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内支撑的深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探究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8期   作者:李满生
[导读] 本文结合某深基坑工程应用施工案例
        李满生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市 200000

        摘要:本文结合某深基坑工程应用施工案例,对深基坑支护体系选型设计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深基坑工程施工中重、难点问题及实施策略,提出一些较新理念,案例工程经济、安全的成功经验可供类似工程设计、施工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环形内支撑;?土方开挖;?环境变形监测;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像这类超大城市土地资源紧张日益加剧,城市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已高度发达。各类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设施每日仍在建设,但均面临着场地空间有限、周边环境复杂的窘境,因此地区各类建设项目中深基坑工程几乎成为标配。建筑的质量安全始于根基,高质量基坑工程是建筑牢固的根基,如何既确保深基坑本体、周边环境安全又经济快速地完成深基坑工程,成为建筑工程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研究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全过程新理念、技术。
        1.深基坑支护方案选型设计分析
        1.1深基坑支护方案的分析及确定
        本工程结合本地区大量基坑工程经验充分考虑了以下要素:
        (1)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的要求,确保基坑施工过程中对其的影响在其允许的变形范围内;
        (2)满足基坑围护体自身安全及稳定性,防止失稳、坍塌、倾覆、突涌等隐患的发生;
        (3)在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选择经济合理的围护方案,有效控制基坑作为临时工程的资源成本的投入;
        (4)充分考虑到施工的可行性及方便性,施工方便则便于管理及控制,并可节省工期,从而减少基坑的时空效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2围护结构选型
        根据地区类似工程经验,通常的围护结构形式有SMW工法、钻孔灌注桩+止水帷幕、地下连续墙等围护主体结合内支撑的方式。
        1.2.1 SMW工法的特点
        (1)施工占用场地小,需利用的围护宽度小,所用型钢可回收,有明显的经济优势;(2)型钢在拔设过程中,易引起周边土体扰动,对周边环境产生二次影响;(3)围护结构刚度相对较小,对控制围护体位移不利,适用于饱和粘性土地区开挖深度7m以内的基坑(若土体强度较好,开挖深度10m~11m以内的基坑亦可考虑此方案)。
        1.2.2地下连续墙围护体特点
        (1)地下连续墙工艺日益成熟,尤其在深大基坑工程和环境条件要求严格的基坑工程,以及围护墙和地下室外墙“两墙合一”的结构形式中成为常用围护形式;(2)同时具备挡土、止水作用,侧向刚度大,但由于施工设备的限制,墙幅宽度选择性较小(一般为0.6m、0.8m、1.0m、1.2m);(3)施工工艺复杂;(4)地下连续墙如仅仅作为临时围护结构,围护造价昂贵,无论从资源的节约还是从环保的角度来看,都是极不合理的。
        1.2.3钻孔灌注桩+止水帷幕围护体特点
        (1)施工工艺成熟,是地区开挖深度在15m范围以内的深基坑普遍使用的围护方案;(2)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对周围环境影响小,且桩径可变可以根据周边环境控制要求调整合理的侧向刚度;(3)围护桩自身不能兼起止水效果,需在外侧另设止水帷幕;(4)止水帷幕根据工程特点及基坑开挖深度,以及经济性等综合因素,可选择三轴、双轴水泥土搅拌桩或高压旋喷桩等。本基坑距离用地边界较近,且开挖深度深,故可采用防渗性能好、占地面积小的三轴搅拌桩进行止水;(5)钻孔灌注桩+止水帷幕围护方案通过大量工程的经济技术分析,开挖深度在15m范围以内的深基坑,其较地下连续墙方案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1]。
