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婕
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443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医学科护理实习生带教当中运用情景模拟教学的效果。方法:研究开始于2020年1月,结束于2021年1月,研究对象是60例重症医学科护理实习生,选择30例实习生作为实验组,其接受情景模拟教学。选择30例实习生作为对比组,其接受传统带教。比较两组成绩考核指标。结果:实验组实习生的成绩考核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运用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实习生带教当中,可提高实习生护理技能。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护理带教;情景模拟教学
通常生命体征不稳定或者潜在不稳定,有一个或是多个的器官或者系统已经受累,已经或潜在危及生命的因素的患者,需要到临床重症医学科中接受治疗[1]。重症医学科的治疗与护理质量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科室需重视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研究对护理实习生开展情景模拟教学,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开始于2020年1月,结束于2021年1月,研究对象是60例重症医学科护理实习生,实习生可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两组实习生数量均为30例。实验组男实习生有5例,女实习生有25例,实习生年龄在21-23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22.05±0.67)岁。对比组男实习生有6例,女实习生有24例,实习生年龄在22-24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23.16±0.18)岁。比较两组实习生的基础数据,p>0.05。
1.2方法
对比组实习生采取传统带教,带教教师向实习生介绍医院环境,便对实习生开展一对一跟班教学。
实验组实习生采取情况模拟教学,(1)带教教师首先向实习生介绍科室环境,帮助实习生复习基础护理的知识。带教教师借助PPT,来向学生讲解重症医学科疾病相关的护理知识,使得学生对重症医学科护理有一定了解。(2)带教教师积极鼓励实习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同时带教教师引导实习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当学生无法找到问题正确答案时,带教教师及时为实习生解答。(3)带教教师让实习生跟班学习,带教教师可在科室中与患者交流,教师为患者解答疑惑,过后教师需告知实习生和患者交流的技巧,告知实习生在与患者交流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3)带教教师借助道具来为实习生构建护理情景,教师能够将实习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中需派出组员来扮演患者、家属、医生和护理人员,然后小组成员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重症医学科场景模拟,教师可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使得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护理方法。
1.3观察指标
观察实验组和对比组实习生的成绩考核指标,指标有护理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以及文书书写质量。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将SPSS 25.0作为数据分析工具,以均值±标准差来表示计量资料,t值作为检验值,以p<0.05作为研究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依据。
2.结果
比较护理理论知识,实验组为(89.18±3.37)分,对比组为(77.45±2.64)分,t=8.160,p=0.001。比较护理操作技能,实验组为(86.51±3.18)分,对比组为(72.29±3.85)分,t=9.167,p=0.001。比较文书书写质量,实验组为(83.59±2.42)分,对比组为(70.66±2.31)分,t=8.887,p=0.001。实验组实习生的护理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文书书写质量分数均高于对比组,p<0.05。
3.讨论
重症医学科是实现重症患者集中救治,减少医疗资源的投入,提高治疗水平,降低重症患者的病死率的地方[2]。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护理水平,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所以科室需要注重培养实习生的护理技能。
传统带教模式较为枯燥,实习生难以对护理工作产生积极性[3]。情景模拟教学指的是带教教师结合实习生情况,为实习生构建护理学习的情景,使得学生可以在情景模拟学习中取得乐趣,从而有效调动实习生的积极主动性,促使实习生学习更多护理知识[4]。结果表示实验组实习生的护理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文书书写质量分数均高于对比组,所以情景模拟教学的效果优于传统带教。
总而言之,重症医学科护理实习生接受有效的情景模拟教学,可以促使实习生对护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使得学生可以的护理技能得到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杨静, 张旭宁, 权明桃,等.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ICU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 35(23):1827-1831.
[2]王勇. 专业小组式带教在ICU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价值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029(002):371-372.
[3]雍海荣. 情景模拟教学查房在神经外科ICU护理本科生带教中的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v.19(45):311+314.
[4]符爱霞, 管艳兰, 何萍. 标准化出入科教育在ICU护理带教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 265(01):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