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患者静脉抽血的心理影响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0期   作者:王凤桃
[导读] 了解静脉抽血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后所对其心理产生的影响。
        王凤桃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锡盟妇幼保健医院检验科026000
        摘要:目的 了解静脉抽血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后所对其心理产生的影响。方法 择选调查时间在2020.3-2021.3范围内,共计筛选参与调查患者80名,分组采取随机平分方法,作对照与实验两组划分,人数分别为40位,调查期间提供护理方案有所不同,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心理护理,并以此作为调查实验的基础条件。结果 两组相较,SDS与SAS评分更低、希望水平评分更高、依从性更强、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更低的为实验组,差异符合医学方面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措施在静脉抽血患者中合理、有效使用,能够舒缓其负面情绪,提高其配合度与依从度,实现可观的生活质量,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静脉抽血;心理影响

 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围绕患者静脉抽血中应用心理护理对其产生的心理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在经确定需要采取静脉抽血,同时,在患者或其家属签署同意书以后,将本次调查时间范围定为2020.3-2021.3,并且将入选的80为患者以随机平分的方法划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两组,每组人数均为40人。在对照组中,参选男性21名,参选女性19名,年龄范围在23-81岁,平均(31.54±4.75)岁;在实验组中,参选男性21名,参选女性19名,年龄范围在22-86岁,平均(36.43±6.12)岁。除此以外,调查研究过程中需排除存在精神障碍或处于妊娠期的患者。
1.2方法
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主要为:
        (1)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抽血病室内清洁通风、湿度、温度适宜、光线良好,减少强光与噪音的刺激。确保房室内充满温馨、恬静的感受。同时,保障抽血区域的干燥、清洁,减少污染。
        (2)基础护理。对患者抽血过程中的精神、体征变化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必须要及时停止抽血,并且及时处理。
        (3)健康教育。护理者在患者静脉抽血之前,需要同患者的理解能力、文化程度相结合,对其展开静脉抽血相关知识的教育,告知其相关的注意事项与配合方式,确保静脉输液工作的顺利进行。
心理护理为实验组,具体为:
        第一,护理人员需要在与患者的交谈中,充分了解患者的姓名、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基础信息,从而对患者的心理做出客观评价,从而对患者不良心理、心理不安的发生原因及时发现,例如:失望、悲观、恐惧、担心患病后增加经济负担、不信任医护人员等,从而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案。
        第二,护理人员必须要在操作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微笑等肢体语言,同患者之间展开非语言性沟通,将护患关系拉近,为良好的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护理人员必须要为患者带来良好的抽血环境,告知患者静脉抽血所需要检查的相关内容与项目,将患者的各种疑虑打消。
        第三,护理人员必须要向患者详细告知静脉抽血对身体产生的影响,促使患者可以对人体血液量、血液生成速度、血液成分等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告知患者在静脉抽血期间所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促使患者能够对静脉抽血有正确的认识,对其不良行为及时做出纠正。
        第四,护理人员必须要通过自身所掌握的心理知识,同患者之间展开鼓励性、安慰性交流,促使其能够对心态做出调整,促使患者可以消除一系列的负面情绪,积极面对静脉抽血过程,推动静脉抽血的顺利进行。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等级划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三个等级,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组别例数×100%.
        (2)采取抑郁评分量表(SDS)以及焦虑评分量表(SAS)[3]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做出对比。每个量表各含有20个项目,评分为1-4分,总分100分,患者得分越高,其焦虑抑郁状态越严重。
        (3)采取Herth希望量表(HHI),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希望水平,主要包含积极态度、积极行动、亲密关系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存在4个条目,共计12个条目。每条目计1-4分,即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同意、非常同意,总分12-48分,分数越高,希望水平越高。
        (4)对比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护理后,其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进行对比。主要包含脱针、重复穿刺、皮肤刮伤。
1.4统计学方法
        行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用[例(%)]、[均差(x±s)]表示,采用χ2检验以及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依从性对比
        详细如表1,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依从性强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对比
        详细如表2,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x±s)
 
 
3.讨论
        本文的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后,可以全面提高依从性,并且改善心理状态,具备较高的希望水平,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同对照组相比,能够发现明显差异(P<0.05)。证明心理护理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舒缓患者的负面情绪,促使患者能够顺利度过静脉抽血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郑亚莉.心理护理对健康体检静脉抽血者的干预效果观察[J].名医,2020(06):188-189.
[2]王燕.心理护理对门诊静脉抽血患者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05(20):60+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