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肇叁
钦州市弘高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钦州 535000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强大助力,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并不断提升自身发展质量,其中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能力是影响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工程中地基、混凝土和钢筋结构应用的技术,探讨房屋建筑工程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的有效路径,从而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现场管理
前言:新发展阶段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切实加快,建筑行业在双重助力下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其中房屋建筑工程作为当前阶段建筑领域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旨在通过不断优化施工技术和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来为人们提供稳定舒适的居住环境。目前建筑企业会根据施工设计的规范标准和实际需要,重点关注施工现场的技术应用和科学管理,制定综合性的管理方案并不断创新研发施工技术,设置专业的监管团队以加强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针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现象管理开展有效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1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1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施工技术
1.1.1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是当前房屋建筑工程地基施工中较为常见的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处理地基中土质较为松软的部分从而减少地基沉降问题的发生。排水固结法可以将地基中软弱土层内部所含水分有效排出,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土层含水量为地基沉降留有土壤空隙,后期可以使地基土层的密实程度明显增加以此有效提升房屋建筑公测后给你地基的承载能力。应用较为广泛且效果比较理想的排水固结法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电渗排水法,主要是通过在房屋建筑的地基施工中设置直流电机设备使土层中的水分带电,并完成从阳极到阴极方向的运动以达到排出地基土层的目的。第二种是砂石挤压法,选择在地基中适当添加吸水能力较强的砂石使其吸收土层中的多余水分,还可以添加一定量的碎石来对地基土层施加压力。
1.1.2置换土质法
置换土层法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部分土层承载性能不佳的软土地基处理,通茶情况下施工部门会合理选择质地坚硬且承载能力良好的材料,来对无法满足房屋建筑地基建设需要的软弱土层进行置换处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首先要针对地基部分的软土进行清除,再将质地坚硬的材料如矿渣或砂石填充至地基基坑中。置换土层法既可以改善软土地基无法达到房屋建设地基施工标准的问题,同时有效增加地基的稳定程度以此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置换土层法常被用于处理泥土或冻土地基,选择的置换材料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基础上需要保证其在后续填充压实过程中的密实程度达到规定施工标准,对土层置换的全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基于置换土质法经济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中。
1.1.3振冲法
振冲法常被应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基本建造完成后的地基再次加固环节,具体包括振冲密实法和振冲桩法两种应用模式。这两种振冲法应用模式的差异性在于针对地基的土壤黏粒含量,若地基土层中黏粒含量不超过10%则应选用振冲密实法。振冲密实法可以有效表面房屋建筑地基出现液化现象,同时可以降低土层中的空隙大小以提升地基土层密实度。若地基土层中黏粒含量达到30%以上可选择振冲桩法进行地基处理,利用碎石等材料填充来增加地基的整体重量并加入钢筋混凝土振捣,以此有效提升房屋建筑工程地基部分的承载能力。
1.1.4强夯法
强夯法主要是利用高空抛物原理以有效提升房屋建筑地基部分的坚实程度,通常情况下采用强夯技术手段增强地基的连续性,适用于处理呈现不饱和状态的地基部分,做好夯实处理可以有效加固不稳定地基。基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复杂的特点,很多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础地基其土层特性都被无法满足高质量的地基施工需求。若房屋建筑工程处于降水量较高的地区其地基土层会呈现较高的含水量,这时就需要利用强夯法来对地基进行处理。强夯法需要应用砸夯设备夯实软土地基,使土层内部水分沿施工设计方向排除,从而加强房屋建筑地基结构的强度和密实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房屋建筑沉降问题出现的可能性。
1.1.5注浆处理技术
注浆处理技术目前常应用于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之中,主要是通过压力泵恶化灌浆管将一定量的水泥注浆均匀缓慢的注入地基土层中。在挤密作用下水泥注浆的充分渗透会时地基土层转化为强度较高、稳定性较好的新岩土结构。注浆处理技术适用于针对粉土、砂土地基进行止水加固处理,可以有效强化房屋建筑地基的稳固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硅酸注浆处理技术,将地基土层利用硅酸新型溶液完成浇筑,从而有效保护地基结构并充分稳固房屋建筑基础部分。
1.2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性环节,混凝土结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房屋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施工部门需要针对房屋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予以充分重视从而实现混凝土裂缝等问题的质量控制。首先要针对混凝土材料进行优化处理,依据房屋建筑的实际特点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材料中的水泥含量和水灰比符合施工标准,调节砂石含泥量以防治粉砂过量,对混凝土进行充分均匀振捣,并对建筑板面进行二次处理以有效提升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房屋建筑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循建筑项目的混凝土养护相关标准进行后期操作,在混凝土施工凝结对应天数后将其侧面模板拆除并及时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护,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在28天左右,每日养护时间需要超过15小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混凝土状况适当进行表面洒水,保证混凝土始终处于温度和湿度适宜的环境中以防治裂缝的产生。
