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病房护理模式在膝关节单髁置换患者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9期   作者:周莹
[导读] 目的: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患者中应用无痛病房护理模式的效果如何。
        周莹
        宿迁市钟吾医院  江苏宿迁223800
        【摘 要】目的: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患者中应用无痛病房护理模式的效果如何。方法:病例在2016年2月-2021年2月的时间范围内选择,纳入30例,均为膝关节单踝置换术患者,分组依据抽签法,15例设定为对照组,15例设定为研究组,予以的各自为常规护理、无痛病房护理模式,对比项为膝关节功能、疼痛阈值。结果:经过比较,护理后两个组别的疼痛阈值均低于护理前,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护理前,组间相比,研究组为名称者的变化优于对照组为名称者,P均<0.05。结论:无痛病房护理模式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膝关节单踝置换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同时可有效缓解疼痛,值得采纳和推广。
        【关键词】膝关节单髁置换;无痛病房护理模式;膝关节功能;疼痛阈值
        膝关节单踝置换在临床中属于十分常见的一种外科手术类型,它是新型微创关节置换术,主要通过假体置换单侧出现病变的胫骨和股骨踝。相比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以显著的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植入异物的数量,无需过多的切除骨质,能够在矫正畸形的同时加快膝关节功能恢复,远期疗效确切。因为围术期生理或心理因素造成的不良影响,患者会有比较明显的疼痛出现,所以需要给予对症护理配合,以促使其手术依从性的提高及预后的改善[1]。本文纳入的是30例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病例,具体作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在2016年2月-2021年2月的时间范围内选择,纳入30例,均为膝关节单踝置换术患者,分组依据抽签法,15例设定为对照组,本组的男病人9例,女病人6例;在55-74岁年龄内,平均则为(62.5±3.8)岁;在2-10年病程内,平均则为(5.8±1.4)年;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0例骨关节炎;15例设定为研究组,本组的男病人8例,女病人7例;在56-75岁年龄内,平均则为(62.4±3.7)岁;在2-9年病程内,平均则为(5.7±1.3)年;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1例骨关节炎。对比以后,临床资料未见差异,P>0.05,可予以公平比较。
1.2方法
        常规护理运用于对照组病人中,无论是健康宣教指导,还是康复训练均遵医嘱进行。无痛病房护理模式运用于研究组病人中,具体如下:(1)疼痛程度评估: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在术后对病人疼痛阈值加以评定,指导其进行《疼痛评估记录表》的填写,2次/d,包括发生疼痛的时间、部位以及疼痛发作频率、持续多久等,睡眠要保证良好,有充足的精神,治疗效果需要跟踪,便于及时向医师汇报和处理异常;(2)超前镇痛:术前2h以口服的方式予以塞来昔布400mg,术中采用“鸡尾酒”注射疗法,配方:罗哌卡因75mg/10ml*3,吗啡10mg,生理盐水,得宝松*10mg(20mg),置换3d后需要予以帕瑞昔布静脉注射,抬高患肢,冰敷膝关节可起到抗炎的作用,因为前列腺素E2的释放对温度敏感。术后使用镇痛泵(    PCA)由麻醉师安装的,分硬膜外泵和静脉泵两种,里面放置麻醉性镇痛药、非麻醉性镇痛药、镇静药、镇吐药、局麻药等。(3)功能康复训练:术后对于生命体征变化需要实时监测,第1d进行股四头肌或腘绳肌收缩训练,100次/d,1次需要持续5s;第2d湿度进行直腿抬高,5-10min/次,2次/d;第3d将引流管拔除后需要被动锻炼,待膝关节可以达到90°左右时借助助行器下床站立或缓慢行走;第5d上下楼,健肢先上,患肢先下为基本原则,2次/d,功能锻炼强度与振幅需要控制,日常生活活动需要尽早进行。
1.3 观察指标
        视觉模拟评分法是评定疼痛阈值的工具,若是0分,则视为无痛,若是10分,则视为剧烈疼痛[2]。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是评定膝关节功能的工具,29分为总分,得分如果越低,那么说明膝关节功能越差[3]。
1.4 统计学评析
        利用版本为SPSS22.0软件去处理得到的全部有关数据,()加以描述的为计量资料,对比应用t检验,P<0.05若出现,则可视为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命名为对照组、研究组的患者进行比较,护理前疼痛阈值、膝关节功能评分并维护差异,即P>0.05;护理后,研究组要高于对照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低于其疼痛阈值,即P<0.05,见下表。

3 讨论
        膝关节单踝置换术的优势主要有创伤小、术后恢复速度快、价格低廉等,它不仅可以让交叉韧带得到保留,而且实施置换以后,关节运动感觉基本无变化,髌股关节痛对侧间室骨量间的平衡依然可以得到维持,后续进行全膝关节的合理返修更方便,但术后强烈疼痛却会影响手术效果和病情康复,所以需要有对症护理的配合[4]。
        无痛病房护理模式是新型护理模式的一种,其可以对患者预后进行改善,进一步提高病人与家属对疼痛的认知,运用新观念、新方式进行镇痛,以多模式与超前镇痛联合的方式,再加上精神放松、心理暗示等方式的辅助,术后尽早进行康复功能悬链,能够对早期恢复关节功能起到促进作用,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改善生活质量[5]。
        由此次试验可知,研究组为名称的患者,其护理后疼痛阈值要比对照组为名称的患者低,而膝关节功能评分则比之高,P<0.05。可见无痛病房护理模式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膝关节单踝置换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同时可有效缓解疼痛,值得采纳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娟,苏敏.无痛病房护理模式在膝关节单髁置换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20,28(9):76-77.
[2] 杨靖.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无痛病房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19,29(7):185.
[3] 苏艳婷,黄诗颖,苏艳玲. ERAS护理模式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病人的应用研究[J]. 饮食保健,2019,6(50):25.
[4] 任传明.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在骨关节外科的应用[J].母婴世界,2018,35(2):182.
[5] 吴艳.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在骨关节外科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8):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