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断脐配合早接触,早吸吮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0期   作者:覃尹、温美灵、韦秋菊、韦小连、欧干锋
[导读] 研究晚断脐配合早接触,早吸吮的临床效果分析。
        覃尹、温美灵、韦秋菊、韦小连、欧干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530007
        摘 要:目的:研究晚断脐配合早接触,早吸吮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8月进行顺产分娩的孕妇102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新生儿体重以及产妇分娩后的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新生儿短期时间、娩出7天经皮胆红素值、娩出30min新生儿心率、新生儿血氧饱和度对比显示,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晚断脐配合早接触、早吸吮的方式并不会使产后出血量加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新生儿胆红素的数值也较低,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关键词:晚断脐;早接触、早吸吮;新生儿;自然分娩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对于母婴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对于自然分娩的产妇来说,越早接触新生儿,对其进行母乳喂养以及新生儿尽早适应体外环境都也非常重要的意义。先阶段,继早接触、早吸吮之后提出晚断脐的方式,对产妇有以及新生儿的健康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1-2]。基于此,本文对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采用晚断脐配合早接触、早吸吮的护理方式,并分析其临床效果,现有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8月进行顺产分娩的孕妇102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实验组产妇平均年龄(28.74±5.93)岁,对照组产妇平均年龄(29.03±5.77)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产妇采用早接触、早吸吮护理模式,在新生儿娩出后60 s 之内就将脐带剪断,新生儿娩出后30min之内就将其以裸体的形式放在母亲的胸腹部,保证孩子和母亲的皮肤充分接触,促使新生儿对产妇的乳头进行吸吮,二者接触时间要大于30min。并且在新生儿出生后的72小时之内可以频繁的接触产妇的乳头,并且做到按需哺乳。护理人员再次期间要指导患者争取的哺乳方式以及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保证婴儿吸吮的正确性,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1.2.2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晚断脐的方式,在胎儿娩出后其在脐带停止搏动或者胎盘娩之后在剪断脐带。处理完新生儿身上的羊水以及血迹之后将其 放到母亲胸腹部进行早接触、早吸吮护理,护理方式同对照组。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新生儿以及产妇临床相关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以及产妇临床相关指标对比
     两组新生儿体重以及产妇分娩后的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新生儿短期时间、娩出7天经皮胆红素值、娩出30min新生儿心率、新生儿血氧饱和度对比显示,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以及产妇临床相关指标对比(X±s)
 
3.讨论
        在进行分娩之后只对胎儿侧进行脐带结扎,但是不处理胎盘侧,并将胎盘侧脐带内残留的血液排空,可以使胎盘的分娩期时间缩短,进而起到减少产后大量出血的概率。晚断脐能够使新生儿获得较多的胎盘输血,从而减少产妇的出血量。本文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晚断脐的产妇其出血量也出现了降低的状态[3]。并且采用晚断脐的方式,新生儿的各项指标呈现出显著提升的状态,其娩出7天经皮胆红素值、娩出30min新生儿心率、新生儿血氧饱和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母乳是现阶段提倡的最佳喂养方式,对新生儿的发育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母乳中有奶粉所没有的多种营养物质,有效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4]。同时这种喂养方式也是尊重自然规律的方式,只要遵循自然才可以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减少疾病的发生。在自然分娩的过程中,采用早接触、早吸吮并且保持母婴同室是一种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非常重要的方式,乳汁的分泌可以受到母亲心理、精神、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产后早期接触新生儿可以减少孩子的啼哭,提高产妇的母乳分泌[5]。
        综上,采用晚断脐配合早接触、早吸吮的方式并不会使产后出血量加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新生儿胆红素的数值也较低,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参考文献:
[1]聂柱莲,廖传德,梁莉,等. 晚断脐对早产儿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21,36(6):1282-1284. [2]王晓莉,杨琳,沈彩琴. 延迟断脐对中晚期早产儿早期发生黄疸和颅内出血的影响[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21,42(3):338-342.
[3]马招君,成金焕,邓海燕,等. 晚断脐配合早接触和早吸吮的临床效果观察[J]. 智慧健康,2020,6(8):124-126.
[4]聂柱莲,廖传德,梁莉. 晚断脐对早产儿出生后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刊,2020,47(3):19-21.
[5]罗宗初,唐群兰,鲁霞. 晚断脐法对早产儿血红蛋白及胆红素的影响分析[J]. 当代医学,2020,26(12):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