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后予尿激酶溶栓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0期   作者:刘胜鸿
[导读] 为了深入研究对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患者在实施尿激酶溶栓后进行护理干预,患者并发症控制情况。
        刘胜鸿
        贵州省剑河县人民医院 贵州 剑河 556400
        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患者在实施尿激酶溶栓后进行护理干预,患者并发症控制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患者共12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6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控制情况。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并发症控制情况,故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予整体护理;护理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患者明显增多,轻症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造成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越来越多。临床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往往采取尿激酶干预的治疗方式,但是患者治疗期间需要接受系统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更快恢复。我院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入院接受治疗的12例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患者共12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研究组6例患者年龄分布居于48-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89±1.25)岁;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参照组6例患者年龄分布居于49-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47±1.36)岁;对比两组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控制情况。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照组  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
        研究组  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1)饮食护理: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向患者家属讲述科学饮食对于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并每天对患者的饮食情况进行监督,清淡饮食,尽量少食多餐,戒烟戒酒,多进食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患者要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量。(2)健康指导: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要将下肢静脉血栓诱因、临床症状、治疗机制等向患者及患者家属宣讲,让患者及患者家属充分意识到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遵医嘱配合治疗对于疾病治疗的重要性。(3)心理护理: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由于疾病治疗时间长,需要长时间卧床静养容易出现焦虑、悲观等情绪,医护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情绪影响患者。(4)药物指导:护理人员要将尿激酶遵医嘱服用的必要性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严禁患者擅自更改药物种类、药物服用剂量,避免病情受到不利影响,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性,了解患者存在的不良反应,避免患者用药出现不良事件。介入术后,尿激酶通过静脉为患者输注,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输注的导管,告知患者治疗期间积极配合治疗。(5)压疮护理:患者尿激酶干预期间需要卧床静养,但是长期卧床容易并发压疮,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定时改变体位,按摩麻痹部位。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并发症控制情况。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并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实验涉及到的数据信息统一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性水平均为: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控制情况
        干预完成后,研究组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患者,(P<0.05)。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控制情况对比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液非正常的在深静脉凝结,阻塞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并引起静脉壁的炎性改变性疾病。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导致血流瘀滞状态的因素,如久病卧床、外伤或骨折、较大的手术、妊娠、分娩、长途乘车或飞机久坐不动、或长时间的静坐及下蹲位等。二是导致血液高凝状态的因素,如创伤、手术后、大面积烧伤、妊娠及产后等,可见血小板增高,粘附性增强。此外,创伤及大面积烧伤,长期服用避孕药,亦可诱发血栓形成。临床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尿激酶治疗的方式,尿激酶溶栓干预有利于帮助患者疏通血管,恢复血流速度,但是患者治疗期间需要卧床静养,护理人员要加强护理干预。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接受整体护理干预,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对比干预后的并发症控制情况,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学者[5]选取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患者进行研究,分别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可见,整体护理干预效果较好,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针对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患者并发症控制情况显著改善,适于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崔丽丽. 经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体会[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17):51.
[2]冯薇, 高蕾. 程序化护理对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3]Zhang Yan, Mi Ying, Yang Sen,等.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9, 026(003):369-371.
[4]古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J]. 双足与保健, 2019, 28(16).
[5]李松梅. 综合程序化护理对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生活质量,溶栓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 39(18):3393-33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