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秀娣
江苏省江阴临港医院 江苏江阴 214443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予以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均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内科护理过程中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法,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分析;探讨;心内科护理工作;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应用;价值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正呈现连年升高的趋势,该疾病的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体发生,而老年人因为身体素质较差,各项身体机能发生衰退,其护理工作也较为苦难和复杂[1]。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探讨了心内科护理工作中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应用价值,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予以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均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干预。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53~79岁,平均(65.06±2.68)岁,其中心律失常9例,心肌梗死12例,心率不齐5例,心力衰竭4例。观察组30例患者,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2~79岁,平均(66.29±2.06)岁其中心律失常10例,心肌梗死12例,心率不齐4例,心力衰竭4例,本次研究所有参与者临床基本资料差异不大,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干预,具体包括:(1)入院护理:患者入院以后,护理人员要第一时间带领其进行各项身体检查,并对其讲解医院环境以及检查的方法与目的,打消患者的疑虑,加强医患信任,提升其治疗配合度。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做好监察,防止发生并发症情况。
(2)细致化护理服务:在护理过程之中,对于患者合理的要求,可以尽量对其进行满足,并且从细节出发,改善护理质量,让患者从多方面的感受到护理效果,例如,定期对病房卫生做好清洁工作,在卫生间做好防滑处理等[2]。(3)加强病房管理:护理人员要加强对于患者病房的巡视工作力度,仔细观察病房中的风险因素,及时做出处理。巡视过程之中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并且仔细记录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意见,根据患者意见不断加强和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4)加强护理人员管理:要求护理人员坚持患者为本的基本原则,最大化发挥其对工作的积极性,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之中要保持热情,保证患者能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之中得到治疗,护理人员要通过团队合作的方法开展护理工作,在工作中遇到问题要积极互相讨论与配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提升护理效果。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主要包括:健康教育评分、用药指导评分、饮食指导评分、运动管理评分,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单位通过[n(%)]表示,计量单位采用 (x±s)表示,采取t检验方法,当P小于0.05时,则表示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30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健康教育的评分为(9.62±0.58)分,用药指导的评分为(9.09±0.22)分,饮食指导评分为(9.26±0.62)分,运动管理的评分为(9.28±0.66)分,对照组30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健康教育的评分为(8.02±0.26)分,用药指导的评分为(7.62±0.31)分,饮食指导评分为(7.38±0.29)分,运动管理的评分为(7.66±0.82)分,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心内科患者普遍病情复杂且年龄较大,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极高,常规护理方法难以满足患者现阶段需求,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法,不断提升护理质量与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体验。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心内科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了心内科护理工作中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心内科护理过程中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法,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军晓.浅析风险管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21,45(08):820-821.
[2]赵欣欣.细节管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02):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