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常见用药问题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8期   作者:华晓丽
[导读] 探讨心血管内科常见用药问题并研究有效整改方案以对用药合理性做出保证
        华晓丽
        吉林省大安市四棵树乡卫生院  吉林 大安  131300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常见用药问题并研究有效整改方案以对用药合理性做出保证。方法:11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55例。试验组采取用药措施展开临床干预,对照组未给予用药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药品管理质量评分(包括药物剂量过大、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药品方法不合理、重复用药)。结果:试验组药物剂量过大、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药品方法不合理、忽视用药禁忌证、重复用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药措施的有效采用,能够使得心血管内科患者用药问题获得有效改善,期间对于用药问题医护人员可以进行有效探讨,之后对应进行整改措施的研究并应用,使得心血管内科患者用药指导力度获得充分加强,对患者尽快恢复做出充分保证。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用药问题;临床合理用药
        引言
        心血管内科即为医院重点科室,多为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等疾病患者。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及环境持续性变化的前提下,心血管内科病症患病率显著增高,且成为威胁中老年群体身心健康的基础病症。而在心血管内科治疗期间,由于患者躯体状况间的差别,导致其临床治疗各不相同,这也会导致临床用药不合理的问题。鉴于此,择取本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时段内收治的11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探讨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1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55例。试验组:女26例,男29例;年龄55-79岁,平均年龄(65.59±5.59)岁。对照组:女25例,男30例;年龄56-81岁,平均年龄(65.62±5.6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心血管内科疾病于临床获得有效确诊;②患者均表现出程度不同冠心病、高血压以及心律失常的现象。排除标准:①存在用药禁忌证;②表现出意识障碍现象;③存在精神类疾病史。
        1.3方法
        常见问题:(1)用法:由于药物剂型变化较快,多种药物剂型比普通药物剂量较低,临床用药1天1-2次即可,但仍有部分医师执行中,会出现每天3次用药。医务人员在叮嘱医嘱时不到位,导致患者未明确用药时间,影响用药效果。同时,对轻、中度患者,在给药途径选择中,口服即可,但会有少数医师为提高治疗效果,就静脉给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此外,个别医师在溶媒选择中,对药物理化特征掌握不够,易出现配伍不合理情况。临床疗效与用药疗程有较大关系,但在抗生素药物使用过程中,需避免疗程过短,导致耐菌出现。(2)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是临床滥用最严重的一类药物,心血管内科治疗中,在实施介入治疗时,需给予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这就极易出现不合理情况。对照组未给予用药干预措施;干预组采取用药措施展开临床干预,具体如下:(1)加强药师干预。心血管内科用药中药师干预极其重要,临床治疗中需要加强药师与患者之间沟通,从而了解患者的具体症状,并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用药方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2)合理展开用药指导干预。由于心血管内科患者年龄均较大,经常发生服药时间、剂量错误等现象。相关医务人员要明确用药安全对治疗的影响,加强用药指导工作,使药物实现合理化应用,提高用药安全。另外,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用药宣教,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药物服用错误带来的危害,要严格依照医嘱服用药物,使药物治疗效果提高。(3)开展健康教育。定期对心血管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可通过疾病发生机制、临床治疗、药物作用以及用于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于疾病以及治疗认识度。(4)加强医院管理。医生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的主要环节,避免医生乱开处方药物需要加强医院的管理。对于医生开具处方药进行备案,一旦发生不合理情况需要及时提醒,发生严重用药食物需要采取严肃处理措施。(5)提高患者遵医嘱性。严格控制患者服药要求情况,帮助患者积极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和避免心血管内科患者用药差错,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得患者身体快速恢复健康。
        1.4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药品管理质量评分,包括药物剂量过大、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药品方法不合理、忽视用药禁忌证、重复用药。评分越高,药品管理质量越好。
        2结果
        试验组药物剂量过大、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药品方法不合理、重复用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造成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临床发病率不断上升。由于老年患者大多会伴随紧张、恐惧的心理,诸多不良情绪会刺激肾上腺素能神经分泌,使得血管出现收缩,造成血压升高,加重病情。目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与技术已经提高,目前急性死亡人数已经下降,可是心血管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目前心血管疾病类型较多,包括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情况,对于这类危重疾病,除了有效抢救,更需要积极配合临床药物。在常见问题中,大多数患者会出现抗菌药物使用不当的情况,使得抗生素出现滥用,出现联合用药,使得用药不合理,影响治疗效果。加之大多数患者未进行药敏实验,使得治疗出现差错。而心血管内科药物较多,不同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使得联合用药缺乏认知,导致药物应用合理性较差。部分医师专业知识较差,对药物的应用合理性掌握不够,使得药物宣传力度较差,加重病情。医院需要加强对医师用药情况的培训,并确保患者掌握药物药理,加强医务人员对患者表现的观察,一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对症处理。并掌握用药配伍禁忌,在配伍期间结合药性、疾病特点、发展,准确把握药物种类、剂量、给药方式与用药时间,促进用药合理化。由于老年患者大多记忆力较差,用药依从性较差,临床仍需要不断加强用药指导,评估精神状况、记忆力与视力,并结合实际情况,监督老年患者用药,避免出现用药错误,减少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合理性与安全性。部分高龄患者,由于肾脏代谢问题,会出现剂量较大。在处方审核中,扩大审核范围,强化药理知识,掌握用药原则,并辅助临床药师,监督用药。在用药情况下,患者会出现少服、服用时间不当、错服等情况,包括胺碘酮会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部分患者会出现应激反应,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但实际情况下,心电监护并不理想。因此对于联合用药、高龄患者,尤其是伴随肝肾功能不全的,需要进行药学监护。更需要提高医嘱质量,明确药学监护使用范围,提高监护质量,及时发现不良反应,保障安全用药。
        参考文献
        [1]石振凤.心血管内科中常见的用药问题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19(85):101-102.
        [2]潘姝,原永芳,金剑.临床药师参与心血管内科临床治疗实践的回顾性研究及思路探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36(10):21-22.
        [3]乔丽梅.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和合理用药[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4):195-196.
        [4]谢维.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管理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09):4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