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9期   作者:鲁元静
[导读] 目的:慢性心衰竭病人采用自我管理方式护理,观察其效果与价值
        鲁元静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目的:慢性心衰竭病人采用自我管理方式护理,观察其效果与价值。方法:选择7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各37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常规+自我管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心功能指标三项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较高(P<0.05),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较明显(P<0.05),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指导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有利于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情况,益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建议推广。
        【关键词】自我管理;心力衰竭;护理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梗死、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等原因引起心脏功能受损,指在原有慢性疾病基础上,心脏逐渐出现泵血功能低,心脏在原有回心血量的支撑下,搏出血量仍然无法支撑机体代谢所需,因此逐渐心脏功能受损,除去在急性发作期的心力衰竭,其余情况下所持续保持的心脏衰竭状态均可称为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从利尿、强心等药物着手,主要以长期、修复性为治疗目的。治疗过程中必须依靠患者配合,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有助于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效果。本次选择74例患者参与,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共选74例患者,均为2019年8月~2020年5月诊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男、女各25例、12例,年龄区间52~69岁,平均(55.6±4.2)岁;观察组男、女各22例、17例,年龄区间56~72岁,平均(60.5±5.4)岁;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完整且具有同质性(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即日常治疗用药指导;执行有关病情护理操作,参与及配合医生处理突发问题与抢救,为患者口头指导相关疾病健康疾病和注意事项。
        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指导患者加强自我管理,内容如下:
        (1)告知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用治疗药物,对于药物存在疑问或对疾病本身存在不理解可寻找医护人员,及时处理问题或调整相关药物治疗用法,坚持服药能有效控制心力衰竭的再发作,减缓患者生理及心理压力。
        (2)维护患者心理状态保持稳定。由于其他多数心力衰竭患者长期处于治疗疾病的压力之下,且相比正常人无法进行大量运动,并伴随随时可能出现复发的紧张感,患者极易产生消极情绪,对死亡存在恐惧感,对产生不配合治疗或消极治疗状态,治疗效果会出现反作用,因此,在治疗中,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心理问题,告知其应配合医护治疗,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的自信心,嘱其保持心情愉悦,树立一个乐观的心态,缓解患者心理压力,良好的心理状态的对于治疗有重要作用及意义。
        (3)患者由于病情影响要求避免运动过量,但长期不运动身体各项功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可以在咨询过医生后,指导患者进行适量运动活动量以每个患者病情选择确定,能有利于心脏功能得到有效锻炼,避免后期出现由于运动过量导致疾病再复发,对身体造成严重损伤。
        (4)患者的配合对治疗效果有很大影响,告知患者疾病的病因、治疗目的,指导其限烟戒酒、限水限盐,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水平,嘱其若出现心率快、水肿等情况及时就医;要求患者出院后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私自停药或更改剂量,不可滥用药物;患者应每天自测体重、血压等并做好登记;每两周复诊一次定期进行复诊,观察症状、体征等疾病变化,根据病情进行相关药物调整和健康指导;叮嘱患者及家属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一定注意严格遵守,才能带来良好的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1)自我管理量表评分对比:评分数值越高,表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好。(2)生活质量评分量表(GQOLI-74):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分值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3)对比两组患者步行6分钟距离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射血分数与心脏功能情况成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行t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自我管理量表对比
        护理后,两组自理能力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较明显(P<0.05)。见表1。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作为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疾病发展进程缓慢,其虽然与急性心力衰竭存在区别,但在一定条件下二者能相互转化,即在慢性疾病的基础上,若由于其他因素影响,也可能发展为突发性急性疾病,发病快,需及时进行抢救,此疾病发展至终末期多为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致死原因,临床在治疗时主要指导患者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避免导致引发心力衰竭,加之患者需进行较严格的自我管理,双管齐下,对于疾病治疗有良好的效果。本次研究表示,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能够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实施自我管理有助于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延缓和控制心肌功能的损害,益于患者疾病的恢复与稳定。
参考文献:
[1]蒙雁飞, 马莉, 马德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模式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20, 023(009):1185-1188.
[2]靳鑫. 自我管理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 8(13):111-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