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船在海洋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与数据处理探讨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卷8期   作者:李冠军
[导读] 无人船水下地形测量系统多应用于紧急搜救、
        李冠军
        三峡集团-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虹口200434
        摘  要:无人船水下地形测量系统多应用于紧急搜救、航道淤泥清理和应急测绘等领域,具备自动避险、多样化测绘、自主和手动切换等优点,能在浅水、水库、海湾、码头、近海等危险水域工作,保障船体和人员的安全。本文首先阐述了无人船的测量原理和工作流程,之后再结合实例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了无人船海洋水下测量技术的应用和数据处理。
        关键词:无人船;海洋水下地形测量;数据处理;应用

        目前广泛使用的传统海洋水下地形测量技术是在载人船只上安装单波光束测量仪和GNSS定位装置来获得相应点位的水下地形坐标参数。由于载人船只体积大、吃水深,不能靠岸和勘测浅滩地区,而灵活轻便的皮划艇在水流湍急的海域又相对危险,因此水下地形测量就受到技术和地形限制而无法测绘出完整的水下地形图。通过引入无人船海洋水下测量技术,配合水质仪、多普勒流苏剖面仪以及单多波束测深仪等各种水下参数收集设备,就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技术应用中碰到的精确度低和测量受限等问题,尽可能地满足水下测量项目的预期作业目标和工期时限。
        
一.无人船水下测量技术概述
        无人船的水下测量技术是指将无人船作为工作载具,以湖泊、海岸、河道、水库等海域为测量对象,利用GNSS高精度接收仪来对平面方位进行定位,无人船体综合搭载各种光、电磁、声音传感设备,以无线操控的形式动态获得待测区域的水下地形、水质、地貌等水文数据。无人船测量系统包括无人船遥控测量子系统和岸上基站控制子系统,其中无人船遥控测量子系统由电力系统、船体操控系统、单波或多波束测量仪、GNSS定位设备、陀螺仪、数据输送模块等部分组成,岸上基站控制子系统采以互动界面的方式来对船体发出的数据信息进行接收、处理、分析和绘图等操作,并操控测量模式的自动和手动切换,以及监控无人船只的自动回航情况。
        无人船的测量工作流程可分为以下几步:
        1)设置参数:参数的设置包括走线、偏航、遥控、通信等基础操作的预设,以及三维坐标的投影和编辑。
        2)采集数据:采集数据要保证对采集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流程进行把控。
        3)控制船只:控制船只包括自动回航和控制走线。
        4)处理数据:数据处理的流程包括数据的初步筛选、修订、以及数据格式和坐标信息的转化。
        5)显示数据:目前比较通用的显示方式为实时信息显示、水下地形显示和轨迹图显示。
        
