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心肺复苏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0期   作者:查秀蕾
[导读] 对院前急救护理中高质量心肺复苏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查秀蕾
        江苏省江阴市急救中心  江苏省江阴市  214400
        【摘要】目的:对院前急救护理中高质量心肺复苏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以我中心于2018年3月~2020年4月接收的心肺复苏患者18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肺复苏,在实验组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对两组的临床急救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护理效果较佳,其收缩压、舒张压相对较高;时间上,对照组急救用时长,患者自主呼吸及心肺复苏的恢复时间均多于观察组,P < 0.05。结论:高质量心肺复苏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使用,有助于提高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提升抢救成功率,同时还能缩短急救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心肺复苏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高质量心肺复苏;院前急救护理;临床效果
        心跳和呼吸骤停是比较常见的高危重症之一,发病急、病情凶猛,发病4-6min后,患者的大脑及其他重要器官将会受到损害,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对心脏进行重建和促进、有效恢复呼吸功能的基本抢救措施[1],护理人员通过持续高质量的胸外心脏按压、通气,造成人工循环的暂时形成,从而使心脏恢复自主搏动,以恢复患者的心肺脑循环,并有效阻止体内各器官因缺氧而损伤[2]。但在临床急救中,CPR往往会受到环境、护理人员数量等外在因素影响。临床研究表明,在院前急救护理中采用高质量CFR操作有助于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提高,并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急救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加快心肺复苏速度,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为180例我中心于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接诊的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随机分为各90人/组的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55例,女35例,年龄为32~61岁,平均(46.9±1.3)岁。观察组患者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为33~60岁,平均(45.8±1.4)岁。两组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CFR护理。即护理人员接收患者后,第一时间确认四周环境安全与否,环境安全确认后尽快对患者的相关状态做出判断,判断患者的呼吸、意识及心跳情况,若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意识丧失,并且心跳呼吸停止,则为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操作。
        观察组患者采用高质量CFR护理。以最新版心肺复苏指南为标准,快速准确的了解患者的心跳呼吸状况,及时有效的对患者采取胸外按压是高质量CFR的要点。患者采取仰卧位,护理人员采用跪式体位紧靠于胸部一侧以确保按压效果最大化,并将右手叠于左手之上,左手掌与患者胸骨的纵轴平行,置于患者胸骨的中、下1/3交界处。

护理人员以100~200次/min的频率垂直按压,至患者胸骨向下5~6cm,然后放松使胸廓充分回弹。其次,为患者开放气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仰头举颏法或双手托颌法操作。最后,为患者进行人工呼吸,保持1-2秒/次的吹气频率,因人工呼吸而中断的按压不得超过10s,按压与呼吸比例保持为30:2。全部3个步骤构成1个循环,每间隔5个循环则对患者的呼吸及脉搏情况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胸外按压的有效判断标准:①生命体征稳定好,患者的面色等外部特征恢复红润状态,血压稳定处于在8 Kpa(60 mmhg)以上。②室颤波变大,甚至达到窦性心律水平;③瞳孔缩小,有时对光有所反应;④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无意识状况得到改善,有放射或挣扎状况出现。对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急救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心肺复苏状况进行观察。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处理所得数据,±s表示计量资料,并以t进行检验,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
2.结果
        两组患者中,对照组的收缩压(74.5±5.9)mmHg、舒张压(60.2±7.9)mmHg均低于观察组(93.3±12.5)mmHg/(77.3±5.7)mmHg。其急救用时(32.1±7.2)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9.8±2.9)min、心肺复苏时间(22.0±5.1)min均多于观察组(19.7±6.1)min、(4.6±1.2)min、(12.7±5.2)min,差异明显,P < 0.05。
3.结论
        在院前急救中,心跳呼吸骤停是最危急的状态,在心肌梗死、心功能降低等因素的影响下,患者心跳停止,引起患者的缺血、缺氧状态,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患者就有猝死的可能[2]。当前,CFR是治疗心脏骤停的常用操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缺氧症状,诱使心脏及呼吸恢复,从而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以常规CFR操作和高质量CFR操作为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研究表明,观察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高于对照组,急救用时、患者自主呼吸恢复用时、心肺复苏用时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为明显P< 0.05,可见高质量心肺复苏在院前急救护理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在高质量心肺复苏在院前急救护理的应用,更有利于缩短急救时间、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心肺复苏时间,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进而对护理的成功率产生积极作用,值得临床试验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红梅.高质量心肺复苏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北京: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5):350-351.
[2]蔡家骥,洪海斌,庄炯宇.心肺复苏机应用于院前CPA患者心肺复苏的效果[J].内蒙古:内蒙古医学杂志.2019,51(3):326-327.
[3]沈彦佳.心肺复苏患者实施急诊心理护理干预的康复效果分析[J].安徽:临床护理.2021,3: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