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0期   作者:张志霞、张京
[导读] 针对手术室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探究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心理干预的效果。
        张志霞、张京
        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新疆和田市848000
        摘要:目的,针对手术室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探究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以2020年5月~2021年4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n=100)以及实验组(n=100)。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情况以及对护理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手术室心理干预,术毕,实验组患者HAMA、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心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在降低患者心理波动以及心理应激反应方面具有理想效果,同时可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字:心理干预;手术室;应用效果
        引言
        门诊手术室护理任务繁重,收治的患者因为对手术缺乏认知、担心手术效果等因素,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保持平稳情绪,提高患者配合度,确保手术顺利完成且减轻术后疼痛,是此类患者的护理重点。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应用于此类患者,对提高患者配合度、减轻其不良情绪有积极的意义,也是手术顺利的保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20年5月~2020年4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按照1∶1的比例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100)以及实验组(n=100)。对照组共纳入患者100例,男女比例为64∶36;患者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为48.52±10.63岁;骨科手术17例,乳腺外科手术15例,泌尿外科手术12例,妇科手术28例,产科手术20例,其他手术8例。实验组共纳入患者100例,男女比例为66∶34;患者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为49.63±10.52岁;骨科手术18例,乳腺外科手术14例,泌尿外科手术12例,妇科手术26例,产科手术21例,其他手术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显示无意义(P>0.05),可以进行分组比较。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年龄≥20岁患者;符合手术指征,择期进行手术治疗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抑郁症、躁狂症等神经系系统疾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合并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患者;妊娠期以及哺乳期女性患者。
        1.2 方法
        实验组基于对照组的护理模式加强心理护理,主要内容:第一,在术前访视环节进行心理护理,具体包括:成立护理小组,由护士长对小组成员展开培训,强调心理护理中的要点,从而在术前方式中更好地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在实际护理中,由多名小组成员确认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病史、病历资料等,通过积极交谈了解患者生活习惯、性格特点等,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于缺乏手术认知的患者,解释手术室环境、手术方式、麻醉方式以及配合要点等,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消除患者的担忧情绪。向患者说明手术的先进性,并同患者分享治愈成功的案例,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若患者过度紧张,可指导患者调整呼吸,通过渐进式肌肉放松法来缓解紧张情绪,同时还能提供书籍、播放轻柔的音乐来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心理压力造成的紧张。第二,重视参与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丰富的护理知识与技能,同时要在日常工作中保持良好形象,穿着整齐,态度和蔼,用语得当,面带微笑,并且还需具备一定主动服务意识、责任心。在工作过程中,要多站在患者的角度看待问题,多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建立良好的干预基础。创造舒适的就诊环境,更利于患者缓解紧张情绪。做好接待工作,特别是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热情的自我介绍,协助其完成各项检查,予以详细的就诊指导,消除患者就诊时的陌生感。融入人文关怀,让患者感受到足够的尊重,主动和患者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表达,对待年龄偏大的患者,将语速放缓,对于其不能理解的内容,多重复。护理人员要利用好表情、肢体语言,让患者感受到关心。第三,围术期个体化心理护理。多帮助患者解决需求,耐心倾听患者的表达、诉求,教会患者应对紧张、焦虑情绪怎样进行自我调节,传授放松、深呼吸的技巧,有利于保持手术过程心理状态稳定。陪伴患者进入手术室,与其亲切交谈,予以安抚和鼓励,做好引导工作,让患者了解手术环境,有利于减轻其恐惧感。协助患者摆放体位,开展各项服务和操作先进行解释,说明手术可能需要的时长,指出操作过程可能发生的不适,引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深呼吸和放松,引导患者通过注意力分散方法来减轻不适。配合医生高效率完成手术操作,尽量将声音对患者的干扰减到最低。因为门诊手术主要依靠局部麻醉,患者在术中有清醒的意识,要给予患者全程陪伴,对患者的反馈进行密切观察,通过掌握的交流技巧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HAMA、HAMD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前HAMA、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手术后,对照组HAMA、HAMD评分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评分对比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满意度对比分析

        3讨论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理论知识的综合实践过程,其是手术成功的基础。临床实践发现,手术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这受个人性格特点、医疗环境以及对手术知识的认知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由于不了解手术操作,患者会担心疗效,并且各种尖锐的手术器械会带给患者较大的心理压力;部分患者手术复杂,且疾病会带来严重的身心不适,此时很容易受负面情绪影响表现出较低的依从性。此时医务人员若不能以良好的工作态度服务患者,凭借专业的技术操作赢取患者信任,很难促使患者表现出较高依从性,手术风险也会因此提升。术中与患者进行交谈、抚摸等,可对患者注意力进行分散,对稳定患者情绪,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帮助;术后告知患者手术成功,可帮助其建立治疗信心,在日后的治疗以及康复过程中,患者的积极性以及配合程度均可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患者恐惧、紧张、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是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原因,而手术室应用心理干预可对患者的情绪进行稳定,使其在手术过程中不易发生严重的应激反应,可使手术的顺利进行得到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甜,王水玲.手术室全期护理对直肠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4):520-522.
        [2]官亚东,察桂珍,黄晓晗.手术室连续性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心理及生理应激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6):85-87.
        [3]朱育青,黄莉,赵汝运.手术室预见性心理干预对老年全麻患者术后负性情绪、认知功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8):64-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