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抱好不好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9期   作者:郑小琴
[导读] 在婴儿的世界当中,妈妈就是他们的一切,只要妈妈在身边婴儿就不会感到孤单,因此孩子在0-2个月之间,
        郑小琴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   四川成都  610000
        在婴儿的世界当中,妈妈就是他们的一切,只要妈妈在身边婴儿就不会感到孤单,因此孩子在0-2个月之间,一般妈妈都是在妈妈的怀抱里度过的,但是长时间的抱着婴儿,会让婴儿产生抱癖的现象。妈妈一不在身边抱着,孩子就会没有安全感,不管是谁在身边都会嚎啕大哭。但是妈妈不抱婴儿也是不行的,孩子会慢慢疏远妈妈,导致婴儿和妈妈没有那么亲近,因此妈妈们应当在婴儿到了2个月以上时,尽量每天抱婴儿两个小时。因为两个月以上的婴儿,如果妈妈不抱,老实的婴儿会一动不动,不生气也不哭闹,整天躺在床上,慢慢的婴儿的运动神经得不到发展,导致幼儿到了一定的月份也不会爬,不会翻身,因此适当的抱婴儿是有好处的,不仅能够锻炼婴儿的运动神经,还能增进幼儿与父母的感情。
“抱癖”是什么
        据资料显示,抱癖属于一种在婴儿身上易产生的心理依赖疾病,妈妈长时间的抱着婴儿,如果哪一天突然不抱了,婴儿会因为缺乏安全感啼哭不休,这种疾病会导致婴儿过于依赖妈妈,容易产生抱起来就好,可是一放下就啼哭的现象。在生活中大部分的婴儿是跟妈妈一起睡的,但是如果出现了抱癖的现象,就会因为妈妈不在身边,婴儿就不肯入睡,家长必须在身边。这会导致家长做不了其他的事,会让婴儿对自己产生了依赖。抱癖现象严重的婴儿甚至连入睡的时候,都要让家长抱着,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安全感。另外抱癖的现象不仅对家长产生了困扰,对婴儿的身体发育也带来了影响,婴儿会因为家长长时间抱着导致身体的某些机能遭受破坏,比如有抱癖疾病的婴儿会比其他婴儿容易产生胃肠道痉挛性发作或者佝偻病等疾病,身体的不适会导致婴儿更加依赖家长,恶性循环会更加严重。
        有抱癖现象的孩子会很喜欢让家长抱着,家长也是为了不让孩子的吵闹吵到邻居,通常也是来者不拒,但是由于家长的这种行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抱癖。有抱癖现象的婴儿通常在进行睡眠时,需要家长进行睡眠曲的哼唱才能入睡,严重的婴儿甚至需要家长一边走着一边唱歌,导致家长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影响家长一天的工作,导致家长上了一天的班也不能好好的休息。抱癖的现象也分轻和重,抱癖现象轻的孩子通常家长只稍微抱一下就不会再哭了,家长抱个2~3分钟就睡着了,即使家长突然放下婴儿也不会醒,这种现象有可能是因为孩子因为长时间的被抱着,肠子里憋着气,肚子开始发胀,所以想寻求家长的安慰,在家长抱完之后,婴儿肚子内的气体变换位置排出来后,婴儿就会感到舒适了,就不会再哭闹了。还有少部分的孩子是因为长时间地躺在婴儿床上,厌烦了单调的生活,所以想让家长抱着自己到外面走一圈,一般这种婴儿在回来后就不会哭了,家长放下婴儿也不会再闹。
        抱癖属于一种常见的婴儿疾病,家长应当引起重视,不要婴儿要求抱,就有求必应,家长应当根据今天抱的次数来决定是否接受婴儿的请求。因此家长应当重视婴儿的成长过程,避免婴儿产生抱癖的现象。


“抱癖”出现后孩子的变化
