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杰
皖滁州市来安家宁医院 安徽 滁州 239200
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患者发生低血压原因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本文研究对象(n=80例)均来自我院,选取起始时间、截止时间在2020年1月、2020年12月,经统计,以上患者治疗措施一致,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而后展开调查问卷,对其低血压原因进行总结,并将综合护理对策进行制定,对比最终成效,包括:低血压发生率、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低血压、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综合护理后数据低,P<0.05;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数据有差异性,且护理后较高,P<0.05。结论:开展综合护理,既可减少低血压、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又能促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提升,推广价值显著。
关键词:低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他并发症;原因;护理对策;分析
在临床上,维持性血液透析有广泛应用率,显著表现在终末期肾病患者治疗中,指的是救治期间,将延长生存周期作为目标,采取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方式干预的流程,虽然对患者症状改善较好,但是其合并症多,对机体构成的损伤相对严重[1]。因此,本文将围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收治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开展,分析其低血压原因、护理对策、临床效果,内容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次研究要求下,对临床就诊患者抽取,且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经分析统计,患者病例数为80,资料如下。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中,性别(男/女)比例为45:35,年龄值最小33,最大76,平均(54.51±1.82)岁,文化水平:9例本科及以上,18例大专,27例高中及中专,26例初中及小学。且对于研究内容,80例患者与家属已详细阅读,签署同意文件,此次研究有意义。
1.2方法
调查统计发现,就诊入院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原因在于:(1)左室舒张功能障碍:与尿毒症、贫血关联密切;(2)神经紊乱:血管刺激反应能力降低;(3)血容量匮乏:血液透析期间,速度过快会导致超滤量回流,进而形成低血压。
综合护理措施为:(1)基础指导。对于患者所在病房,需增加巡视次数,由临床护理人员负责,观察其体征变化、面色、意识状态等,且透析结束后,严禁立即起床,指导患者做短暂休息,预防低血压出现;(2)紧急处理。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面对低血压患者,护理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将吸氧装置为患者提供,必要时,可为其输血,而后在临床医生指导下,实施具体用药[2]。(3)低温管理。医学调查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低温护理管理,在患者心血管稳定方面,效果确切,对此,需提高护理人员重视程度,透析前后,还应谨遵医嘱,对相关药物进行服用,观察药物反应。(4)营养支持。透析期间,对于含糖类食物、饮料,需严禁摄入;透析前后,在患者饮食方面,护理人员、医院专业营养师还应积极合作,贯彻少食多餐原则,将食谱多样化,增加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纤维素食品[3]。(5)心理安抚。据了解,低血压出现与患者情志变化关联密切,因此,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知识方面,护理人员可及时解释,为患者告知其重要程度,保持良好心态,增进患者了解,提高配合度。
1.3评价指标
(1)对比低血压发生率、其他并发症(高血钾、心力衰竭)发生率;(2)对比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1.4数据处理
SPSS23.0分析,(%)表示并发症情况,()表示生活质量评分,以X2、T进行检验,且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统计标准为:P<0.05。
2结果
2.1并发症
与护理前低血压、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护理后数据低,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并发症发生率(%,n=80例)
.png)
2.2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综合护理前数据(78.23±4.45)、护理后数据(91.58±1.16)中,护理后较高,T=25.97,P=0.00。
3分析讨论
低血压,为合并症的一种,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其判定标准为:相比治疗前,收缩压≤90mmHg,平均动脉压≤30mmHg,不仅会影响治疗成效,而且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威胁性较高[4]。
本文结果中,指标显示:综合护理前后,患者低血压、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数据有差异性,且护理后较低,P<0.05;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护理后较高,P<0.05。探究原因得出: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将综合护理干预贯穿始终,能够从基础性体征、面色监测着手,通过病房巡视、低温管理措施,对患者实时状况有效掌握;与此同时,对于发生低血压患者,护理人员还应及时采取紧急措施,确保其生命安全,且膳食营养搭配、心理调整措施,有利于患者紧张、恐惧情绪的良好疏导,增强其自信心,对机体内营养物质均衡性进行较好的保障,促进预后效果提升[5]。
总而言之,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神经紊乱、血管刺激反应能力降低均可归结为低血压原因,而综合护理开展,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可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宫慧. 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J]. 人人健康, 2020, 515(06):30-31.
[2]王欣, 曹艳佩, 杨晓莉,等. 血液透析患者频发性透析中低血压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 35(8):599-603.
[3]杨仁梅, 费利燕, 朱慧平,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J]. 中国血液净化, 2020, 019(002):138-141.
[4]马文, 李丽, 何彩玲,等. 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控效果研究[J]. 宁夏医学杂志, 2019, 041(004):382-384.
[5]孙茂秋. 分层护理干预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低血压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 49(10):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