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不同营养支持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康复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9期   作者:董倩
[导读] 目的 通过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康复中应用探究不同的早期营养支持,从而检验不同的早期营养支持对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康复的临床实际影响。
        董倩
        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人民医院, 山西 临汾      043400
        摘要:目的 通过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康复中应用探究不同的早期营养支持,从而检验不同的早期营养支持对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康复的临床实际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接收的ICU重症患者70例,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均匀分成两组,将其中接受早期肠外营养支持的35例患者纳入参照组,将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35例患者纳入试验组,比较两种早期营养支持方式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血清蛋白水平及体质量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与参照组在血清蛋白水平及体质量的变化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探究不同的早期营养支持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康复中的效果,发现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改善患者的胃肠适应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ICU患者的康复具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重症监护;早期营养支持;实施效果
        
        前言: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患者往往病情危急,处在高分解代谢状态,免疫力急剧下降,临床治疗难度大[1]。在治疗此类患者时,营养支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能够为患者补充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营养素和热量,另一方面帮助患者改善身体整体状况,缓解病情[2]。当下临床常用的营养支持方式有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支持,为探究不同的早期营养支持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本文对70例ICU患者给予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接收的ICU重症患者70例,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均匀分成两组,分别为参照组(35例)和试验组(35例)。70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但胃肠道功能正常,对存在心肌梗死、严重消化道疾病以及糖尿病的患者不予入选。其中,参照组,男/女,19/16;年龄34~72岁,平均(47.56±8.52)岁;体质量分布于45~76kg范围内,平均(62.78±6.47)kg。试验组,男/女,18/17;年龄33~74岁,平均(47.79±8.87)岁;体质量分布于44~77kg范围内,平均(62.92±6.52)kg。经对比,两组资料在统计学基础上不存在明显差异,可比性良好,P>0.05。
        1.2研究方法
        给予参照组35例患者早期肠外营养支持,使用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帮助增加葡萄糖、氨基酸、脂肪、微量元素(钾、钙、钠、镁、氯、磷)等物质摄入量,持续治疗3周。
        给予试验组35例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使用肠内营养混悬液,通过鼻饲管滴注,帮助增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营养支持首日将滴速尽量调慢,保持在30ml/h,使用量保持在250ml。使用2天后,若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可将滴速及使用量适度提高。一旦发生呕吐等并发症,立即做出相应调整,在患者能够较好适应后再将滴速及使用量提高。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早期营养支持方式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血清蛋白水平及体质量的影响。其中,并发症记录腹泻、呕吐、消化道出血、肠道感染、苏醒后拒食等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1.0系统完成分析处理,计数、计量资料通过(%)、(x±s)表示,分别实施2检验、t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指标。
        
        
        2 结果
        2.1血清蛋白水平及体质量
        表格1显示,试验组与参照组在血清蛋白水平及体质量的变化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并发症发生情况
        试验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3例(8.57%)、腹泻3例(8.57%)、呕吐6例(17.14%)、肠道感染2例(5.71%)、苏醒后拒食4例(11.43%),参照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5例(14.29%)、腹泻12例(34.29%)、呕吐10例(28.57%)、肠道感染8例(22.86%)、苏醒后拒食15例(42.86%),试验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肠外营养支持和肠内营养支持是临床上常见的两种营养支持方式,其中,肠外营养支持是一种较早使用的营养支持方式,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如易引起患者肠粘膜萎缩,屏障功能被损坏;使患者肠道内细菌发生移位,从而导致感染症状;容易加剧病情恶化,增加死亡率等[3]。
        肠内营养支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将其每日所需热量及营养素进行科学计算,并通过合理搭配将其以鼻饲管注入,有效减少了对患者肠粘膜的伤害,保障患者肠道菌群的正常繁殖。本研究对70例ICU患者给予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参照组在血清蛋白水平及体质量的变化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表明,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营养状态,促进改善胃肠道适应性,减少因胃肠道不适而产生的不良事件。
        综上,通过探究不同的早期营养支持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康复中的效果,发现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改善患者的胃肠适应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ICU患者的康复具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磊,杨雯.幽门后喂养在高龄重症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20,27(24):2961-2965.
        [2]詹志芳,崔熙军.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治疗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8):46-49.
        [3]刘爱云.重症监护病房重症患者采用营养支持疗法的价值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20,27(04):511-5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