1.3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材料作为房屋建筑工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钢筋施工技术在整体工程建设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在进行钢筋结构连接的施工环节,工程技术人员需要针对钢筋接头做好全面焊接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选择电弧焊对其进行专业处理。除此之外,工程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钢筋材料特质合理选择电渣压力焊和气压焊两种模式,可应用气压焊处理钢筋结构的焊接部位以保证钢筋结构的连接有效性。在进行性钢筋绑扎环节时需要预见性地对钢筋表层锈垢进行处理,以降低钢筋结构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发生腐蚀现象的可能性。进行钢筋绑扎选择的铁丝需要符合施工规定。同时应重点关注外部因素对钢筋结构的影响并做好调节,以此提升房屋建筑结构的稳固程度。
2 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
2.1 健全管理体系
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时应从项目实际出发,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的现场施工管理机制,从项目现场规划到具体施工开展做到有据可依、科学有序。施工企业要加强对房屋建筑现场监管的重视程度,明确做好现场施工监管工作可以给具体施工和整个房屋建筑项目带来的良好效益。首先要明确现场施工管理责任制度,为施工开展的每一环设置具体施工管理负责人,当出现施工质量及安全问题时可以追溯到具体负责人,以此来促进管理人员提升责任意识和管理决心。其次要建立信息化现场施工管理制度,借助现代化信息设备的支持全过程全方位监控施工作业过程,一旦发现施工现场的不规范操作和违规行为,立即叫停处理以避免问题更加严重。
2.2 加强材料质量管理
材料作为施工现场最为重要的因素,为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的现场施工管理能力,首先要选择质量性能达到高标准的建筑材料,施工单位要从长远利益角度思考问题,强调房屋工程的长期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选择质量达标、安全可靠的建筑材料来提升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其次要加强施工现场的材料监测监管力度,避免出现建筑材料长时间的随意堆放,需要根据材料的性质为其选择特点的存放地点并定期检查建材质量,保证应用其进行房屋建筑施工时其质量和安全性有保障。
2.3 提升施工人员专业素质
为使房屋建筑现场施工监管达到更好的效果,提升管理人员的监管能力和以及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是重要一环。提高管理人员的统筹能力和监管能力,培养监管人员现场施工监督意识,从而更好地满足房屋建筑施工监管的要求,同时重视基层作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和安全教育。施工现场可以定期开展专业知识讲座和质量问题讲座,增强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普及施工现场注意事项,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质量问题和风险处理能力,并设立奖励机制和安全管理机制,调动员工的提高质量积极性并形成良好的习惯。
2.4 建设规范化施工流程
在开展房屋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时,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规范可以提升现场施工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并在极大程度上降低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有效优化房屋工程的现场施工质量,因此各施工单位需要充分重视建设规范化施工流程。同时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现场环境加以保护,在为房屋建设提供良好环境基础的同时又能有效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的实用性和环保性,为房屋建筑工程赋予更多的实用价值,使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双重提升。
结束语:在建筑行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房屋建筑工程要想匹配时代发展的高标准和新要求就要切实做好施工技术优化和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在创新研发合理施工技术和强化现场管理力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工程质量和效益,旨在为人们提供稳定舒适的居住环境,促进房屋建筑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正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剖析[J].房地产世界,2021(09):105-106+112.
[2]许敏娟.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剖析[J].四川水泥,2021(05):153-154.
[3]夏洪伟.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的分析思路[J].四川水泥,2021(04):232-233.
[4]董玉龙.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方法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1(06):169-170.
[5]刘竹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剖析[J].安徽建筑,2021,28(02):187-188.
[6]陈桦.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1(03):158-159.
[7]余豪.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现场实施及动态管理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33):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