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桦
湖北省宜昌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湖北 宜昌 443000
摘要:虽然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较多的优势,但是其引发的相关性静脉炎也给患者的就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新生儿皮肤较嫩,稍不注意更容易发生静脉炎。为了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的护理效果,降低静脉炎对新生儿的影响。本次基于此对新生儿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的护理进行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新生儿;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护理
静脉留置针又被称为套管针,是当前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静脉滴注穿刺方式。由于静脉留置针的套管十分柔软、可以在静脉中留置较长的时间、还可以有效缓解反复穿刺导致患者皮肤的创伤和疼痛,使得护理穿刺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高[1]。即使静脉留置针具有较多的应用优势,但是其在使用中仍然存在一些危险因素,为探讨新生儿使用留置针产生的危险因素以及改善办法,展开以下相关研究。
1、新生儿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概述
1.1 临床症状
新生儿存在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后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输液部位出现肿胀、发红,局部伴随不同程度的束缚感与疼痛感等。在国外的医学研究中,将静脉炎分成4个等级,Ⅰ级是指患者输液局部发红,没有明显的疼痛;Ⅱ级是指患者输液的局部发红,且有明显的疼痛感与水肿;III级是指患者输液的局部有发红、水肿和疼痛,且具有条索状物出现;Ⅳ级是指III级有的症状都有,且条索状物的长度大于2.5cm,局部有脓液流出[2]。
1.2 影响因素
结合国内外研究者针对新生儿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将其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1)新生儿生理条件。由于新生儿的脏器组织以及机体功能都还没有发育成熟,自身的免疫功能以及对病菌的抵抗能力都比较低,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自主修复受到创伤的静脉壁,在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穿刺部位发生炎性反应,由于身体机能的抗炎能力低下,从而出现静脉炎。
(2)留置技术的影响。新生儿的血管发育不成熟,血管较细,所以常常存在穿刺困难的情况,而反复的穿刺以及不规范的穿刺方法都会导致新生儿血管内膜受到创伤,若形成血栓,则会导致静脉炎。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由以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来探讨无菌操作与静脉炎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若消毒后消毒液还没有完全干就穿刺或同一留置针反复穿刺等都会导致新生儿发生局部的炎性反应[3]。
(3)穿刺部位的选择不当。有学者对不同穿刺部位出现的静脉炎进行研究发现,选择头皮静脉穿刺时,其留置时间应短于上肢静脉,上肢静脉的留置时间应短于下肢静脉,且具有明显的差异。此外,近心端的静脉穿刺发生静脉炎的几率大于远心端,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在实际的护理中,还需要具体结合患儿的情况,选择合理的穿刺部位。
(4)留置针的选用。有学者的研究指出,静脉炎的发生还与留置针的材质、粗细有关,留置针的粗细程度则与静脉炎的发生率表现为正比关系,也就是说,留置针越粗,越容易发生静脉炎;化学合成材质的留置针比生物材质的留置针更容易导致患者发生静脉炎,且两种材质的发生率分别为50%、20%左右[4]。
(5)留置时间的影响。国外的医学组织明确规定了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一般为4d左右,最长的不能超过1周;还有研究指出,留置时间对静脉炎具有直接的影响[5]。
(6)液体流速或药物类型。带有刺激性、浓度高的药物会使得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且也有研究者表示,液体流速也与静脉炎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输注的液体流速过快,超过了血流速度,也会导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更高。
2、新生儿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的预防措施
2.1合理控制留置时间,选择合适的留置针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留置针的材质与型号、留置时间等都和相关性静脉炎具有直接的影响。为了降低这些因素的影响,在对新生儿进行穿刺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留置针,并控制好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例如,在留置针使用一定时长后,观察患儿的局部是否出现红肿、不适等,如果没有出现这些症状,则可以继续使用。当新生儿输液局部表现出红肿症状,则说明有静脉炎发生,需要立即拔出留置针,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式。此外,由于不同新生儿的体质存在差异,在选择留置针与控制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时,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2.2 合理选择穿刺部位