        随着家长抱的次数逐渐增多,大部分婴儿都会产生抱癖的疾病,家长不能对此不引起重视,抱癖的现象会导致幼儿产生佝偻病、肠痉挛、肠套叠、关节脱臼等疾病。因为长时间让家长抱着,婴儿会逐渐丧失运动技能,婴儿不会自主地进行活动。从而会导致这些疾病的产生,婴儿在患有佝偻病时,通常会产生惊厥、夜哭、出汗、方颅、易激怒的现象,导致婴儿的骨骼产生变化,孩子通常会出现卤门完闭、肋骨串珠、O型腿的现象,从而不利于婴儿的成长。因此家长应当增加对孩子的关注,让孩子能够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家长抱孩子的次数逐渐增多,会导致孩子不能离开父母,一离开父母就会啼哭不已,这会导致孩子极度缺乏安全感,从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一般在出现抱癖现象的通常是年轻的家庭当中,因为刚有孩子,沉浸在喜悦当中无法自拔,因此抱孩子的次数也会逐渐增多,家长们不知道,多抱孩子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危害。一般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睡眠时间是19-23个小时,6个月以上的婴儿也至少要睡到10-14个小时,一周岁时也需要有10个小时的睡眠。如果家长在这期间,多抱孩子,就会导致孩子的睡眠质量低下,从而不利于孩子的休息。因为婴儿不会讲话,所以家长会认为只要是哭了,就是想要妈妈抱了,这种方式会导致孩子产生坏习惯。婴儿每天的食物一般是妈妈的母乳,由于幼儿的消化功能低下,所以如果这个时候,家长长时间地抱着幼儿,就会导致幼儿产生消化不良的现象,并且由于经常抱着,婴儿喝奶的次数也会增加。同样家长抱着孩子进行适当的散步是好的,但是如果长时间地抱着,就会导致孩子的大脑受到震动,再加上强烈的光线,以及色彩和声音,会导致婴儿长时间处在兴奋的状态,从而导致婴儿的抵抗力下降,容易产生多种疾病。
怎样改善“抱癖”的现象
        婴儿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婴儿床上度过的,因此家长如果想要减少孩子求抱的次数,就应当从房间下手,比如说将房间装饰的好看一些,摆放一些玩具,利用玩具吸引婴儿的兴趣,这样婴儿就不会随时随地都想找妈妈。家长不能采用过于应激的方法,比如说孩子想要妈妈抱时,妈妈不管孩子哭得多厉害,都不抱孩子,这种方式通常会适得其反,会导致孩子对妈妈产生厌烦感,而且婴儿长时间的哭,会导致婴儿因为腹部过于用力,产生疝气。孩子受到伤害是所有家长都不想看到的,因此选择恰当的方式才能帮助孩子改变这个习惯。家长可以在孩子要求抱时,改变一下思路,带孩子到室外去玩,利用其他事物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让孩子得到了放松,还改变了孩子抱癖的习惯。
        
        总的来说,家长想要抱孩子,是正确的想法,孩子也喜欢家长去抱自己,因为这样它们能够感到父母对自己浓浓的爱意。进行拥抱也是家长表达爱的方式,但是家长应当在抱孩子时把握一个度,可以在孩子刚出生时,观看一些关于抱癖的知识,或是怎样才能更好地去拥抱孩子等等。通过这种方式,不断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也同样避免了因为育婴知识的缺少,导致家长给婴儿带了不好的影响。因此家长在孩子成长到一定时期时,应当减少抱孩子的次数,从小就给孩子树立自立的理念,让孩子在父母不在的情况下也能照顾自己。减少抱的次数不仅给孩子带来了帮助,让孩子减少脊椎类疾病的发生,同样也给家长带来了一定的休息时间,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家长应当在生活中适中地抱孩子,不能让孩子对自己产生依赖,应当让孩子自己在脱离了妈妈的保护下,也能茁壮成长,而且成长得又快又好。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