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京帅
上海市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1199
高血压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一种慢性病,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的压力持续增高的现象,主要由不良生活习惯、长期精神压力、家族遗传等因素引起,典型症状有头痛、心律失常及疲倦不安等,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1]。因此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策略干预。大多数老年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没有充分的认识,服药依从性和治疗配合度较低,整体治疗效果不理想,容易引发系列并发症,同时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2]。
1 社区护理干预
社区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的疾病管理方式,以患者的实际病情和具体 需求为出发点,进行针对性强的护理服务,在控制血压指标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 。
2 干预内容
2. 1 健康宣教:定期邀请高血压病专家到社区进行健康知识讲座,鼓励患者和家属积极共同参与,对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用药方案、护理措施、预后以及预防措施等进行全面详细的讲解,让患者对高血压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对患者的饮食、休息等生活习惯进行指导,让患者真正认识到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控制血压的积极影响。开展免费测血压活动,并教会患者正确使用血压计方法。现场解答患者疑问,提高其认知水平。加强健康教育是社区干预的重要内容,合理应用强化健康教育可以对患者心理、躯体症状、病情及疾病预后产生积极影响,坚决杜绝停药、漏药、误用等现象,确保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的标准化和安全性,有助于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用药效率[3-4]。
2. 2 饮食护理:一般情况下,高血压患者群体为中老年人,饮食有一定规律性,但规律饮食中仍有高盐、高糖等不良习惯。针对上述饮食习惯,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要求患者家属严格控制食盐摄入量,避免食用高热量、 高脂肪、高糖食品。日常生活中,饮食应以蔬菜、鱼和牛奶为主。
2. 3 药物护理:由于高血压病程长,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患者容易放松警惕,未按时服药或按剂量服药。 针对这种情况,护士首先要让患者认识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其次要增强患者的疾病认知度,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2. 4 心理护理:由于高血压是一种终生疾病,很难完全治愈,患者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了解其不良情绪出现的主要原因,对其展开心理疏导,包容患者的负面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疾病治疗和护理。
2.5锻炼指导: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运动是一种非药物治疗,不仅可以控制体重,还可以显著控制血压。积极鼓励患者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耐受力为基础,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严格把控运动方式、运动频率以及运动量[5]。具体的锻炼方式可以是餐后步行半小时、气功、易筋经和太极拳等。
2. 6 生活行为指导:告知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的消极影响,告知患者要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以提高自身机体抵抗力,提高血压控制效果。
2. 7 定期随访:社区护理人员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沟通交流,了解血压控制效果和用药情况,及时对患者的日常行为进行科学的纠正和指导,针对患者疾病控制情况适当调整护理方案,解答患者疑问,提高其依从性,从而提高降压药物的治疗效果。
3 讨论
相对于常规的健康教育,社区护理干预则更细节化,也更专业化。首先社区的护理人员会常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定时回访,让患者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去治疗疾病,并且督促患者的日常作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大大地降低了相关的致病因素,并且比起患者自身以及家属,社区的护理人员具有更全面的相关护理知识,正确指导并督促患者合理用药,对于患老年高血压疾病来的人说,如果没有按时服药或者随意增减药量,都会影响血压的控制。在社区,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纠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生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6]。
4 结论
综上所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稳定血压水平,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增强其面对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韩森,丁治国,郑光,等.高血压病症状,证候及针刺治疗规律在2005年前后变化的文本挖掘研究[J].环球中医药,2018,11(5):701-705.
[2] 陈慧烨,顾君玲,朱琦,等.基于思维导图的 护理干预对老年科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 (23):1-3
[3] 史燕华.强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0):284,287.
[4] 彭文博.强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的应用效果[J].智慧健康,2018,4(21):93-94.
[5] 王莉.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8):143-144
[6] 王应君.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8):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