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颖,郭苏琳,阮阳,洪未名,项智博,马宇明
吉林建筑大学 吉林长春130118
摘要:本文基于居民获得感,提出满族传统村落活化利用的路径。其中,乡村居民是传统村落活化利用的重要评价主体和服务客体,居民获得感是传统村落活化利用的关键评价指标。建议通过活化保护理念,延续满族传统文化的精神,以人为本,通过培养式路径、定制式路径和生长式路径,实现满族传统村落的活化利用。
关键词:满族传统村落;获得感;活化利用
一、背景分析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政策导向为乡村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乡村发展、民生福祉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中强调了“全面提升平安中国建设科学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十九届五中全会对乡村振兴同时提出“农的本质、村的风貌、人的参与、居的变化”的要求。可以看到,我国自上而下强调和重视人民的获得感,一切的发展都要以人的诉求作为首要目标。满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首要前提是尊重村落中的村民,在不破坏村民的生活方式、集体记忆和场所精神的前提之下,以突出满族文化特色,延续民族精神为目标,对满族传统村落展开保护与利用。
二、满族传统村落的保护现状及困境成因
2.1人口“空心化”
虽然地方政府积极为满族传统村落的村民提供文化产业化的技术指导、市场开发等,但在将文化资产转化为商业资产的过程中,多数满族传统村落的村民由于自身的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弱,仍面临经验不足、能力不够、技术欠缺等问题。[ 北方民族聚居村落文化变迁状况调查报告(上).阳光]满族传统村落的村民的获得感无法被满足,导致人口大量流失,村落趋于老龄化和空巢化,进而使满族传统村落人口的呈现“空心化”的态势,甚至大部分满族传统村落出现了全村几乎没有满族人的情况,丧失了原住少数民族能为古镇、古村落营造的那份传统的意蕴和氛围,成为空城的满族传统村落也失去了特有的满族民族风俗,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吸引力。
2.2 文化“孤岛化”
通过调研可以看到,大部分因旅游而发展起来的具有满族传统特色的村落,虽然形似发展良好,实则商业化、片面化,这种“旅游文化”不能重塑本土原始满族文化的精神与形貌。它们虽然在现象上迎合了游客的趣味,但其本质则成了真实文化的虚假面具,仅仅具有商业的价值,且价值不高。一些满族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往往采取以现代艺术包装民族文化的形式,这种形式将满族传统文化发展成舞台化和程序化,以此来吸引和刺激游客,使其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里产生消费需求,进行旅游消费。但是,这种过“商品化”的行为,使其失去了满族传统文化的内核,同时造成了文化“孤岛化”的现象。
2.3 公共交通运输问题
以吉林省白山市锦江木屋村为例,木屋村缺少公共交通方式,以吉林省长春市为出发点,发现缺少诸如火车、客车等合适的公共交通方式前往锦江木屋村。实际上不仅是锦江木屋村,大部分满族古镇、古村落内的公共交通基建设施也较少、甚至一些少数民族村落内没有一条可以通车的道路,缺少应有的公共客运交通,在给村民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也使得少数民族古镇、古村落难以获得较大的人流量来促进其发展。
三、活化保护理念的应用
3.1人文活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大量传统文化的身影已经渐渐从大城镇中消失。乡村不自觉地成为了中国大多数地方传统特色文化最后的聚集地。然而近几年,随着大量乡村开始逐渐空心化,许多乡村特色人文活动也呈现出逐渐消亡的趋势。比如,不少村民渐渐开始选择城市化的生活,传统住宅废弃消亡,许多乡村独有的传统节日习俗活动也随着大量现代娱乐活动涌入而日渐式微。
在不少特色民族村落中,民族服饰、饮食文化受到现代化潮流的全面冲击而渐渐被大多数村民摒弃。乡村传统文化阵地不断丢失,同样影响到当代村民对传统乡村文化的精神需求和获得感。其破局之道,应当切实活化乡村保护的策略应用,例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引进一系列新型业态等方式,自发地振兴乡村经济体系,反哺、重构乡村人文活动体系,进而达到延续乡村集体记忆的目的。
3.2人居环境
