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规划探讨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8期   作者:潘迎亚
[导读]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是城市交通正常运转的前提条
         
         潘迎亚
         枣庄市政建设集团股份公司 山东省 枣庄市  277100
         摘要: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是城市交通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在城市交通层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基于此,文章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安全规划入手分析,进而为城市建设提供一个健康出行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道路;交通;安全
        1道路交通安全的定义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是指某一城市、路线、路段或交叉路口交通的安全程度,是交通事故发生情况是否严重的客观反映,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交通安全设施与交通管理的水平。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研究,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有利于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对增加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我国城市交通安全规划常见的问题
        2.1现有的交通管理技术落后
        随着我国城市交通建设的推进,现有的交通管理技术发展滞后,妨碍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由于我国交通管理事业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并且现有基础较差,同时,我国交通管理设备落后,严重降低了交通管理效率。针对城市交通管理技术的提高,早期开发投入巨大,但成效不显著。
        2.2现有的交通方式过于局限
        随着我国城市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现有的交通方式过于局限,仅能通过几种常见的汽车类型解决人们的基本出行问题。近年来,由于城市交通管制力度不足,陆续出现车辆违法违规现象,增加了城市交通的压力,降低人民群众出行的便利性。例如:由于国家对于小型车辆的管制没有明确的限制政策,导致小汽车、摩托车等小型种类的汽车保有量大增,给城市交通的管制带来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对于现行的交通方式即使国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仍然效果不佳。
        2.3道路交通设计尚不完善
        道路交通设计不合理,车辆、行人混行现象严重;一些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不完善,部分道路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等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不足,不能及时对交通参与者进行警示、诱导。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2.4现有的交通管制力度有待加强
        针对我国交通管制情况,现有的交通管制力度有待加强,部分交通管制执法者执法意识松懈,办事效率不高,对违法车辆驾驶员的宣传教育力度不足,最终造成交通管制压力增大。
        2.5自行车道路建设不力
        我国道路建设习惯把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合并建设,形成三块板、四块板的道路断面形式,这也是80年代以来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部门推广的结果。虽然在路段上实现了分流,但干道良好的道路和交通条件吸引了大量从短距离到中长距离的自行车交通,又汇聚到交叉口上。实践证明同一道路断面上的多路板分流措施并不彻底,而应根据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划分交通层次,规划建设成相对独立的系统。
        2.6设施方面
        道路信号灯、道路交通监控设施、交通标线标牌尚不完善,干线道路、事故多发路段的交通管理还需加强。交通性主干路、干线道路的人行过路设施不足,难以满足交通规范的要求。
        3城市交通安全规划应对措施分析
        3.1城市交通安全规划及时调整完善
        为响应“低碳经济”政策的实施,城市交通规划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近年来,私家车数量的大幅增长,对城市交通的运营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及时调整完善城市交通规划,适应现今阶段城市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需求,降低未来规划实施时的成本,减少经济损失。


        3.2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包括以下方面:监控并降低机动车辆、自行车和行人受伤、死亡以及发生事故的几率;改进交通设施以便于应急管理,包括自然灾害、有害物质以及其它公共应急事件;提高运输服务、车辆和设施的安全性,以及不利于道路交通的条件的安全性。
        3.3 城市规划设计方面
        一方面,各阶段的规划设计对道路交通安全考虑不足,通常在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阶段甚至道路网规划中对交通安全进行考虑较少,而在道路和设施设计阶段,一般认为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等强制性规范的要求即可保证道路的安全性,道路交通安全依然不是道路设计所考虑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即使设计人员仔细考虑了道路交通安全因素,所能做的工作也仅能局限在和交通安全有关的具体设计技术细节,而许多引发交通安全问题的根源,如交通的产生和吸引、安全交通方式的选择、路网的安全性等都难以在一条或几条道路的设计中得到改善。
        3.4采用全方位立体交通网络,满足城市发展的长远需要
        经济发展迅速的沿海城市和所有大中城市,在编制或修订城市总体规划和专项道路交通规划中,所有城市对外交通的交叉口都必须预留立交桥的位置;城市的环状交通,过境交通必须预留封闭式快速高架路位置;城市中心区到各个重要交通港口、飞机场、汽车站场、火车站场、出海港口、重要工业基地,与四周所辐射和被辐射的各个城市、各县城镇都应多预留出几条快速对外交通和专用公路、轻轨铁路位置。所有这些不光要在图上规划控制,而且还要通过行政、法律手段,现场定桩立线,以求得今后能顺利实施。
        3.5改善道路基础设施
        由于自然环境等不可控因素引起的事故只能通过预防来降低损害,如在暴雨等特殊天气时,相关设备的检修维护人员应该加强对重点设备和关键区域的巡视,及时发现隐患并消除。在城市交通规划建设过程中,应结合本土实际交通管理状况,积极引进国外先进交通管理技术手段,加强交通管理基础硬件设备的建设,为城市交通规划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对城市交通中违法违纪行为适时监控,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完善交通管理网络体系。对全市道路和交通设施情况多渠道开展调查研究,科学合理地规划和改造道路与交通设施。主要措施包括:改善道路设计,提高道路技术标准和路面质量,加快干线道路的改造,实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分离。另一方面,增加标志、标线与信号管制等配套交通安全设施。
        3.6加强交通安全教育与培训
        加强驾驶员的思想和技术素质教育。从法制上严格驾驶员培训制度,在提高驾驶员技能的同时,加强其交通道德意识、交通法制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考虑到深圳市外来民工多聚居在城中村,应加强对外来民工的交通安全教育。并适当扩大交通管理者队伍,需要重视复合型交通规划和管理人才的培养,让一部分交通管理骨干完全参与到规划的编制过程中,提高交通管理部门在城市规划与建设项目决策中的作用。
        3.7进一步加大对违法交通的执法力度
        机动车驾驶员管理方面,要继续加大对酒驾、醉驾、毒驾及无证驾驶的查处力度,不定时间、不定地点的开展对机动车驾驶员检查,有力震慑查处交通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机动车管理方面,更好的发挥超限检测站,道路执勤点作用,严格禁止货车超限超载行为。同时利用摄像头及交通岗楼,严格控制工程车辆及大货车进入市区时间。确保有效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4结语
        加强城市交通安全规划建设,提高了人民群众出行的便利性,同时有助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因此,在城市交通安全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始终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应该制定科学的管理方式,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经验,建立健全法规,规范技术,改进应急方案,制定正确地预防措施,从而提高城市交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王文涛,张启义.对城市交通安全畅通问题的几点思考[J]. 交通标准化. 2008(01)
        [2]邹兵.我国城市交通问题成因及解决对策初探―基于经济学角度的思考[J].安徽建筑,2010(06)
        [3]王海天,盛逵. 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坚持环境友好、生态和谐的规划理念[J]. 城市, 2010,(04) .
        [4]王迎,刘祥,赵瑞松.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协同教学研究[J].科教导刊2014(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