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磊
济南济高融建置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1
摘要:装配式建筑工程是当前一种被广泛利用的新型建筑模式,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有着非常大的优势。装配式建筑工程主要是指工厂提前做好各部件之间的装配,再运输到施工现场,实现快速安装施工,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工期效益以及节能效益。装配式建筑工程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我国当前重点应用的建筑方案。因此,我们必须做好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加强各工序之间的衔接,保证工程质量,从而为我国的建筑行业带来更有利的保障。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与对策
引言:装配式建筑工程可以帮助工地提前装配好各种配件,能够大量节省施工工期和能耗,链接质量可靠,装配形式可靠,因此装配式建筑工程成为了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重点发展对象。但是,装配式建筑工程对于施工工序及衔接的要求较高,需要较好的协调及施工,因此,对于工程施工管理的需求也就相应的提高了。为了保障装配式建筑在工程中的应用,当前建筑工程企业应当工程管理中所存的问题进行处理,减少因管理工作而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
一、当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
管理体制不全是我国许多行业中都存在的问题,装配式建筑工程也同样拥有此方面的问题。解决管理体制问题是加强管理的核心,完善的管理体制对于管理工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帮助管理部门顺利开展管理工作,并完成细致的监管工作,若管理体制不完善,将大大减少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而当前装配式建筑工程大量表现出为了控制成本而减少人员支出及管理支出,导致管理部门的人员不足,专业知识欠缺,甚至有时只能选择其他专业人才进行兼任,大大影响了管理质量。
(二)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不能得到落实
我国对于建筑行业的管理一直以来都保持着高度重视,但在行业内部,却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虽然我国各级政府都曾发布过公关文书,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却有部分只是为了应对检查二做出的改变,检查过后,该部门便将恢复原样,毫无监督管理作用。管理制度无法彻底落实,管理效果也就更加低沉,因此,当前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其实并没有达到理想水平。
(三)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得不到重视
装配式工程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庞大的工程项目,工程内容复杂多变,且需要的资料众多。因此,许多施工单位都着重将经济收益作为首要突破口,而对于管理等效果并不是很明显的部门则显得有点忽视。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进而影响到工程质量。
二、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措施探讨
(一)加快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相当于管理的行为规范准则,对于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许多企业对于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并不高,大量的忽视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当前的形式之中,管理人员大部分均采用照搬传统建筑的管理方式,并不愿意研究符合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导致了大量制度都有悖于装配式建筑工程。因此,管理工作者应当积极的革新当前的管理理念,建立起更适合我国国情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体制。
例如,管理工作着首先应当根据当地的地方政策,对需要履行的义务和责任进行落实,保证管理项目的正常运作,确保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其次,要根据地方管理政策及项目现状,签订目标责任书,确定责任的分化,并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进行更严格的施工管理工作,设计奖罚措施及合演检查等统计方案。
此外,管理工作者还可以根据某项特色的优势,开展地域特色的宣传巩固走,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从而形成思想的统一。行政管理体制是整个装配式管理的重点内容,管理工作者应对其进行不间断的调查信息,保证行政管理体系的有效落实。
(二)强化生产质量管理
装配式建筑工程具有多项优点,但同时对于技术的要求也就更高。安生产质量管理是一家企业管理任务中的重中之重,能够有效帮助管理人员提升对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但也有许多建筑工人,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不到位,导致施工水平的低下,从而影响到施工操作及运行情况,严重影响到最终的工程结果。因此,相关工作者必须对施工人员的生产质量进行有效管控,增强施工水平,保障装配式建筑的顺利进行。
例如,管理者可以从装配式建筑的厂房材料开始进行检验工作,确保原材料的过关,然后再进行应用。对于提供的构件,相关工作者应当给予严格的检查,确保构建的合格率,达到合格标准后再投入使用,避免因为构建质量或连接问题产生的安全隐患。其次,管理人员应当对于各构建的链接牢固性进行检查,如果出现了缝隙较大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装配式建筑对于链接有很大的要求,因此,混凝土的质量水平也有着极大的作用。混凝土应当在入模前进行良好的配比,确保混凝土的稳固性能可以对各部件进行有效连接。
(三)构建信息化监管体系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建筑管理也在信息化时代的助力之下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建筑工程体系,更应该利用好信息技术,实现数字化的管理体系。数字化管理能够帮助施工企业快速料及各项数据信息,并完成对材料、设计、安装等重点部分的质量核验,增强管理效果,对发生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但当前的装配式建筑工程还是以传统管理模式为主,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利用并不完善。施工企业应当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利用,建立完善的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并配备相应的硬件、软件设施,从而更好的完成监督管理。
例如,企业应当加大对信息技术的资金投入,在装配式建筑工程内配备全面的硬件铺设,达到无死角的监督。此外,企业还应对软件技术进行升级,以匹配硬件设备带来的优势。软件设备应当具备简单、全面、易操作等特点,保证监督人员可以快速进入状态,并对其进行系统的监督。对于需要数据监督的部分,管理人员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据整合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对比,若有潜在隐患存在,及时进行处理或返工。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应当根据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特殊性进行相应的变化,避免出现搬用现象,实现扁平化及网络化的管理体系,全面落实集成化管理目标。企业需要对当前的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优化和改革,促进内部及外部信息交流速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促进管理工作者及各部门员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升管理效率,减少管理成本。
结论:装配式建筑工程是当前应用率较高的一种新型建筑,相较于传统建筑模式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如果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将会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最终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与传统建筑模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工程有着较大的差异,其管理模式也仍处于初期阶段,管理体系尚不成熟。因此,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深入探究,根据实际情况即使调整管理策略,并进行相关的管理工作记录,减少疏漏的发生,从而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水平,全面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彭昌利.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5):5939.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19.15.5759.
[2]郭聪阁,徐小林,王浩宇.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6):2778.
[3]陈迅.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8):4146.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19.18.4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