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潇 张海燕
高唐县金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省 高唐县 252800
摘要: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建筑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筑工程的质量是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为了能够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就需要利用各种手段来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可以为建筑工程提供强有力的内部支撑,所以,为了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市场与工程的实际情况,对管理模式进行科学化的创新。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问题;创新路径
引言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对于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的管理影响非常巨大。在工程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下,工程管理模式发展缓慢,远远落后于当前世界先进水平,这与我国工程施工技术发展呈现出了鲜明的对比。为了促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需要从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管理机构和人才等方面入手,为工程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实现我国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
1创新的建筑管理模式的意义
1.1增加建筑企业的竞争优势
目前,随着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也迎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建筑企业就应该贯彻创新管理理念与创新发展理念,对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地调整与优化。同时要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方式,通过在工程建设中应用创新的管理模式,能够为建筑企业建立优秀的管理氛围,进而使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管理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与工程建设质量息息相关。在建设工程中应用创新模式,能够使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科学化。
1.2实现科学化管理
在各个行业领域当中,创新都是十分关键的,尤其是在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当中,通过创新能够使建筑行业走得更远。随着新型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应用,使企业更加重视对先进理念的学习,进而在实际施工当中,能够为企业管理部门带来更加准确的信息,实现建筑工程创新与企业管理的相互结合、相互推动。因此企业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可以使其得到进一步发展。
1.3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现阶段,建筑企业已经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将面对更大的挑战,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项市场资源面临着对配置进行重新优化的问题。借助对管理模式的创新,既可以对资源进行科学化完善,又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还可以有效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问题,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进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
2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发展现状
2.1管理水平偏低
现下,我国部分建筑企业中的管理层管理理念过于僵化,有关观念依旧沿袭传统观念,应用低效滞后的管理技术,导致企业管理能力偏低。一般建筑工程具有管理复杂、工序繁多以及规模大的特征。若是单纯凭借人员管理是无法及时找出潜在的管理风险的,极易引发有关风险事故。虽然大部分建筑企业拥有信息化管理系统,可是能应用于建筑工程的相对较少,而且也没有充分结合建筑项目,在发布与通知信息时大多数采取口头与文件式,严重降低了管理效率。
2.2缺少完善的管理体制
出于切实提升工程管理效率,确保工程管理质量,则应对现行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与完善,由此才能顺应建筑行业发展势潮,较好地满足企业管理与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需要。从实际情况来看,建筑企业所建立的管理体制仍不完善,部分建筑企业未能重视管理体制建设工作,而是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在生产中,即可以明显提生产水平,但依旧没有提高企业管理能力。还有部分企业存在部门人员随意配置以及成本负荷过重等问题,以随意裁剪人员降低人力成本投入。
2.3没能实现信息技术大范围普及
我国建筑企业虽然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有关工作,但在建筑工程中关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较为落后,部分管理人员依旧沿用传统模式进行管理。
与此同时,企业现行的信息管理系统也难以完全满足企业真正需求,与工作程序存在较大出入,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增加阻力。
2.4忽视管理模式方面的创新
很多建筑企业十分重视企业施工管理,将大量的人力资源与资金投入在生产模式创新上,可往往忽视最关键的管理模式创新。例如建筑工程在选拔一线施工人员时,未能做到科学的系统化管理,导致施工团队的技术水平良莠不齐,无法满足企业与工程管理需求,不仅会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影响,而且不利于企业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此外,企业在生产中配给大部分资源,忽视在创新工程管理模式上的投入,也直接导致管理模式滞后,管理能力偏低。
3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路径分析
3.1创新组织机构
组织结构的创新发展是管理模式创新的方向之一。通过对比发现,管理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和过程管理能力。因此,在创新过程中,需要以此为目标,对管理机构进行完善和调整。首先,加强过程管理,改变传统以结果衡量工程质量的管理模式。通过对施工过程的有效监管,能够避免隐蔽工程存在质量隐患,提升管理效果。同时建立管理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通过对管理部门开展监督,确保管理人员能够完成自身岗位职责。并且通过结果评价来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
3.2创新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的创新是管理模式创新发展的关键内容。从工程管理现状来看,我国工程管理方法过于形式化,相较于发达国家,实用型管理方法具有较大差距,不论是在管理效果还是管理效率上,都难以达到现代化管理水平。因此,结合我国工程建设实际,选择先进的管理方法,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具有非常高的实践价值。
3.3培养创新人才
管理人才的匮乏是我国工程管理面临的现状之一,解决这一问题不仅是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切入点,同时也是进行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战略部署。人才的培养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所以在创新型管理人才的培养上,需要企业与培训机构进行长远的战略合作,通过供需关系与我国建筑工程发展的趋势预测,培养出具备实用价值的创新人才,为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新鲜血液。
3.4创新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是工程管理模式开展的重要指导,传统管理模式之所以发展进步缓慢,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管理理念的落后和固步自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结合工程发展推行符合我国工程管理需求的创新,对管理理念进行二次拓展,为我国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尤其是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接受先进的管理理念,能够使其认识到当前工程管理存在的弊端,从而促进管理模式创新发展。
3.5创新管理技术
建筑工程的管理存在于工程项目的每个环节中,不同阶段的管理工作需要的管理技术形式也不相同。在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都需要相应的管理技术完成工程管理工作。所以,对不同阶段管理技术的创新,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对于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不仅如此,技术的创新能够带动生产力的增长,最终实现行业的整体进步,对于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非常有利。
结束语
作为建筑工程建设开发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管理,其水平与效率直接关乎着企业所得的经济效益与工程项目质量。但受限于各方面因素,致使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所采取的管理模式具有一定不足与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行业发展造成影响。本文通过对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路径的简要分析,旨在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汪海霞.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江西建材,2019,39(12):216,218.
[2]李箕华.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与发展分析[J].门窗,2019,13(23):54.
[3]赵敏.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0,36(3):191-192.
[4]郭效文.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4(14):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