以上脑叶存在低密度影。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经影像学检查确诊;3)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合并先天性遗传病、先天性畸形;2)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3)产伤致颅脑出血。
1.2方法
对照级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有合理喂养、静脉滴注营养液、生命体征监测、保证病房环境的舒适度以及合理用药等。
试验组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制定计划:根据患儿的作息习惯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护理干预应当主要集中于患儿的非睡眠时间段内,避免护理干预影响患儿的睡眠。
健康教育:鼓励患儿父母参与知识讲座,为父母普及HIE的一些常识和早期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意义。指导家属给新生儿洗身,并提出需注意的问题,比如在给新生儿洗身时,擦洗动作要轻柔、适宜,不强制固定患儿姿势,完成好脐带的护理与大小便的处理。
视觉刺激:在患儿眼前25cm处放置色彩鲜丽的气球,并轻轻地转动。让气球在水平状态下向一侧缓缓移动,患儿的眼睛和头部随着气球移动,然后又将气球放回患儿头部中线位置,再次把气球向另一次移动,以此刺激患儿的视觉,1天2次,15min/次。
听觉刺激:在专业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母亲和患儿进行交流。在给患儿哺乳的时候与患儿进行语言交流,刺激患儿听觉系统的发育。此外,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还应当定时播放舒缓的音乐给患儿听,1天3次,10min/次。
触觉刺激:用茶籽油湿润双手后,对患儿的全身进行轻柔的按摩,同时在按摩期间需要和患儿多进行语言交流。
运动训练:护理人员帮助患儿开展下肢屈伸运动、伸臂交叉运动、前臂屈伸运动等。每次给患儿哺乳之前,让患儿保持平卧,对患儿开展单手弯曲训练;让患儿保持俯卧位置,帮助患儿进行抬头运动。
药物干预:给予患儿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药物治疗,促进患儿神经系统的恢复,改善患儿的脑损伤情况。
出院指导:叮嘱家属对患儿进行定期的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保证患儿出院后仍可以持续接受康复治疗,提高患儿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两组体格发育情况观察、两组智能发育情况观察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体格发育情况观察
护理前,两组体格发育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身长、体质量、头围均增加,对照组各指标增加程度明显较试验组小,组内及组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智能发育情况观察
护理前,两组智能发育指标差异较小(P>0.05);护理后,两组MDI、PDI评分均上升,对照组上升程度明显较试验组小,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是一种围生期窒息而引发的脑部缺氧缺血性损害,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意识障碍、肌张力变化和惊厥,不仅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而且是新生儿发生后期病残的最常见病因,易导致脑瘫、智力障碍和癫痫等不良情况,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缺氧是发病核心,与宫内环境和分娩过程密不可分。有研究指出,不同时间发生缺氧的占比不同,在娩出前,缺氧发生率约为20%,在出生后,缺氧的发生率约占10%。究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脑血流分布不均、自动调节能力不完善和脑组织代谢出现障碍等,均有可能引起新生儿发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在此情况下,在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要给予患儿综合性护理干预,通过健康宣教、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感刺激和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等措施,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还能显著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已获得医学认可和肯定。
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应属新生儿科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主要病变是脑组织软化、水肿、出血、坏死,是造成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病因之一。皮肤是机重要的感觉器官,早期护理干预中母婴进行长时间、大面积皮肤接触,位置觉、视觉、平衡觉、听觉等信息可经皮肤上的感受器传输至中枢神经系统,使其兴奋,刺激神经行为学等信息的传递、神经细胞的形成,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护理干预可提高早产儿的神经测评分数,利于促进患儿体格发育,改善神经行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缺氧抽血性脑病的影响,有可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加快神经智能和运动功能发育,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彭晓菊,陈建香,高小章,朱爱武,瞿尔力.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S2):213-216.
[2]彭萍,陈春燕.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发症和神经行为测定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2):78.
[3]郝春贞,吴宏伟.袋鼠式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力、体格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29):3279-3281+3293.
[4]张爱蓓.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力、运动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9,5(25):177-178.
[5]陈珏羽.循证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智能发育的影响评价[J].饮食科学,2019(1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