二.实例分析
        2.1 项目背景
         项目案例以上海横沙东滩圈围(八期)工程—护滩堤、保滩监测及分析为例,上海横沙东滩圈围(八期)位于长江口最东端岛屿上,其测量的主要难点包括:(1)测量海域位于长江口区域,未经申报的载人船只不准随意进入;(2)水深仅为1m-5m,容易造成船只搁浅;(3)该海域受潮汐影响大且流向复杂多变,区域有人工抛石,载人船只通行的难度较高。考虑到这些测量的技术难点,本项目选择采取无人船进行水下地形的测量。
        2.2 测量方法
        无人船选择华测华微六号无人型海洋探测船,船体配备GNSS自动导航系统,航行平稳,续航时间长,最高航行速度可以达到5m/s。船体采用含碳的高强度材质,具备抗腐蚀、重量轻、防碰撞等优点,是浅水海域水下测量的优秀设备。无人船由控制系统进行自动和智能控制,其具体水下测量流程及方法如下:
        1)船体下水
        船体的总重量大约为15kg,为保障船体安全而装上浮体后也只需要两个人就可以完成下水作业,轻便灵活的船体和低吃水也为下水作业环境提供了更多选择。船体下水完成后,可以自主选择手动操控或自动巡航的方式航行。本项目采取断面法实施测量,首先在测深仪附带导航软件的帮助下,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断面区域计划线的设置,计划线需要按照工程实际情况尽量设置为与防浪堤成90度垂直的方向,断面之间的间隔设置为100m。
        2)巡航路径规划
        划分好待测区域,并为船只预设好巡航路径和工作目标之后,无人船就会开始自主巡航、障碍规避和完成工作,减少或完全排除了人力活动的参与。自动巡航的路径规划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电子地图来自动生成和规划航线,另一种是根据轨迹分析结果来自动生成和规划航线。
        3)测量过程控制
无人船测量过程中应保证风力小于6级,如出现巨大风浪使得船体左右摇晃程度过高,则应立即暂停作业。无人船在进行水下测量时,应做到尽可能保持直线和匀速航行,在转换侧线时切换手动,缓慢转动,按照规范要求,实际航行线路和原计划测线之间的偏移距离不应超过测线间隔的50%[4],本次测量过程中实际航线与计划航线不超过5%。
        4)数据记录与传输
        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因预先设定的测点选择不精确而导致出现漏测关键测点,因此需要导入模拟信号来对原始数据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充和完善。完成记录后,无人船利用相距大约1km的2.4G网桥或相距大约5km的2W电台来进行水下测量数据和三维坐标数据的回传,在实际工作中可按照实际需求和预算来选择可行的数据记录与回传方式。
        5)数据处理与产出
        数据处理的过程主要流程为:首先,过滤无人船在非固定解的情况下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其次,由于无人船巡航时发出的声波可能在传入海底的途中碰到水草群和移动的大型鱼群就被反射回来,导致测量得到的水深数据出现异常,此时要根据原有资料和模拟数据对异常数值进行修正以保障水底的高程点数据得到展示;之后,考虑到无人船只在巡航过程中会受到海面波浪的影响导致船体发生摇摆,就要利用姿态传感设备对获取的测量数值进行自我纠正;此外,如果发现采集到的数据点数过于密集,就可以通过提前设置滤波模式和间隔来对其进行“抽稀”,方便之后的产出和绘图。数据处理中使用到的软件是Hydro Survey,操作时要首先选择等待加工的水下测量数据文件,将需要加工的数据参数转换至适合的横纵轴坐标,观察测线的数据信息,如有异常数据将其平滑并返回到正常的区间内。待设定并测试好测线后,以5m为间隔设置数据的采集间隔,并完成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按照顺序将每一个测线的水深数据都选取样本后按日期分类保存到指定位置,并在经过修改和编辑后产出数据成果,并绘制水下地形图。
        6) 精度检查
        精度检查时要选择主要测线和检测线相交的高程点进行比较,并分别从海域的上、中、下游区域平均选择52条线进行水下测量精度的检查统计,统计结果显示无人船测量得到的海洋水下地形高程点数据精度高、报告结果可靠,充分满足计划的技术标准要求。

         由图可见无人船测量定位精度高,两次断面线具有很强的重合性,数据比对精度高,两期数据对比淤积量在0-0.4m,有淤积的趋势,反映出圈围抛石起到了淤积作用,达到了项目预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案例表明无人船测量在实际生产中完全可以按照《水运工程测量规范》的相关标准进行水下地形测量,测量结果同时具备准确性和可靠性。无人船最明显的优势就在于其可以在危险水域进行航行作业,可以补充载人船只在海洋水下地形测量方面的空白区间,进而大幅度降低水下地形测量的工作周期,保障了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尽管无人船水下测量具有可以预见到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方向,但这种测量方式目前仍处于实验研究和推广改进的阶段,并不能做到大规模的投入使用。在进行正式的水下地形测量作业时,仍然存在各种技术难题,如数据接收存在时间差而导致其计算和传输的相互独立,并使得测点数据与水深不匹配等问题,这一问题可以通过采取特征点配对的算法来进行克服。总的来说,在不断地实验和推广改进的过程中,目前无人船水下测量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会一一得到改进,并在未来以高机动性和高安全度等优点逐步取代传统的水下地形测量方式,进而在海洋的航道测量、海洋地质勘察和地貌绘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韦程文,杨啸宇.无人船在海洋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和数据处理[J].北京测绘,2019,33(12):1571-1573.
[2] 彭小强,苏晓刚,陈卫卫,童子良.无人船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J].经纬天地,2019(06):16-20.
[3] 胡黎霞,陈麒.无人船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与探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32(03):135-136.
[4] CH/T 7002-2018.无人船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规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