在强调集体记忆的延续性的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大多数处在快速发展变化社会中的乡土遗产延续历史功能与满足场所精神延续的诉求之间并不天然统一。过去不少乡村遗产保护过于重视物质遗产,轻视了居民精神需求。笔者认为,对于传统村落的活化保护,其硬件与软件部分均不可缺失。其中,人居环境及集体场所精神的延续性作为硬件,是乡村保护必须着重切入的一个环节; 社交与人文活动等集体记忆的延续则作为软件部分,需要得到现代社会的引导与修复。人居环境改善和建设能够有力支援集体记忆的延续,而以社会交往和人文活动又能够对人居环境的进一步改良起到指导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四、活化利用路径
4.1培养式建设
满族传统村落与城市的生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存在,在乡村中邻里的关系非常密切,而城市中冰冷的钢筋混凝土分割了人们,完全界定了人们居住空间的私人性, 在分隔空间的同时也将社会交往割裂。这也导致城市人充满了冷漠、傲慢和理性,乡村人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亲密、热情、感性。社会学成分论派中有这样一种论述,“喜欢和邻里交往的人选择了小地方,不喜欢和邻里交往的人选择了城市”,在满族传统村落中,人们的社交活动大多数伴随着集体的劳动,比如在进行务农时的聊天,亦或是夜晚在树下、院内等地方的交谈,这些空间都是以人的生活需求为基准的,在交往空间与生活空间的影响下,展现出了人本性特征。
4.2定制式建设
从满族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上来说,传统的满族村落文化可以看做是被村落附近的地域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力”,不论是满族传统院落的布局,抑或院落空间的使用用途定义,都是在村落附近的地域性与村民居住行为与心理需求共同决定的,满族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的统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人本性”与“独立性”。对于满族村落中的村民来说,这片居住着的土地,除了是他们容身之所,同时也是他们祖祖辈辈扎根的地方,也承载着无数代人的记忆。我们在发展传统民居的时候要考虑到当地村民们的居住体验与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传统习俗文化,不能想当然的以局外人的视角去随意改变他人的生活。我们在发展满族传统村落的同时不能简单的就将其他的乡村改造方法直接照搬过来,这样是不理性的,我们要综合考虑满族传统村落的周边环境,人文风俗,建筑特点,村民的生活习惯等。在了解了村民的生活方式与基本的居住需求后,再来考虑村庄发展的具体方向,再来考虑村庄改造后的具体受众,在进行村庄改造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要保证村庄的独立性。
4.3生长式建设
传统满族村落的形成过程从来都是村民们的生活方式受到周遭环境的驱使后,村民自发性的开始慢慢改变自己的居住行为,从而主观地促使村落跟随生活内容进行适应性的变化。要用“发展性”的眼光来看待满族传统村落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通常村民们并没有一个相对独立的自主意识,作为建筑师来说要有意的引导村民们进行适合于村民们自己的乡村传统民居的改造,而不是让建筑师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想来改造满族传统村落。又有很多的村落居民盲目的进行村落的改造,不考虑自身村落的“发展性”,盲从其他村落的改造方法,这直接导致很多宝贵的村落资源没有得到保护,甚至被破坏一直到彻底消失。中国村落的缘始一直都以农耕文化作为核心,农耕文化的特殊性导致了人的生产生活极大的依赖着自然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才是满族传统村落改造的最终目标,这才是保证传统满族村落的“发展性”的最好方法。
参考文献:
[1] 辛俊婕.城乡融合语境下少数民族传统村落规划研究——以北京市巴园子村规划为例[J].北京建筑大学学报.2020.06
[2] 阳光.北方民族聚居村落文化变迁状况调查报告(上).[EB/OL] .[2007.04.18].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0b7d0101000a9f.html
[3] 清源大侠.从理论到实践——活态遗产保护理念在永泰庄寨保护管理中的应用[J]清源文化遗产.2021.02
[4] 王振宇.辽宁乡村生活方式与居住空间耦合的营建策略研究 [D] . 沈阳建筑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