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网信息化、数字化档案建立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3月8期   作者:杜勇 马 田 周东营 王庭
[导读] 目前,油井、水井在作业施工中,
        杜勇  马 田  周东营  王庭
        中原油田文留采油厂  河南 濮阳  457000

        [摘要]目前,油井、水井在作业施工中,打地锚、挖防渗坑,因为管线、电缆位置不清晰,挖断管线、电缆的事件频频发生。不仅影响产量,还增加劳动强度。如何管理好错综复杂、种类繁多的地下管线,保证油水井的正常生产。虽然油区对输油、注水干线安装了标志桩,因为长期在野外,有的在老乡的耕地里,又经常被破坏,需要寻找一种能够满足管线电缆准确定位的系统,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  管网  GPS  北斗   定位
一、现状分析
        随着中原油田的快速发展,地下管线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下管线的发展速度,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油田高效发展的一种重要标。它不仅规模大、范围广、管线种类多、空间分布复杂、变化大、增长速度快、形成时间长等特点,更重要的是它还承担着能源输送、污水排放的重要功能,地下管线是油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通常会被称为“生命线”。它关系到油田的安全与油田的发展,所以充分的掌握和管理地下管线的现状,科学、准确地为油田发展和管理提供不可或缺的基础信息资料,也是保障油田安全与发展,保障油、水、气井正常生产的重要依据。
        由于当今油田发展的速度非常迅速,建设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那么对油田油区建设的软硬件设施的提升提出了一种新的考验,科学、准确、完整的地下管线信息迫在眉睫,它的完整与否,直接影响油田的建设和管理。
        油田地下管道主要有以下几种:原油集输管线、注水管线、回水管线、污水处理管线、天然气集输管线、电力系统掩埋的电缆、信息化光缆等。油田建设一直在滚动开发,地下管线、电缆走向非常复杂。由于管线资料与现状不明了,缺乏相关数据或精确度不高,往往直接影响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施工中损坏地下管线的严重事件时有发生,漏水、漏油、漏气、电缆挖断停电停井,给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传统的管网标识也在油区采用,有一定的应用效果,但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许多局限性:
1.标志桩
        掩埋标志桩虽然能够警示人们地下敷设了管网,价格低廉,敷设也简单,油区也在大量使用。但是,野外安装的标志桩经常被破坏,同时标志桩无法对管网的关键部位做出清晰地指示。
2.地下管线探测定位仪?
        它是利用发射机内置天线以一定方向向地下发射(同时也向空中)高频或射频电磁信号,当电磁信号碰到地下金属管线时,此信号将被金属管线以电流的方式传输,传输的同时管线上又辐射出二次磁场,接收机可在管线的上方接收到此二次磁场信号,既定位了管线位置的一个点,将所测到的管线位置点连接起来就是管线的具体位置既走向。该仪器也可和电缆带电识别仪配合使用,从众多电缆中找出您想找的那一根电缆。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探测地下金属管线的磁场分布来确定地下管线的准确位置、走向和埋深。这种方法其追踪距离有限,追踪电缆路径时需要进行区域探测对比,受信号强弱和相对湿度的干扰,而且探测对象不包括柔性复合管。


二、油气水泄露带来的危害
        主要是环境污染,污染可分为三个方面:
        1.油气污染大气环境,表现为油气挥发物与其它有害气体被太阳紫外线照射后,发生理化反应污染;或燃烧生成化学烟雾,产生致癌和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等。
        2.污染土壤,造成土壤盐碱化,破坏土壤结构,分散土粒,使土壤的透水性降低,导致土壤破坏和废毁,寸草不生。
        3.污染地下水,有毒物能通过农作物尤其使地下水进入食物链系统,最终直接危害人类。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建议
        由于地下管网错综复杂,同时油田没有实现管线信息动态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员流动性较大,管线资料不全、不准,在管线、电缆出现故障时,难以为地下开挖动土提供可靠依据。所以,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能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快速对管网进行准确定位。因此,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地下管线、电缆、建立管道、电缆信息资料收集、更新、应用势在必行。
        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GPS、北斗应用技术,把计量站、注水站、单井等管网和电缆等布局与卫星定位图互相叠加融合,利用钉钉群或规定的链接网站查询,哪口井作业措施或者穿孔时,只要站在井场,通过利用管线档案系统,快速定位能准确、及时将管线、电缆的地理位置,管线、电缆路由情况展现出来,使得管线、电缆信息便于查询,解决管线、电缆查找难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管线难找问题,全面推广管道完整性管理,保障安全生产,打造数字化油田迈向智能化油田,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的紧密结合 。
        其次,深化地面管网系统优化整合,打破地域区域、行政管理界限,优化归集地面井站、处理工艺,实施干线并线运行,撤并计量站。
        GPS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因此,利用GPS系统是解决大地测量的一项空间技术。
GPS技术应用的特点:
        1.采用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集成电路设计,高性能抗干扰能力;?
    2.直观、迅速的指示管线的路由走向;
3.一键测量地下管线的深度;
4.多管线情况下可识别目标管线;
5.接收机增益自动调节,使接收机正常处于优化状态。
        GPS定位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行业,它速度快、精度高,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解决后的效果
        管网信息化、数字化建档,科学的进行管线日常维护,并能快速的发现问题所在,快速响应,快速准确的奔赴事故现场,快速将不良后果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1.该项目实施,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为高效生产赢得了时间,提高油、水、气井的运行时率。
2.减少环境污染。
3.减少原油损耗。
参考文献
[1]浅议学校档案数字化建设[J]. 孙莉莉.  兰台世界. 2015(S2)
[2]探讨高校档案管理创新及档案管理数字化问题[J]. 王丽勇.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3]浅谈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的建立[J]. 杜鹏.  黑龙江档案. 201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