根据上文的分析发现,远心端的穿刺发生静脉炎的概率要小于近心端,而下肢穿刺发生静脉炎的几率又小于上肢和头皮穿刺。所以,为了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应尽量选择下肢、远心端的合适部位进行穿刺。此外,应注意穿刺技术的训练,尽量保证“一针见血”的穿刺质量;科学使用药物种类,调节药物浓度,且选择较粗的血管进行穿刺,从而降低静脉炎的发生。
3、新生儿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的护理研究
3.1 硫酸镁纱布湿敷
先观察患者穿刺部位的炎性反应情况,并应用棉签将病变的部分清洗干净,之后将消毒后的纱布浸润在50%的硫酸镁溶液中,注意控制溶液的量(以取出纱布时不往下滴溶液为合适),将浸湿的纱布直接敷在患者的患处,应适当超出炎性反应区域,超出0.5~1.0cm为宜,保持纱布持续处于湿润状态,并每间隔10min更换1次,连续湿敷3遍以上,每天2次,连续湿敷3天左右。硫酸镁纱布湿敷方式是一种传统的静脉炎处理办法,这种办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研究指出,在使用50%硫酸镁纱布湿敷时,同时使用微波辅助理疗,能较好的提高静脉炎的护理质量。例如,在研究者黄莹莹等人的报道中指出,先在患者的患处涂抹适量的莫匹罗星软膏,且仅限轻柔按摩2分钟左右,然后再应用25%的硫酸镁持续湿敷,对静脉炎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6]。
3.2 喜疗妥软膏外涂方式
喜疗妥软膏外涂方式为,先使用无菌棉签将软膏涂抹在静脉炎病变部位,然后轻柔的按摩15分钟以上,每天进行两次,直到静脉炎消失。相关研究表示,采取喜疗妥软膏与新鲜的芦荟外敷病变部位,能显著改善静脉炎病变状态,缩减炎性反应时间,降低炎性反应给患儿带来的伤害。
3.3 采取土豆片外敷的办法
土豆片外敷办法是利用了土豆具有的促进血液循环、消肿和清热解毒的功能,再加上土豆中含有大量的龙葵青,所以对痉挛具有较好的缓解效果,采取土豆片外敷的方式,比采取50%硫酸镁湿敷的疗效更好,且疗程也更短,还比较经济和实惠。土豆片外敷办法是一种新型的非药物护理方式,在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且护理效果较好。其具体的护理办法是,首先将新鲜的土豆清洗干净并切成1~2mm厚的薄片,在输液的过程中贴服于穿刺部位或静脉炎发生处,再将保鲜膜覆盖在土豆片的表面,间隔1小时更换1次土豆片,连续更换2~5次。
3.4康惠尔透明贴
将静脉炎病变部位清洁后,再将康惠尔透明贴轻柔地贴在发生病变部位的皮肤上,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皱折与膜内的胶体是否有渗出,如果出现上诉情况,及时更换透明贴。这种护理方式是利用了康惠尔透明贴能够促进结缔组织再生,促进局部损伤复原的功能,从而对静脉炎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3.5 采取中药外敷方式
中药外敷中,主要应用云南白药、六味醇、金黄膏、桐油石膏、芒硝等中药材。根据蒋洛琴等人的研究分析,采取京万红涂抹在新生儿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的发生部位,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8]。也有研究指出,采取如意金黄散湿敷治疗新生儿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的疗效显著优于硫酸镁湿热敷。其中的如意金黄散属于复方中药外用粉末,其中含有白芷、干草、陈皮、苍术、黄连等多种中药材,其具有活血化瘀、止痛、解除局部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等功效,且使用中操作比较简单,能快速减轻患儿的局部疼痛感,缓解静脉炎肿胀,疗效十分显著。
4、结束语
近年来,穿刺治疗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留置针是一种新型的静脉穿刺治疗方法,其应用能够有效减少传统穿刺中的反复穿刺次数,从而降低反复穿刺给患者的血管壁造成的刺激与损坏。新生儿的各项机体功能都还处于发育的初期,所以其免疫功能、血管壁自主修复功能以及疾病抵抗能力都明显偏低。所以,在采取穿刺治疗时,新生患儿常常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相关性静脉炎。留置针静脉穿刺治疗方式是近年来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滴注治疗办法,尤其在新生儿的治疗中,其应用十分广泛。但是,由于留置针的型号、材质选择不当,穿刺部位、留置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新生儿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的发生。为了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就必须加强穿刺技术的训练,选择合适的留置针穿刺型号、材料、穿刺部位,控制好留置时间,并采取相关的静脉炎护理方法,降低静脉炎给新生儿带来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吴巍. 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发生静脉炎的应用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6):202-203.
[2]谭三风. 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a01):241-241.
[3]陶艳玲, 周春兰. 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 2014, 29(20):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