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0期   作者:郑方圆
[导读]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郑方圆
        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 济南250023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选取老年重症肺炎患者50例,分为常规组(25例)和试验组(25例),给予常规组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护理干预。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比对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呈P<0.05;比对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试验组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呈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有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干预;
前言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一种在进行机械通风后的48h与拔管后48h之间发生的肺炎,是属于医院获得性肺炎,高发于重症监护室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肺炎为临床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通常表现为咳痰、咳嗽、高热、寒战等,因感染真菌、病毒、细菌等致病微生物引发疾病,需实施抗生素治疗,在7-10天后可治愈疾病。重症肺炎患者极易引起呼吸相关性肺炎,需重视护理干预。本文,将以5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老年重症肺炎患者50例,分为常规组(25例)和试验组(25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常规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3例与12例;年龄为62-78岁,平均年龄为(72.17±5.52)岁。试验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1例与14例;年龄为63-77岁,平均年龄为(72.32±5.46)。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输入统计学软件中,组间差异呈P>0.05。
1.2 方法
        给予常规组常规护理:观察患者临床指标,监测生命体征多项指标。
给予试验组护理干预:做好患者的心理指导,由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交流,保持耐心,面带微笑,积极主动,给予患者支持与鼓励,讲述治疗成功案例,树立自信心。指导患者保持头高脚低位,将床头抬高约30-45°,取软枕垫在患者足底。维持气囊压力为25-30cm H2O,定时监测气囊压力,观察气管内壁的坏死与受损情况。呼吸机管路需每周更换一次;及时倾倒呼吸机管路的冷凝水。病房内应当严格消毒,包括床头、桌面、地面等,空气培养每周一次,对细菌菌落数进行控制,加强护理人员的洗手制度,执行七步洗手法。使用碳酸氢钠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等漱口,定期更换气管插管固定带、牙垫。取雾化装置安装于呼吸机管路,对湿化瓶的温度调整为32-35℃,控制湿度60%-70%,雾化器每天更换一次。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表示,P<0.05,则表示统计学意义产生。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对比
        试验组25例患者,1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占比4.00%;常规组25例患者,6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占比24.00%,组间差异呈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X2=4.1528)。
        2.2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对比
        比对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试验组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呈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表2:治疗情况比较(X±S,d)
 
3 讨论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自身呼吸能力较差,需要使用呼吸机来维持生命,故对呼吸机的使用频率较高。在使用呼吸机时,极易引发吸机相关肺炎,属于严重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产生脱机困难等问题[2],从而使ICU的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负担增加,同时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因素可分为两种:(1)患者自身原因,包括年龄、基础疾病、体质、合并并发症等,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呈正相关;(2)医源性因素,如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等使用,以及护理操作与支气管镜技术等,均极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且两者之间呈正相关[3]。人工气道的管理对机械通气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在建立人工气道后,即患者下呼吸道直接连通大气,未经过上呼吸道加温、过滤于加湿处理。由此可见,科学管理人工气道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维持有效气道,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并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结果可见,比对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呈P<0.05;比对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试验组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呈P<0.05。在护理干预中,分别从持续吸引声门下、气体湿化与加温等护理措施,达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效果;另外,保持半卧位体位,避免胃内容物误吸与反流;维持气囊压力,减少误吸风险;胃液PH监测,避免PH过高;口腔定植菌有效清理,避免误吸[5]。
        综上所述,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有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张丽杰. 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J]. 糖尿病天地,2021,18(2):204.
        [2] 田丽娟,张媛媛. 护理干预对于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评价[J]. 养生保健指南,2021(5):196.
        [3] 武云鹤.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3):300-301.
        [4] 崔红,于红,王小溪. 以人文关怀为主的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21,28(7):214-216.
        [5] 毕丹华. 集束化护理干预用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观察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3):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