        2.深基坑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配套施工策略
        2.1深基坑土方开挖
        深基坑土方开挖应充分结合基坑支撑结构形式,确立“阶段分区、分层对称,开槽支撑、先撑后挖,严禁超挖”的基本原则。


        根据本工程支撑体系的结构特点,土方开挖分三个阶段实施,穿插两道支撑结构施工:
        第一阶段挖土,由场地自然标高开挖至第一道支撑梁垫层底,开挖深度约1.660m。采用“岛式”开挖,沿基坑周边四象限分区、对称向环形支撑内圈后退一次开挖,留出中心岛。支撑梁垫层随挖随浇,每个分区土方、垫层完成后,第一道钢筋砼支撑及时跟进分区分段施工。第一阶段中心岛土方在第一道砼支撑养护期间进行开挖,并预留出土通道。
        第二阶段挖土,由第一道支撑梁垫层底开挖至第二道支撑梁垫层底,开挖深度约为5.5m。基本同第一阶段分区,同样采用“岛式”开挖法,本阶段开挖深度大于4m,采用分区分层开挖。最上层中心岛土体在第一层取土时全部挖除,并预留出土通道。合理利用中心岛区布置大挖机装载土方,土方车可停留在栈桥或直接利用出土通道进入基坑运载土方。中心岛第二、三层土方可暂时留置在基坑内,待第二道砼支撑基本完成时同时挖除中心岛区域土方,并回填、修筑出土通道。
        第三阶段挖土,由第二道支撑梁垫层底开挖至基础底板垫层底,开挖深度3.0m。按基础底板后浇带将基坑底部自然划分了5个区块,按5区分区、分层尽量对称开挖,每区块按“盘式”挖土法,小型挖机掏挖桁架梁内土方,进入第二道支撑梁下方后,往基坑周边修整土方并由第一道支撑栈桥板上的长臂挖机装车外运;往基坑中心方向,小型挖机分层阶梯式挖土、退行转运至出土通道前平台,由大挖机装车经中部出土通道外运。基础垫层应随挖随浇筑,且垫层砼必须施工到围护桩边完全封底。
        2.2土方开挖过程中重点问题实施策略
        (1)第二阶段土方开挖必须待第一道水平支撑体系养护到设计强度的80%后才能开始,第三阶段土方开挖同理,真正做到“先撑后挖”才能确保深基坑围护结构安全;(2)坑底预留30cm土方改用人工扦土,禁止挖机在坑底返复进行碾压,以免坑底原土扰动、形成橡皮土,严重时引发坑底渗水、泥沙、突涌;(3)扦土人工配备充足,由关砌分组带领,精确控制测量标高,快速后退清理坑底,减少坑底暴露时间;(4)严禁挖机直接碾压通过支撑梁,严禁挖机碰撞支撑梁、竖向支撑构件,确保基坑支撑体系稳定。(5)开挖前必须先降水,降低地下水位保证地下水位离挖土面0.5m~1.0m以上,配足坑底明(暗)排水设施设备,疏干开挖深度范围土体,不仅方便土方外运,且能提高被动土压力。
        3.基坑维持期的深基坑安全与环境变形监测
        3.1换撑结构设置及施工
        (1)尽快施工基础底板,底板与围护墙之间空隙下部用砂石填实,上部浇筑30cm厚C30素混凝土传力带。利用素砼传力板带与基础底板形成完整对撑,即可拆除第二道水平支撑,完成一次换撑。如此,可在确保基坑稳定的情况下顺利施工地下二层外墙及中楼板。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由于本工程地下室面积较大,基础底板上留置了纵横四道后浇带,初期底板断开被分成五块,并不能形成贯通的对顶支撑。通过设计计算,在后浇带内竖向中部偏上处连续预埋工字钢传力杆,传力杆水平间距1.5m。如此可真正形成对顶支撑,保证底板不位移、基坑不变形、失稳。
        (2)施工中楼板,并在中楼板与围护墙之间浇筑20cm厚C30钢筋混凝土换撑板带。同理,中楼板上的后浇带中部预埋水平间距1.5m工字钢传力杆,在楼梯间、汽车坡道等大开口顶部预埋DN300钢管传力杆。如此,利用中楼板换撑板带与中楼板及传力杆件形成完整对撑,即可拆除第一道水平支撑,完成二次换撑。继续地下一层外墙及顶板施工。
        (3)地下结构施工至出±0.000,基坑周边空隙砂石回填完后,并不代表基坑工程安全结束。为满足地下室抗浮计算,必须在地下室顶板覆土、主楼结构封顶后,才能拆除坑内深井降水井点、停止降水。
        4.结语
        综上所述,深基坑工程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工程建设参建各方密切配合。本工程通过收集该地区相关经验资料,进行分析计算,选择了科学合理的环形内支撑深基坑支护方案,在不规则多边形深基坑中得到很好的应用,有效控制了基坑围护结构自身安全性及对环境变形影响。结合支护结构形式,提出高效土方开挖方案、深基坑工程施工关键环节优化实施策略、有效管控理念,通过科学的环境变形监测实现信息化施工,推动案例深基坑工程得以经济、快速、安全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XU Yang-qing,徐杨青,GU Feng-ming,et al.环梁支撑结构在泥炭土深基坑中的应用研究[C].中国建筑学会.第七届全国基坑工程研讨会论文集.2012:319-323.DOI:10.3969/j.issn.1006-6659.2016.11.0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